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ETH 和 Solana 生态迎来了多项值得关注的重要进展。从 ETH 的 Native Rollup 方案到 Solana 的通胀调整提案,这些变化不仅影响着技术架构,也可能重塑未来的 DeFi、Layer 2 发展路径。本文将深入解析这些关键动态,并探讨它们对加密行业的长期影响。
ETH 生态新动向:Native Rollup 能否改变游戏规则?
在 ETH 生态中,最值得关注的创新之一是 Justin 提出的 Native Rollup 概念。相较于当前的 Based Rollup,Native Rollup 在扩展性方面提出了更激进的方案,但同时也面临更高的实现难度。
什么是 Based Rollup?
Before diving into Native Rollup, 先来了解 Based Rollup 的概念。这是由 Puffer 和 Taiko 率先提出的方案,其核心特点是 将 L2 的排序权交给 L1 的验证者,从而带来以下好处:
1. L1 价值捕获能力增强:L2 的排序过程由 L1 负责,使得更多经济价值能够保留在主网,而不是流失到独立的 L2 生态中。
2. 增强互操作性:所有 Based Rollup 共享 L1 的排序机制,使得跨 Rollup 交互更加顺畅。
但 Based Rollup 也带来了一些潜在问题:
现有的主流 L2(如 Arbitrum、Optimism)缺乏动力转型,毕竟它们已建立起自己的经济模式,转向 Based Rollup 可能会损害自身利益。
如果未来有上百条 Based Rollup 并行运行,L1 的验证者负担将大幅增加,硬件门槛变高可能会影响以太坊的去中心化程度。
Native Rollup:基于 L1 验证者的全新扩容思路
与 Based Rollup 主要处理排序不同,Native Rollup 旨在将 L2 的证明系统直接交给 L1 验证者,通过引入预编译合约,使 L1 能够感知每个区块的状态转换。
初期方案采用 Re-execution(交易重新执行) 机制,即 L1 验证者直接运行一遍 L2 交易来确认正确性。
未来优化方案计划采用 Real-Time Proving(ZK-SNARK 证明),但这需要 ZK 技术的显著突破,预计至少还需 3-5 年时间。
Native Rollup 的三大亮点
1. 与最早的以太坊扩容方案高度相似:某种程度上,这已经接近分片(Sharding)的概念,而非传统的 Rollup 机制。
2. ETH 与 Solana 的扩容方向开始相交:Solana 上的 MagicBlock(Ephemeral Rollup)和 Lollipop(扩展执行层)在思路上与 Native Rollup 有一定相似性,都在尝试用“外挂执行层”的方式来优化主网计算能力。
3. 有望大幅优化用户体验:如果 Native Rollup 成功落地,用户无需切换网络或跨链桥转移资产,交易体验将更加流畅,同时 L1 结算确保了资金安全性。
然而,尽管 Native Rollup 方案充满想象空间,但其落地仍面临现实挑战,尤其是 L2 既得利益方的阻力以及技术实现的复杂性。目前来看,以太坊的扩容方向依然充满变数。
Solana 的关键变革:通胀动态调整与 Token Extension
Solana 近期最受关注的两项进展分别是 SIMD-0228 通胀调整提案 和 Solana Token Extension,这两个变化将直接影响 Solana 的经济模型和生态发展方向。
SIMD-0228 提案:动态调整通胀,优化质押激励
SIMD-0228 提案的核心目标是改变 Solana 现有的固定通胀模式,使其根据质押率动态调整,以提高网络安全性和经济效率。
当前机制:Solana 每年的通胀率固定减少 15%,逐步降低增发比例。
新提案机制:根据质押率设定 65%、50%、33% 三个平衡点,通胀率随之动态调整,以确保网络安全性的最优平衡。
提案的四大关键点
1. MEV 收入的重要性提升:Solana 2024 年 Q4 的 MEV 收入已是 Q1 的 10 倍,未来 MEV 可能成为验证者收益的重要来源。
2. 增发动态调整,减少无效通胀:提高低质押率时的激励,防止网络安全性下降。
3. 对中小验证者不太友好:新的通胀机制可能更有利于大型验证者,进一步加剧中心化风险。
4. 网络经济模式转向“最低必要支付”:类似以太坊的 Gas 费调整逻辑,Solana 也在探索更高效的经济模型。
尽管提案最终 未能获得 66.7% 的通过票(仅拿到 61%),但 Solana 社区展现出的高效治理能力仍然值得肯定。从提案发起到讨论、投票结束,仅用时一个月,这种快速治理能力对于公链的长期演进极为重要。
Solana Token Extension:下一代 SPL 代币标准
除了经济模型的调整,Solana 在链级别代币标准方面也迎来了重大升级,即 Solana Token Extension,这是新一代的 SPL 代币标准,提供多种创新特性,包括:
隐私交易(数额隐私,但无法隐藏交易双方)
转账 Hooks(如强制 KYC 或版税)
不可转让代币(类似 SBT)
原生生息资产(代币自动生息)
丰富的元数据支持
Solana 通过 Token Extension 提供了链级别的隐私和合规功能,使其成为 RWA(现实世界资产)项目的理想平台。相比之下,以太坊的 ERC 标准需要多个独立的合约组合才能实现类似功能,灵活性远不如 Solana。
总结:ETH 与 Solana 的未来走向
ETH 和 Solana 的最新动向表明,两条公链在扩容和经济模型上的思路正在逐渐收敛,都在尝试通过外挂执行层(Native Rollup、Ephemeral Rollup)来提升性能,同时在经济激励和通胀机制上寻求更优解。
未来几年,我们可能会看到 ETH 的 Native Rollup 逐步落地,同时 Solana 在高 TPS 与链级合规的优势下吸引更多 RWA 项目入驻。无论哪条公链最终胜出,这场技术竞赛都将推动整个区块链行业迈向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