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矿成本飙升成为行业主旋律
2025年,比特币挖矿行业迎来了“高成本运营”时代。受电力价格上涨和网络算力持续攀升的双重驱动,矿工的盈利空间正遭受严峻考验。根据比特币矿业研究机构 TheMinerMag 公布的数据,2024年第四季度,比特币平均挖矿成本为52,000美元,而到了2025年第一季度,这一数字上升至64,000美元,预计在第二季度将突破70,000美元大关。该数据并未包含硬件折旧与综合运维费用,这意味着部分矿工的实际开支可能更高。
成本上升的核心变量之一是能源价格的激增。以美国矿业公司 Terawulf 为例,其披露称2025年第一季度的平均电价达到每千瓦时0.081美元,相较于2024年同期几乎翻倍。能源开支占挖矿成本的比重超过60%,这一变化对那些依赖传统火电或市场电价浮动的矿场打击尤为显著。
比特币价格上涨暂时缓冲压力 但风险仍在酝酿
尽管运营成本大幅增加,比特币价格的同步上涨暂时为矿工提供了“安全垫”。截至2025年中,比特币交易价格徘徊在107,635美元附近,给大部分矿工保留了约30%至40%的利润空间。这也解释了为何矿工并未出现集中关机潮或算力断崖式下跌。
但这一格局远非高枕无忧。首先,当前挖矿利润并未计入硬件采购的摊销与其他间接成本,特别是一些依赖第三方托管服务的中小矿工,盈利实则极为有限。其次,若比特币价格回落,或能源价格进一步飙升,将直接压缩利润边际,令一些能效较低的旧机型矿场陷入亏损乃至被迫清盘。
运营效率成为挖矿企业生死分界线
面对严峻的成本挑战,提升单位算力的运营效率已成为矿企的核心议题。TheMinerMag 报告指出,2025年第一季度,上市矿企的平均算力运营成本稳定在每PH/s约34美元,但背后的差距却在拉大。部分企业如 Bitdeer 和 Terawulf 成本上涨幅度超过25%,表明其在能耗控制、布局策略或供应链管理上存在短板。
与此同时,一些头部矿企则通过精细化管理维持了成本稳定。例如 Marathon 和 CleanSpark 均表示其通过长约锁定电价与使用最新高能效矿机,成功将成本涨幅控制在个位数以内,进一步巩固了其在行业中的成本优势。
矿企纷纷押注多元化收入路线 图谋摆脱周期束缚
在成本与风险上行的大背景下,纯挖矿收入模式正在失去吸引力。投资者将目光投向那些具备多元化收入结构、抗风险能力更强的矿业公司。TheMinerMag 的数据显示,2025年5月至6月期间,IREN、Core Scientific、Bit Digital 和 Cipher Mining 的股价均实现了超过10%的增长,远超同期比特币仅1.35%的涨幅。
这些公司普遍在转型上有明确动作,如提供AI算力托管服务、参与高性能计算任务承接,或发展绿色能源微电网项目,既提升了资源利用效率,也构建了除比特币外的新盈利支柱。相比之下,嘉楠耘智、Bitfarms等依赖单一挖矿收入的公司股价则下跌超过21%,显现出市场对于“挖矿单一收入依赖”的担忧情绪。
未来走势:高成本将加快行业分化 洗牌周期提前
整体来看,2025年的比特币挖矿行业正站在拐点。随着运营成本上行,利润空间收窄,以及市场对可持续战略的要求提升,挖矿产业正在从“拼规模”过渡到“拼效率”和“拼战略”。
如果说过去的矿业周期更依赖比特币价格波动带来的周期红利,那么如今,企业能否在高成本条件下维持稳定运营、在基础设施之外拓展新业务、以及是否具备风险对冲与应变能力,才是能否穿越周期、赢得资本市场青睐的关键。
挖矿行业的下一个竞争时代,或许早已不在矿机之间,而在商业模式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