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离职:美国制造业复兴的终结?

一、马斯克的突然离任:改革的短命终结

 

3 月 31 日,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正式宣布,他将于 5 月底辞去美国政府效率部(DOGE)的职务。这一决定标志着他在白宫短暂而激进的改革之旅的终结,尽管他的任期作为特殊政府雇员本就不超过 130 天。

 

在当前美国政坛,真正值得关注的关键人物有两位:

 

- 副总统 J.D. 万斯(J.D. Vance)——极右翼代表人物,推动美国在全球范围内转向更激进的对外政策,尤其是在遏制东亚方面态度强硬。

 

- 埃隆·马斯克——一位致力于重塑美国行政体制、提升政府效率、推动制造业回归的企业家,试图用企业管理模式改革政府。

 

然而,随着马斯克的离职,美国可能失去最后一次重振制造业的机会,而这甚至可能意味着,美国在全球竞争中将彻底失去复兴的可能。

 

二、美国制造业回流困境:资本回报率才是核心

 

自 2008 年奥巴马政府以来,美国历届政府都在呼吁“制造业回归”,无论是民主党的拜登、奥巴马,还是共和党的特朗普,都曾推动“再工业化”政策。然而,制造业是否愿意回流美国,并非取决于政治意愿,而是由资本的边际回报率(Rus)决定的。

 

1. 资本回报率决定制造业投资流向

 

资本的流动本质上遵循利润最大化原则,即制造企业会选择 Rus 最高的地方投资。如果美国的资本回报率(Rus)高于海外(Rf),企业自然会选择回流;否则,资本仍然会外流。数据显示,自 1970 年代以来,美国的 Rus 一直处于下降趋势,远低于新兴市场国家,这也是美国制造业空心化的根本原因之一。

 

2. 美国制造业困境的深层原因

 

影响 Rus 的因素众多,包括:

 

- 全要素生产率(TFP) 增长乏力

 

- 行政体制低效,官僚主义严重

 

- 资本存量增长放缓

 

- 人口老龄化加剧

 

- 社会不平等加深

 

- 人力资本优势减弱

 

自 2009 年奥巴马执政以来,美国政治正确盛行,政府治理陷入低效。具体表现为:

 

1. 社会撕裂加剧——族群、阶级、地域冲突升级,导致社会不稳定;

 

2. 贫富差距扩大——美国的贫富差距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最大的;

 

3. 行政低效与腐败——政府支出冗余,官僚体系臃肿,难以支撑高效经济发展。

 

长期以来,美联储通过量化宽松(QE)和低利率政策刺激经济,但这并未能解决制造业结构性问题,反而加剧了投机性资本流动,使得 Rus 进一步下降,到 2024 年已降至 0.7%。

 

三、马斯克的改革为何关键?

 

2024 年 11 月 12 日,特朗普政府宣布成立政府效率部(DOGE),随后在 11 月 20 日,埃隆·马斯克与 Vivek Ramaswamy 联合发布《政府改革计划》,核心目标包括:

 

- 废除过度监管

 

- 减少行政开支

 

- 优化政府运作,提高效率

 

2025 年 1 月 20 日,新政府正式上任后,马斯克全面展开改革,重点打击:

 

- 清查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

 

- 清理腐败,打击权贵利益集团

 

- 削减政府预算,提高财政透明度

 

尽管马斯克的改革风格激进,试图用企业管理模式套用在政府治理上,但他的核心思路是正确的——提高政府效率,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资本回报率(Rus)。如果改革能够持续推进,美国制造业或许真的能迎来回暖的机会。

 

然而,改革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马斯克的举措遭到美国左翼势力的强烈反对,甚至部分右翼建制派也对其激进作风感到不满。与此同时,他在商业领域也面临挑战,特斯拉在欧洲市场遭遇销售困境,多个特斯拉门店被恶意焚烧,股价暴跌。这些因素叠加,最终导致他心灰意冷,选择提前离职。

 

四、马斯克离职:旧势力的回归与美国未来

 

在 3 月 31 日的离职声明中,马斯克强调,美国政府存在大量浪费和欺诈,并表示有信心削减 15% 的不必要支出。然而,他的改革尚未完成,他的离开意味着这些努力可能瞬间化为乌有。

 

1. 旧势力卷土重来

 

马斯克的改革刚刚开始就戛然而止,意味着:

 

- 行政低效的政府将重新掌权

 

- 制造业政策可能再次回到无效补贴的老路

 

- 美国政坛将继续陷入党派斗争,无暇推动真正的经济改革

 

历史表明,任何短暂的改革若无法彻底改变体制,最终都会沦为过眼云烟。马斯克的离开,让政府改革的希望几乎化为乌有。

 

2. 美国制造业回流已无可能

 

如果美国不能提高资本回报率,仅靠政策刺激和提高关税来“强行”让制造业回归是无法持续的。现实情况是:

 

- 关税政策的短期效应有限,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制造业投资逻辑;

 

- 高人力成本、高监管壁垒、高行政成本,使得美国制造业竞争力持续下降;

 

- 没有制造业支撑,美国 GDP 结构将更加空洞,只能依赖高额服务业收费,如:

 

- 剪草坪 1 小时 200 美元

 

- 救护车 10 公里 1500 美元

 

- 36 个鸡蛋 30 美元

 

这种经济结构如何能在全球竞争中维持长期优势?

 

五、结语:马斯克离开,美国失去最后的翻盘机会

 

埃隆·马斯克的改革尝试代表了美国制造业复兴的最后一丝希望,但他的离开意味着,美国可能彻底失去重振工业的机会。

 

在未来几年,副总统万斯可能会进一步推动更激进的政治路线,但这并不会改变制造业衰退的现实。缺乏制造业支撑的美国经济,未来或将更加依赖投机性资本和高价服务业,这无疑加剧了长期竞争力的下降。

 

对于中国而言,马斯克的离职意味着美国行政低效的状况将持续下去,这或许是有利的。然而,全球经济竞争仍在继续,如何在这一波动中抓住机遇,将是中国需要深思的问题。

 

马斯克走了,美国制造业复兴的希望也随之破灭。未来,美国还能依靠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