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rcle上市标志稳定币迈入主流,监管博弈加速重构全球格局
Circle(CRCL)成功在美股上市,首日强势高开并多次触发熔断,盘中股价一度触及103美元。作为首家登陆华尔街的稳定币发行机构,这一事件不仅象征着Circle自身的资本跃迁,更意味着稳定币这一加密资产类别正式进入全球主流金融体系。
与此同时,全球稳定币监管加速推进:香港启动发牌制度,美国《Genius法案》持续升温,合规稳定币生态正在形成新秩序。链上数据显示,稳定币支付量已反超Visa与Mastercard,全球支付格局正在悄然改写。在此背景下,USDC与USDT这两大美元稳定币之间的竞争逻辑也正发生质变。
在Space对话《Circle IPO:全球加密格局的重构》中,来自OKX Ventures、Summer Ventures、Frax Finance、KODO、Infini、APACX等机构的嘉宾深入讨论了Circle商业模式的利弊、USDC与USDT的路径分化、全球监管的政策取向,以及稳定币作为金融基础设施的演化趋势。
Circle模式的突破与桎梏:渠道依赖与利差模型的天花板
Circle的营收模式高度依赖于低风险资产利差:过去两年超66%的收入来自国债利息,总计近16亿美元。然而在客户获取与市场渗透方面,Circle对渠道方如Coinbase的高度依赖令人担忧——2023年分销费用高达9亿美元,总渠道成本突破10亿美元。这种“重渠道、轻自营”的结构,限制了其独立增长能力。
要真正挑战USDT,Circle必须跳出依附式增长路径,构建自有生态系统与终端用户关系,尤其是在支付、汇款等高频应用场景中培育原生使用需求。
短期现实与长期潜力:USDC与USDT的份额赛跑
目前USDT流通量仍是USDC的约5倍,且在新兴市场与交易所场景中具有明显优势,尤其是波场链上交易占比超过30%。相比之下,USDC虽在合规与机构信任方面具备先天优势,但在零售用户和流动性网络上仍显劣势。
然而,USDC增长势头强劲:从240亿增至600多亿美元,增速高达154%。若延续此趋势,结合美国监管对合规稳定币的政策倾斜,USDC有望在未来五到十年逐步逼近甚至赶超USDT。BCG曾预测2030年稳定币市场将达到16-30万亿美元规模,为USDC留出广阔空间。
监管牌局展开:Genius法案与全球合规竞赛
美国《Genius法案》正在重塑稳定币监管基础。该法案要求发行方必须持牌经营,并确保100%美元或美债储备,从而极大增强行业透明度和系统稳定性。Circle等合规先行者将率先受益,而Tether若无法迅速调整结构,可能在美国市场陷入合规困境。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该法案体现了美国以美元为核心、掌控加密金融秩序的战略意图。与此同时,去中心化稳定币如USDE可能遭遇合规障碍,其“金融实验”性质将受到更严格限制。
但这也带来资源向合规头部集中的趋势,可能压缩创新空间,形成寡头垄断风险。Circle未来的挑战,不仅来自USDT,也来自如BlackRock这类即将入场的传统巨头。
香港发牌制度:补位还是破局?
香港率先推出稳定币监管框架,吸引了包括京东、蚂蚁集团在内的大型企业竞相申请牌照。此举既是响应全球监管趋势,也为人民币国际化探索合规路径。然而,多数嘉宾认为,港元或人民币稳定币在短期内难以撼动美元稳定币的主导地位。
原因在于美元稳定币已经构建了完善的链上支付基础设施、定价权与用户惯性。而港元稳定币尽管有制度红利,但流通与清算层面缺乏足够市场化机制,更多充当美元稳定币体系内的功能补充,而非真正挑战者。
不过,这一制度创新仍具重要意义:它为区域性跨境支付、东南亚人民币结算等场景提供合规可能性,同时也释放出人民币数字化走向国际市场的政策信号。
链上支付与PayFi:从趋势到落地的关键转折
虽然链上稳定币交易量已超越传统支付巨头,但实际消费端落地仍显滞后。PayFi等新兴应用致力于打造“支付+收益”闭环,尤其在新兴市场表现亮眼:如委内瑞拉等高通胀国家,用户将稳定币视作美元替代资产,用于跨境支付、换汇和储值。
与此同时,以FlexNet为代表的新架构正探索链上支付在电商、跨境结算中的实际路径。未来的爆发点将是兼顾用户收益、商户效率和监管合规的“杀手级场景”,如“链上结算+美债收益+实时支付”的组合模式。
稳定币基础设施化:银行与Circle之间的竞合与融合
随着USDC成为全球结算通道之一,传统银行开始意识到其角色被重新定义。未来可能呈现三阶段演进:初期合作(银行提供流动性支持)、中期竞争(银行自建稳定币)、最终整合(金融巨头收购Web3基础设施)。Circle的Payment Network已成为挑战SWIFT的重要替代方案之一。
这一趋势催生“数字银行”新形态:即融合DeFi效率与CeFi合规的新型金融机构。Visa投资BBNK、Stripe收购Bridge等案例表明,传统金融与加密金融已走向深度融合。
结语:稳定币战局已至中场,未来五年或决定终局
Circle上市不仅是一家公司的胜利,更是稳定币正式被纳入金融体系核心的一记钟声。未来五到十年将是稳定币格局重塑的关键窗口期。监管趋严、市场扩张、生态建设三线并行,谁能率先完成“从资产到基础设施”的跃迁,谁就将引领全球金融秩序的下一个时代。
USDT仍是现实中的霸主,USDC则是制度与合规的未来。它们之间的竞争,是一场市场网络效应与国家监管力量之间的拉锯,更是一场关于金融主权与技术范式的世纪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