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关税计划与 ChatGPT:人工智能在贸易政策中的意外角色?

近期,有一个颇具争议的理论在社交媒体上疯传,认为美国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宣布的互惠关税计划——即对所有国家征收最低 10% 的关税——可能是由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设计的。4月2日,特朗普在白宫玫瑰园宣布这一关税措施后,一些社交媒体用户纷纷声称,他们通过 OpenAI 的 ChatGPT生成了与特朗普计划几乎相同的关税税率。

 

一位名为 DCinvestor 的 NFT 收藏家在 Twitter(现称 X)上向其26万名粉丝透露:“我在 ChatGPT 中输入提示后,得到了与特朗普关税计划相同的结果。更有意思的是,ChatGPT还告诉我,这个想法以前从未在任何地方提出过,仿佛它是自己想出来的。”这番话激起了社交媒体的热议,许多人猜测,特朗普政府可能正在利用 ChatGPT 来制定贸易政策。

 

人工智能与关税政策的巧合?

 

这番理论的提出不禁让人质疑,人工智能真的可以参与到如此复杂的经济决策中吗?DCinvestor 的发现回应了加密货币交易员乔丹·菲什(又名 Cobie)此前的实验,后者同样向 ChatGPT 提出了一个问题:“有没有简单的方式计算出应该对其他国家征收的关税,以确保美国在贸易逆差方面处于公平竞争环境?最低设为10%。”

 

实际上,多个实验者尝试了类似的提问,发现 ChatGPT 提供的答案与特朗普的关税计划非常相似。对此,《公共经济学杂志》的编辑 Wojtek Kopczuk 也做出了类似的实验,他认为:“这就是为什么这些关税完全没有意义的原因。人工智能的计算公式可能太过简化,缺乏经济学上的严谨性。”

 

有观察者甚至提出,这或许是人工智能技术在全球贸易和地缘政治领域中的首次大规模应用。来自 Krishnan Rohit 的观点认为,ChatGPT、Gemini、Claude 和 Grok 等先进的人工智能系统,都给出了类似的“关税公式”,这引发了人们对人工智能能否为国家经济政策提供有效支持的进一步讨论。

 

特朗普关税公式的简单模型

 

在特朗普宣布的互惠关税计划中,针对所有国家征收最低 10% 的关税,但根据贸易逆差的大小,某些国家的税率将更高。Flexport 公司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Ryan Petersen 透露,他的团队已经“逆向工程”出特朗普政府制定关税的公式:“这个公式其实很简单,就是将美国与每个国家的贸易逆差除以我们从该国进口的商品量。”

 

《耶鲁评论》编辑 James Surowiecki 对此表示认同,他补充道:“简单来说,特朗普的团队只是将美国和每个国家之间的贸易逆差与该国对美国的出口量进行比较,然后得出相应的关税率。”

 

这一简单的公式,也许就是特朗普政府决定征收10%最低关税的基础。但正如许多经济学家所指出的,这样的做法缺乏对全球经济复杂性的深刻理解,可能会导致多方利益的冲突。

 

特朗普关税对市场的影响

 

特朗普的互惠关税计划迅速引发了市场的剧烈反应。根据 CoinGecko 的数据,关税宣布后,加密货币市场受到了较大的冲击,市值跌幅达5%,比特币价格一度下跌5,500美元,跌至82,277美元。尽管随后有所回升,这一事件仍表明,全球经济的紧张局势和政策变化,尤其是涉及关税问题,能显著影响金融市场。

 

4月5日,特朗普的互惠关税将正式生效。对于美国的贸易伙伴来说,这意味着不仅美国将对所有国家征收最低10%的关税,一些国家,如中国和日本,将面临更高的关税,分别为34%和24%。这种大范围的关税调整不仅影响全球供应链,也可能在多个领域引发连锁反应。

 

人工智能的潜力与局限性

 

尽管将人工智能与贸易政策联系在一起引发了公众的热议,我们不能忽视人工智能工具在此类复杂政策决策中的潜力和局限性。像 ChatGPT 这样的语言模型可以帮助快速生成基于给定规则的建议和公式,但它们缺乏深刻的经济学背景知识和对全球贸易环境的全面理解。因此,虽然人工智能可以为政策设计提供一些思路,但它仍然无法替代经验丰富的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

 

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人工智能的辅助作用可能在未来的贸易政策中变得越来越重要,但如何平衡自动化与人类判断,仍然是一个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结语

 

特朗普关税计划的提出与人工智能工具的意外“巧合”再次提醒我们,技术在经济决策中的潜力与挑战并存。虽然 ChatGPT 等人工智能系统在某些情况下能够提供快速而直接的答案,但将其用于制定重大政策时,我们仍需要谨慎对待其局限性和潜在风险。在未来,人工智能或许能够更好地协助政策制定者,但它绝不会完全替代人类的判断力和经济学的复杂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