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离主流银行体系的崛起力量:越南稳定币经济的现实与监管契机

在越南,稳定币早已超越了投机资产的范畴,悄然构建起一个行之有效的“影子金融系统”。用户通过场外交易、点对点转账和钱包自托管广泛使用稳定币,用于交易、汇款、流动性管理甚至资产保值。尽管越南政府明令禁止加密支付,但稳定币的实际使用已成普遍现象,政府监管却远远滞后。本文指出,越南需基于用户真实行为制定务实监管政策,从“治理真空”转向“引导创新”,以争取在区域数字金融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一、影子金融系统的扩展:稳定币市场在越南的异军突起

 

越南连续多年位居全球加密货币采用率前列,这不仅是散户投资热情的体现,更是传统金融体系无法覆盖人群的主动选择。稳定币——尤其是 USDT——正成为这些用户对抗汇率波动、避免监管障碍的关键工具。

 

即便越南未提供官方法币入口,用户仍通过 Binance P2P、Telegram 场外渠道与自托管钱包等方式维持高频交易。这类自发的“灰色经济”金融活动,虽然灵活高效,却因缺乏监管而存在诸多风险——包括诈骗、资金冻结、合规问题与反洗钱漏洞等。

 

目前,越南政府并未就稳定币制定具体政策,仍处于“禁止但不执法、观察但不管理”的模糊阶段。这种市场与监管的高度错位,既无法有效防控风险,也无法利用新金融工具促进国家竞争力提升。

 

二、越南用户的稳定币三重实践:交易、支付、避险

 

2.1 交易与资金避险:稳定币成为流动性中枢

 

过去,越南散户在加密货币交易中普遍采用“快进快出”的套利策略,而今,越来越多的投资者选择在交易结束后继续持有 USDT,而非兑换为越南盾。这种行为转变背后,是对稳定币避险属性的高度认可。

 

在市场剧烈波动期间,USDT 在越南场外市场往往出现显著溢价——有时高达 5%-7%,这说明用户愿意为其安全性、便捷性与“数字美元”地位支付额外溢价。这一趋势并非偶然,而是越南用户对本国金融系统复杂审批流程与高度监控机制的本能回避。

 

由于银行对资金用途审查严格,尤其是对与“加密”相关的资金流动设置种种障碍,稳定币成为越南用户绕开传统银行监管的首选工具,建立起非正式但高效的“加密本位”资金管理体系。

 

2.2 点对点支付与汇款:稳定币就是“数字现金”

 

稳定币还在快速填补越南数字支付基础设施的空白。由于越南法律禁止将加密货币用于支付,但用户仍广泛使用稳定币进行电商结算、海外汇款与自由职业交易,尤其是在 Telegram 和 Facebook 等社交平台上进行非官方支付。

 

根据估算,越南每年接收的稳定币汇款规模可达数十亿美元,约占全国汇款的 7%-10%。这一数字背后,是稳定币跨境支付“低成本、高效率”的优势——用户可在数分钟内完成转账,而无需支付高昂手续费或等待冗长结算流程。

 

更重要的是,这种支付方式在数字空间内再现了越南社会长期存在的现金经济文化。稳定币不仅是数字工具,更是越南用户在无法获得便利银行服务背景下自发构建的“在线货币”。

 

2.3 资产保值新工具:稳定币挑战黄金地位

 

长期以来,越南家庭倾向于将黄金作为价值储存手段。由于对本币贬值和金融不确定性缺乏信心,越南家庭年均购买黄金 50-80 吨,实物金条成为“家庭保险箱”的标配。

 

但近年来,USDT、USDC 等稳定币正逐渐成为“数字黄金”的现实替代品。在市场风险高涨或货币贬值预期增强时,越来越多的用户选择将资产转为稳定币,并通过冷钱包或移动端钱包长期持有。

 

值得注意的是,这类行为不局限于加密“玩家”,而正在向跨境商贸、出海创业者、代购等真实经济活动延伸。稳定币不仅是工具,更是避险策略的结构性演变。

 

三、政策真空与监管机会:越南的选择窗口

 

3.1 东南亚邻国已迈出监管步伐

 

越南若继续延迟稳定币监管,将错失制度红利。对比来看,新加坡、泰国、菲律宾等国均已启动具体政策:

 

新加坡设立稳定币合规标准,涵盖储备金管理、兑付机制和透明度披露;

 

泰国试点本币锚定稳定币并开放交易所交易,推动金融创新;

 

菲律宾以汇款为突破口,推行支付型稳定币沙盒试点,强调实用主义和渐进式监管。

 

这些经验共同指向一条路径:以“市场行为”为起点,反向构建灵活政策,而非先立法再执行的自上而下治理逻辑。

 

3.2 越南应建立基于市场现实的稳定币战略

 

越南目前尚未设立稳定币专项监管框架,但可以借助几个关键方向切入:

 

场外交易渠道认证制度:为 Telegram、Zalo 等社交平台的稳定币 OTC 经纪人设立备案与合规门槛,引导灰色交易走向透明;

 

轻量级 KYC 模型:为点对点交易平台设计轻合规流程,既避免金融犯罪,也不抑制市场活力;

 

引导式监管沙盒:鼓励本地企业开发本币稳定币(如 VND-C),并在跨境支付、电商结算等场景中开展试点。

 

此外,越南可在“USDT 为外部稳定币 + VND 稳定币为本地工具”之间找到协同战略,让外来资本与本土金融目标并存互补。

 

结语:越南能否从“绕监管”转向“引监管”?

 

稳定币正在越南形成一个与传统金融体系并行的经济通道。它不依赖银行系统、不依附官方审批,却通过社交网络与用户行为构建出高效、可信的支付和储值网络。监管者的角色,已不再是裁决“是否允许”,而应是回应“如何规范”。

 

若越南能在当前时间窗口内以市场真实需求为基础制定灵活而现实的政策,不仅可减少金融风险,还可为未来的数字经济打下制度根基。稳定币不是敌人,而是现实的合作对象。如何引导其发展,决定了越南在未来数字金融竞争格局中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