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强硬到暂缓:特朗普关税急转弯背后的四重压力

美东时间4月9日,美股盘中,美国总统特朗普突然宣布暂停对部分国家加征关税90天,并将税率大幅下调至10%。而就在两天前,他还在公开场合坚持“不会暂时中止”此前激进的“对等关税”政策。

 

这场180度大转弯,显然不是一时心血来潮。实情是:在内部博弈、市场震荡、商界施压与政治信号的多重夹击下,白宫被迫踩下急刹车。这不仅是一项经济政策的暂停,更是一场总统权力边界与现实压力的拮抗。

 

一、财政部长贝森特掌控关键话语权,白宫路线悄然重塑

 

特朗普对外宣称,“今天一早”才最终形成暂停决定。但据白宫内部消息,这项决定其实是财政部长贝森特连续多日私下游说的成果。

 

早在周末,贝森特便在佛州海湖庄园与特朗普私下长谈,并获得了对政策转向的初步授权。就在正式宣布的几个小时前,白宫幕僚和其他官员仍向外界保持“全然不知”的态度,贸易代表Greer甚至还在国会为原计划辩护,浑然不知计划已被推翻。

 

贝森特在记者会上强调:“这始终是总统的战略一部分。”这番话既是掩饰政策逆转的仓促,也是在向外界宣示财政团队对贸易政策的“夺权成功”。

 

更具象征意义的是——在发布暂停令的椭圆形办公室里,曾是“关税鹰派”代表的贸易顾问纳瓦罗未被提及,贸易代表Greer也完全缺席。

 

这不只是一次政策转弯,更是白宫内部权力板块的重新排列。

 

二、债市预警拉响,华尔街发出“最后通牒”

 

推动这一转折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是美国债券市场发出的“恐慌信号”。

 

关税消息公布后一周内,10年期美债收益率暴涨近40个基点,一度突破4.5%;30年期国债收益率也升破5%关口,引发市场对金融稳定性的严重担忧。

 

摩根大通CEO Jamie Dimon在福克斯新闻的专访中罕见直接点名警告:“若不撤回新关税政策,美国经济可能陷入衰退。”据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当天早上收看了这段节目,而他的顾问圈极度重视Dimon的意见——不仅因为他的专业性,更因为他们知道这是“华尔街说给白宫听”的话。

 

白宫随即作出回应。特朗普下午公开承认,“昨晚我看到人们有点不安。”这并非夸张修辞,而是对债市剧烈波动的真实反馈。

 

更有知情人士透露,财政部团队甚至将市场崩盘的可能性直接作为“政策调整建议”的核心论据——这是一次由金融市场倒逼政府的典型案例。

 

三、商界高管齐发声,共和党金主按下“暂停键”

 

除了金融界的震动,商界也开始集体行动。

 

包括苹果、沃尔玛、通用汽车在内的大型企业高管,通过电话、游说团体直接向白宫施压,集中攻破白宫幕僚长Susie Wiles,要求总统“踩刹车”。

 

尤其是汽车产业重镇密歇根州的民主党州长Whitmer更是在周三与特朗普会面时直言:密歇根的工厂已开始受到冲击。此前还曾有银行界人士转而向共和党议员施压,威胁关税将引爆“系统性拖累”,并摧毁党内预算平衡议程。

 

这些声音最终传导至特朗普耳边,而特朗普本人也频繁“寻求反馈”。据媒体披露,他过去几天持续向圈内人士打听市场状况,并数次在社交平台上“试探水温”。

 

四、股市反弹成为“心理确认”,特朗普果断下场

 

4月9日早上9:33,特朗普在Truth Social平台发文呼吁市场“保持冷静”,并紧接着在9:37追加:“现在是买入的好时机。”当时,他并未完全定下暂停关税的决策。

 

但市场的反应异常积极:恐慌情绪迅速逆转,美股大幅上涨。这或许是特朗普最终下定决心的临门一脚——在他看来,这是“市场的认可”,也是政治资本的加持。

 

随后政策迅速调整,暂停措施宣布,白宫官员们迅速将其包装为“谈判策略”的一部分。财政部长贝森特强调:“总统将亲自参与接下来的谈判,这只是第一步。”

 

结语:关税暂停只是“剧本的一幕”,下一场戏还在酝酿

 

从激烈推行到主动暂停,特朗普再次展示了他“交易型总统”的本色。但这不是一次战略胜利,而是一次市场与制度联手遏制的结果。

 

短暂的暂停,并不意味着长期的收敛。相反,未来不排除在市场反弹后,特朗普重新抬出关税牌作为谈判工具——这是他屡试不爽的套路。

 

真正的问题在于:当一项关乎全球经济稳定的政策,可以由一人几小时内反复修改,谁还能对规则的确定性抱有期待?

 

白宫的政治剧场在继续,而市场,注定还要陪他演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