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川式关税计算法
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政策一经宣布,立刻在全球金融市场掀起了巨大的波动。2024年4月2日,特朗普在美股休市后公布的这一政策引发了广泛的恐慌。美国股市暴跌,全球市场更是处于一片不安中。尤其是中国股市,开盘后大规模跌停,几乎所有股票都陷入困境。
特朗普此番举措的核心是“对等关税”原则,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国家对美国加征了关税,那么美国也将以相应的比例加征关税。虽然这一政策早有预期,但其激烈程度和即刻执行的速度让市场大跌眼镜。
关税的计算公式也颇为简单,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根据贸易赤字与进口额的比例来计算加征税率,并按该比例的一半征收关税。以美国对中国的贸易为例,2024年美国从中国进口4480亿美元的商品,出口1449亿美元,差额为67%。最终,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关税为34%。这一简化的公式并没有考虑到各国的具体经济情况,导致了政策的极端性和不公平感。
例如,像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群岛这样的地方,尽管年进口量极少,却也被加征了50%的关税。特朗普政府此举让全球感到其决策缺乏细致的考虑和深思熟虑。
二、制造业回流不是能力的问题
特朗普将重振美国制造业作为其关税政策的核心目标之一,认为加征关税可以促使美国企业将工厂搬回美国,这将带来就业和国家安全的双重益处。然而,从实际操作角度来看,制造业的回流并不是短期内能够完成的任务。
虽然特朗普提出了制造业回流的愿景,但这一过程需要时间。比如,生产手机、汽车等产品,不仅仅是将整机制造厂搬回美国,还需要构建起完整的产业链。这一过程可能需要多年,甚至十几年。而且,不是所有的制造业都能在美国轻松复制,特别是一些高技术、高自动化的产品,其生产在其他国家具有更高的成本效益。
三、美国就业出问题了吗?美国制造业衰落了吗?
特朗普常常宣称,美国的制造业已经衰退,导致大量工人失业。然而,数据表明,美国的制造业并没有像特朗普所说的那样衰退。虽然美国的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有所下降,但美国制造业的绝对规模并没有下降,反而在某些领域持续增长。比如,美国的制造业增加值从2000年至2021年年均增长2%,这一增长速度快于德国和日本。
而且,美国的就业率并没有如特朗普所描绘的那样糟糕。拜登政府上任期间,失业率降至历史低点,特朗普上台后也并未大幅度改变这一趋势。4.2%的失业率已经接近充分就业水平。
美国的制造业衰退主要出现在低技术、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尤其是服装、纺织和某些传统工业。然而,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包括研发、设计、营销等)依旧在美国占据主导地位,这也是美国经济的优势所在。
四、降维打击:美国制造业未来的挑战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虽然表面上是为了重振制造业和解决就业问题,但实际上,这一政策可能对美国经济带来更深远的负面影响。低端制造业如果回流美国,将可能导致生产成本大幅上升。许多美国人是否愿意接受低薪的生产岗位,是否愿意为高成本的产品买单,是一个未知数。
特朗普试图通过“降维打击”将制造业带回美国,实际上可能是通过制造问题来推动美国工人回归低端制造。这种策略可能在短期内为美国制造业带来一些就业机会,但从长期来看,它可能不利于美国的经济发展。美国的核心竞争力依然在于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而不是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
总结来说,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虽然试图通过“对等关税”来重振制造业,但实际效果可能远不如预期。美国制造业的衰退并非不可逆转,但关税战并不是唯一的解决方案。真正要重振制造业,需要更为长远的规划和更多的支持措施,尤其是在产业链重构和技术创新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