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情绪微妙博弈的当下,一个新兴概念正在迅速升温。短短两天内,稳定币突然成为A股、港股市场的焦点。据进门财经统计,仅5月29日至30日,已有十余家头部券商密集召开了13场围绕“稳定币”展开的电话会议,场次密集程度堪比此前的AI、机器人与关税博弈等热门议题。
稳定币这个早已存在但一直处于边缘讨论区的概念,正因一系列政策催化与资本动态重新走上舞台中央。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近期通过的《稳定币条例草案》无疑成为导火索,叠加USDC发行商Circle冲刺纽交所IPO,以及美国《GENIUS法案》的立法推进,使得这一板块在资本市场中的关注度迅速提升。
券商高密度电话会释放哪些信号?
此次集中召开的稳定币相关电话会议,涵盖中信证券、招商证券、国金证券、国泰君安、西部证券、东吴证券、国盛证券等多家主流机构。根据已公布议程,这些会议的核心内容多聚焦于三个方面:
1. 《稳定币条例草案》的政策背景与市场预期;
2. 稳定币在RWA(现实资产上链)领域的基础设施地位;
3. 稳定币概念相关公司的投资机会评估。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会议更偏重于科普与教育性质。例如西部证券围绕“何为稳定币?”展开详细解读,东吴证券则从RWA与链上金融的视角审视稳定币的价值逻辑。表面看似热度空前,实则透露出机构对稳定币行业仍处于认知初期的现实。
与此同时,市场已有短线反应。A股与港股中涉及稳定币概念的个股如连连数字、海联金汇、朗新集团、雄帝科技等纷纷上涨。其中连连数字一度两天内涨幅接近45%,成为市场焦点。
稳定币为何突然出圈?
稳定币本质上是一种与法币、商品或其他资产锚定的数字货币,目的是抵御传统加密资产价格剧烈波动带来的不确定性。尽管在业内早已存在,但其真正引爆市场关注主要源于以下几项事件驱动:
1. 香港立法落地:《稳定币条例草案》的通过,标志着香港成为全球首个为法币稳定币建立完整监管框架的司法管辖区。法案的明确化不仅增强了投资者信心,也为未来稳定币在香港的合法运营铺平了道路。
2. Circle冲刺IPO:作为USDC的主要发行机构,Circle计划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最高融资规模达6.24亿美元,释放出稳定币进入主流金融市场的信号。
3. 美国法案推进:GENIUS法案近期在参议院取得实质进展,若成功立法,将为美国稳定币行业设立国家级监管框架,吸引更多机构资金入场。
中信建投在其最新研报中指出,合规化将成为稳定币下一阶段扩张的核心动因。其不仅将带动上游发行机构、合规服务提供商、支付通道建设方等多个行业链条受益,更可能与RWA形成“货币锚+资产锚”的闭环生态,从而重构虚拟资产市场的基础逻辑。
稳定币与RWA的共生逻辑
稳定币的迅速崛起,也让RWA这一概念重新进入机构视野。两者的逻辑本质是互为依托、彼此赋能:
稳定币是链上资金的锚点,提供加密世界与传统法币之间的桥梁;
RWA是资产端的锚点,将现实资产如房地产、债券、股票通过区块链技术映射为可交易的数字资产。
香港胜利证券生态合伙人陈辰将两者关系比作“货币锚”与“资产锚”的协同体。他指出,稳定币需要高质量资产支持来提升信任度,而RWA的广泛应用又必须依赖稳定币提供的链上流动性。这一闭环构建出通向链上新金融世界的核心基石。
应用场景广泛 跨境支付成为突破口
稳定币的实际应用也远不止投机工具。在当前全球支付系统成本高、效率低的背景下,稳定币在跨境支付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据东吴证券研究,2024年稳定币的链上转账总额已达27.6万亿美元,超过Visa与Mastercard合计交易量。
相比传统跨境支付体系,稳定币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突出优势:
交易实时到账;
手续费低至传统银行的1/10甚至1/100;
在新兴市场中可替代本币用于日常支付与工资发放;
支持人民币等非美元稳定币绕开SWIFT系统,推动货币国际化。
陈辰进一步分析,稳定币的盈利模型类似商业银行的“吸储-放贷”机制:通过0利率揽储,同时投资如美债等安全资产获得收益,关键在于信用背书、流动性建设与渠道控制。而连连数字等公司正是稳定币支付场景的代表案例。
市场仍在早期阶段 热点炒作与基本面需区分
尽管短期内相关概念股行情火爆,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当前仍属于炒作初期,真正的产业趋势尚处于萌芽期。从券商已发布研报数量来看,稳定币仍属于“信息差驱动”的赛道,认知尚未全面打开,后续能否持续演化为产业趋势仍需观察政策进展与商业落地情况。
陈辰总结指出,长期看,随着监管合规通道铺开,全球资金配置逻辑正在变化。虚拟资产行业将在稳定币和RWA推动下,从边缘资产转变为全球金融主干系统的一部分。这一过程中,稳定币将不仅是投机工具,更是金融基础设施的重要一环。
总结:
稳定币的火爆并非偶然,而是政策与市场逻辑叠加驱动的结果。券商的集中动作不仅反映出市场对新题材的强烈兴趣,也预示着这一领域可能正在从边缘走向主流。在真正落地之前,这场由法规催化、技术推动、资本驱动的变革仍处于起点。真正的长期机会,将属于那些率先看清稳定币背后金融逻辑,并找到实用场景落地路径的参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