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恰逢儿童节,比特币在经历了4月、5月的连续上涨后,暂时维持在104,000美元附近。5月整体呈现温和上涨态势,开盘价94,000美元,最高达到112,000美元,最低回踩93,000美元,最终收于104,500美元。单月涨幅不算惊艳,但依然维持在高位震荡状态。
这篇是“十年之约”实盘记录计划的第47篇笔记。目前个人持仓成本在5万多美元,整体ROI约为97%至98%之间,接近实现资金翻倍。
假期中的投资者与父亲角色切换
这三天的小长假,原本计划第一天就带孩子们出去游玩,但因为两个孩子对出游目的地各执己见,最终未能成行。我们家的家庭决策机制是一票否决制,任何一位成员都有权否决他人的提案。这个机制的好处在于充分保障了每个人的表达与感受,但同时也大大牺牲了决策效率。
有趣的是,在这样的小事中,我们也能看到治理结构的影子:一个家庭像是一个小型联合国,两个大人、两个孩子,四位“常任理事”,没有妥协就没有共识,没有共识就没有行动。
不过,成人可以通过“保留否决权但选择不行使”的方式,引导孩子逐渐获得选择权。这种方法与完全放手让孩子决定看似类似,实则区别深远——它不仅让孩子意识到决策的重量,也留有安全的边界。
投资与家庭协商机制的共通逻辑
这种协商、博弈、妥协的过程,本质上与投资决策类似。市场就是无数意志的博弈场。涨跌之间,并无绝对“正确”的方向,只有不断被验证的判断与持续修正的选择。
正如在家庭中,我们通过日积月累形成“惯例”“共识”甚至“文化”来提高决策效率,比如运动后吃什么、周末去哪儿玩……在市场中,成熟的投资者同样会基于过往经验建立模型,形成自己的交易系统,降低频繁判断带来的消耗。
今天我们最终去了郊区爬山,玩了很多项目:攀岩、钻管子、吊桥、滑梯、蹦床……孩子们玩得尽兴,大人也感受到一种短暂的脱离市场喧嚣的宁静。天色阴沉,山谷里云雾缭绕,湿润的空气仿佛把人带入南岳衡山的某个深谷。身处山水之间,人与自然融合之感涌上心头。
在山间漫步的过程中,我们聊了很多,从化学公式到英语单词,从数学题解到古典诗歌。其中有一段关于《道德经》的对话,成了整日最富哲思的片段。
“道可道非常道”与市场的不可言说性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是《道德经》开篇的第一句,也被认为是整部哲学经典的思想总纲。我们围绕“道可道”这句话展开了讨论。表面看,它是对“语言表达的局限性”的揭示,但更深一层,它是对规律本质的哲学思考。
一种传统解读是:“道”字在这句话中承担了两个不同意思:前一个是“规律、法则”,后一个是“表述、言说”。整个句子的意思是:凡是可以用语言解释的道理,都不是那个真正永恒不变的“道”。这种解读强调了“不可言说”的智慧,强调经验性、感知性高于教条和语言的局限。
但也有另一种更符合逻辑主义与科学精神的解释:这句话中的“道”指的始终是“规律、法则”。而句子的含义变成了:任何能够被认识并被称为“规律”的东西,恰恰不可能是恒定不变的,它的本质就是变化。
这种解释更接近现代科学观与中国哲学“易”的精神: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本身。
投资之道,不在言语之间
我们在市场里看到的每一个策略、每一个KOL的“经验分享”,都很像是“可道之道”——它们或许有效,但绝不永恒。牛顿定律曾经是描述天体运动的金科玉律,但在更高速、微观的尺度中,它不再适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因此诞生。
同样地,在加密市场,某个策略在牛市有效,不代表在震荡或熊市仍然适用。那些我们曾信以为真的“市场规律”,一旦市场结构或宏观环境发生改变,也会迅速失效。
所以,“道”是经验的提炼,但不是信仰的寄托。信仰让人盲目,而实践才能带来深刻认知。所有投资者都必须有随时“踩刹车”的能力——保持思维弹性,不执着于旧有认知,这本身就是投资能力的一部分。
市场节奏的“非常道”
BTC在过去两个月的上涨,已经消耗了一定的市场预期。目前的横盘整理,更像是一种能量蓄积,也像一次对散户情绪的耐心考验。在没有新的宏观催化剂的前提下,市场走向将取决于资金结构的微调与板块轮动的细节观察。
真正重要的是,我们是否能在市场变化之前先改变自己;是否能在实践中不断调整方法,而非执着于所谓“绝对正确”的路径。大道无形,却有迹可循;规律无常,却需持续感知。
正如老子所说,“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投资的妙处,也正是在那无穷无尽的变化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条“可行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