美联储调整QT节奏,市场反应迅速
美联储在其最新声明中宣布,将放缓量化紧缩(QT)政策的步伐。具体而言,从 3 月开始,美联储持有的国债本金支付若超过每月 250 亿美元的上限,将在拍卖中展期。而从 4 月 1 日起,这一上限将进一步降至 50 亿美元。与此同时,美联储仍将赎回国债息票证券,直至达到每月上限,若息票本金支付低于上限,则赎回国债票据。
如果用更直白的语言解释,美联储此前每月从市场净回收 250 亿美元的流动性,即每月抛售 250 亿美元的美债。而现在,这一抛售规模直接缩小到 50 亿美元,相当于减少了 200 亿美元的流动性抽离。
换句话说,美联储的“抽水”力度大幅下降,四分之三的紧缩压力被缓解。这一变化对市场的影响立竿见影,美债收益率应声回落,10 年期美债收益率从 4.32% 下跌至 4.23%,击穿 4.3% 的关键水平。
政策微调:不降息但降低市场紧缩压力
美联储此举等于在不调整基准利率的情况下,通过减少美债抛压来间接引导收益率下降。美债价格上涨,收益率自然回落。尽管这一政策要到 4 月 1 日才正式生效,但市场的敏感神经已提前反应,投资者纷纷调整预期。
值得注意的是,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这一决策,更多是出于对美国政府债务再融资需求的考虑,而非为了刺激风险资产市场。正如 3 月 19 日《降息陷阱》一文所指出的,美国联邦政府今年面临庞大的债务再融资压力,因此更关注美债收益率的变化,而非股市或其他资产价格的波动。
政策博弈:美联储与政府的不同考量
鲍威尔的策略可以概括为:“降低美债收益率,但不降低政策利率”。这意味着,美联储希望继续抑制市场杠杆率,同时严格控制对风险资产市场的流动性支持。
另一方面,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的抛售力度未减,美联储仍在从房地产市场回收流动性。这表明,虽然美联储放缓了美债抛售,但整体紧缩政策依然在延续,只是执行方式更加精准,以减少对政府债务融资的压力。
然而,与美联储的谨慎态度相对,总统方面则持续施压,敦促美联储尽快降息。近期,美国政府官员不断在社交媒体上发声,强调降息对经济增长的必要性。这反映出美联储与行政当局之间的政策博弈仍在持续。
市场展望:流动性放缓,美债收益率或进一步下行
随着美联储放缓 QT 以及市场对未来政策的预期调整,美债收益率短期内可能继续回落。这将有助于缓解政府债务压力,但也可能在未来几个月内引发新的市场连锁反应。
未来的关键在于,美联储是否会进一步调整政策,并最终走向降息。如果经济数据继续显示通胀可控且增长放缓,那么市场对于美联储年内降息的押注可能会进一步升温。但在此之前,鲍威尔似乎仍在小心翼翼地调整政策,以确保在支持政府债务融资的同时,不为风险投机市场提供过多便利。
总而言之,美联储的这碗“夹生饭”最终还是端上了桌。只是这次,它更多是为国家债务问题而吃,而非为市场的风险偏好让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