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文章中,我提到过巴菲特的投资哲学——他相信一个优秀公司的股票价格即便暂时低于其内在价值,但最终市场会认识到其真实价值,并使股价回升。正是这一信念,支撑着巴菲特多年来在美股市场的坚定投资。
当投资者问巴菲特,为什么他确信低估的股票价格最终会反映其内在价值时,巴菲特解释道:他相信,只要美国坚持市场经济和法治,低估的股票最终会反映出其真正的价值——这就是他投资美股的终极信仰。
他进一步指出,如果他生在别的国家(例如孟加拉),这一信念可能就不成立了。
投资的终极信仰
巴菲特的投资哲学不仅仅适用于美股,实际上,对任何投资市场而言,长期获利、在市场波动中站稳脚跟,都需要某种“终极信仰”。没有这样的信仰,投资者就无法抵挡市场的短期震荡与波动。相反,他们可能因为一时的动荡就被“震出局”,失去投资的机会。
这种信仰的建立并非易事,它不仅需要长期的积累,还要经历市场起伏的考验。在巴菲特的时代,美国社会也经历了无数的挑战和考验。美国曾在冷战期间面临苏联的威胁,经历了越战的拖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以及多次社会动荡和经济危机。但即便在这些困难时刻,巴菲特依旧坚定地相信美国的市场经济,认为美国企业家的创新精神最终会创造奇迹。
巴菲特与美国市场的信念
巴菲特的信仰并非凭空产生。他见证了美国企业和市场在多个历史节点的崛起与挑战。硅谷的成功,见证了从仙童半导体到苹果、微软、谷歌等科技巨头的诞生,巴菲特看到了美国创新精神的力量。与此同时,曾经看似强大的苏联,经过岁月的洗礼,最终也暴露出其经济体制的漏洞。
在华尔街,市场经历了多次历史性的危机——1962年、1973年、1987年、2000年、2007年、2020年……这些危机无不冲击着美国金融体系,几乎每一次都会引发市场的恐慌和对未来的质疑:美国股市是否会崩盘?然而,每次危机后,巴菲特都坚持其信念,在股东信中展示出一系列令人称赞的成绩:可口可乐的全球扩张,美国运通的持续盈利,伯克希尔哈撒韦的投资奇迹。
加密市场的困境与信仰
与美国股市的波动相比,当前加密市场的波动似乎显得微不足道。面对加密市场的挑战与动荡,投资者同样需要进行自我反省。反思过往的认知错误并不是怀疑自己的信念,而是为了在未来更加坚实地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正如古人所言:“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在加密市场中,如果投资者没有强大的信仰支撑,那么当市场的“乌云”一度遮蔽太阳时,他们便容易产生对市场的极端悲观。
反之,如果内心没有坚定的信仰,任何短期的波动都可能让投资者对未来失去信心,甚至误读市场的信号。那些没有真正信仰的投资者,常常会在市场风云变幻时迷失方向,错失良机。
信仰的力量:认知与反思
六祖慧能说过:“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我将这句话稍作修改:“非文章动,非作者动,动摇者心动。”当加密市场经历波动时,真正的投资者应当像巴菲特一样,在风云变幻中保持内心的坚定信念。只有这样,才能在短期的挫折中保持清晰的头脑,把握住未来的机会。
加密投资的核心不只是对技术的理解和市场的预测,更多的是对市场波动中坚持信仰的能力。就如巴菲特对美股市场的信仰一样,只有当你坚信市场的长期价值时,才能在短期波动中把握机会,实现持续的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