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加密幕僚筹建比特币投资公司,掀起华尔街新风潮

一场由政治影响力和资本驱动的比特币投资浪潮正在美国公开市场悄然上演。根据知情人士透露,大卫·贝利——在2024年美国大选期间担任特朗普加密政策顾问的重要人物——正筹资3亿美元,计划成立一家专注于比特币投资的上市公司。这不仅延续了他在加密货币政策制定中的影响力,也标志着传统政治人物身边的智囊正加速“下场”,通过金融工程直接参与市场博弈。

 

这家新公司尚未正式公布名称,但其资本结构已初具雏形:贝利计划通过私募发行股票筹集2亿美元,同时通过公开市场发行1亿美元可转换债券。这些资金将全部用于购买比特币,直接效仿迈克尔·塞勒将MicroStrategy转型为比特币投资载体的模式。

 

据悉,这家新公司可能最终命名为“Nakamoto”,以纪念比特币的创造者中本聪。这一命名选择不仅充满象征意义,也清晰表明了其企业战略:用股权市场杠杆迅速建立比特币敞口,打造成“第二个MicroStrategy”。

 

贝利目前担任BTC Inc的CEO,该公司旗下拥有《比特币杂志》、比特币大会和加密资产管理公司UTXO Management。这些资产为贝利打造加密金融帝国奠定了基础。据透露,该比特币投资平台将通过与一家纳斯达克上市空壳公司合并实现借壳上市,进一步凸显其对华尔街上市路径的熟稔操作。

 

这一计划的公布时机,正值市场对“比特币杠杆型上市公司”兴趣高涨之际。继Strategy之后,越来越多公司开始模仿其结构与逻辑,包括日本软银与Tether合作成立的36亿美元比特币公司“Twenty One”,以及转型为Solana投资平台的Janover和Upexi等。这些公司通过与SPAC(特殊目的收购公司)或壳公司合并,快速登陆资本市场,绕开传统ETF的监管与审批流程,以“持币上市”的姿态吸引散户与机构投资者。

 

这类公司的吸引力,在于其为传统投资者提供了低门槛、高杠杆的加密货币敞口。与直接购买比特币相比,购买这些公司的股票不仅更加便捷,而且可获得由股权融资所带来的溢价加成。一旦公司股价高于其所持比特币价值,它们便可以通过增发股票扩大比特币持仓,实现“市场推动自我增值”的循环结构。

 

然而,这种模式也潜藏风险。一方面,当市场对比特币走势看涨时,这类公司的估值将远超其资产净值,形成强烈的泡沫效应;另一方面,一旦市场下行,杠杆与债务的双重压力可能引发雪崩式清算。贝利的公司若未能及时偿还债务或进行再融资,将被迫抛售比特币,进一步加剧市场波动。

 

Pantera Capital 是目前最早押注此类模式的机构之一。其合伙人科斯莫·江透露,Pantera已对Twenty One进行了“八位数”私募投资。他指出:“我们认为这类公司是资本市场的新物种,兼具资产管理与价格发现功能,是加密市场成熟化的重要标志。”

 

传统资产管理巨头也开始介入。VanEck 和 Bitwise 已推出相关ETF,将专门追踪这类“持币公司”组合资产。VanEck研究主管西格尔表示,这些公司本质上像是“在华尔街运营的比特币对冲基金”。

 

贝利本人深谙政治与金融的融合路径。去年7月,他陪同特朗普在纳什维尔比特币大会上发表演讲,后者承诺将在其政府下设立国家比特币储备,并将美国打造为“全球加密之都”。据贝利透露,他与特朗普竞选团队深度合作,负责加密政策草拟及相关筹资事务。如今,他将政策视野转化为实战资本策略,再次踩在风口之上。

 

特朗普及其家族近年来频频涉足加密领域。从出售模因币到试图发行稳定币,再到中东主权基金20亿美元的资金流入,其家族在数字资产上的布局已非偶然。这一过程中,贝利及其同僚不仅是政策设计者,更是产业链条的实际参与者。

 

越来越多公司正在跟随贝利的步伐。例如,Freight Technologies宣布将筹集2000万美元购买特朗普相关模因币,以此换取特朗普本人的“晚宴邀请”,将投机行为转化为政治资本游戏。Upexi的CEO公开表示,转型为Solana投资平台的关键原因正是特朗普政府清除了SEC将其归类为证券的法律障碍。

 

从Strategy开启的比特币上市热潮,到贝利正在引领的新一轮政治-金融合谋,这股趋势正在重塑加密货币的资本运作逻辑。比特币不再只是数字黄金,更成为上市公司博弈市场定价与融资杠杆的工具。随着越来越多政商背景的人物参与其中,整个加密产业正从技术驱动,转向资本驱动与政策博弈的复合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