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尔木兹海峡危局升级 封锁风险如何冲击全球能源与资产市场

2025年6月,美国突袭打击伊朗三处核设施,伊朗方面迅速放出封锁霍尔木兹海峡的强硬言论,地缘局势骤然紧张。博彩公司上“海峡封锁”的预测概率飙升至50%以上,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作为全球最关键的石油运输通道之一,霍尔木兹海峡一旦中断,不仅将撼动全球能源供需平衡,也将引爆原油价格、通胀预期与大类资产的剧烈波动。

 

本文聚焦五个核心问题,深度解析如果霍尔木兹海峡被封锁,全球将面临怎样的结构性冲击。

 

全球油气生命线遭遇威胁 原油缺口可能触发剧烈市场波动

 

霍尔木兹海峡地处伊朗与阿曼之间,连接波斯湾与阿拉伯海,是全球能源运输的“咽喉”。截至2024年,该海峡每日运送石油约2000万桶,其中原油约1400万桶、成品油500万桶,占全球海运原油流量三分之一,占全球石油消费的约20%。

 

一旦封锁,这相当于全球原油供给被直接抽走五分之一。由于原油库存调节能力有限,加之OPEC和非OPEC产油国产能弹性不足,短期内无法完全弥补缺口。

 

此类“结构性冲击”将远远超出一般地缘事件的影响,不仅推高油价,更可能引发市场对“能源安全”的系统性重新定价。

 

替代路径有限 管道绕行难以填补海峡封锁缺口

 

尽管中东地区存在部分可用的替代性管道,但整体运力有限,且大多存在地理、技术或安全瓶颈。

 

方案一:沙特东西管道(East-West Pipeline)

 

- 理论最大运力700万桶/日,当前使用量约100万桶/日,剩余备用空间有限。

 

- 油轮仍需绕行红海,若红海南部因胡塞武装活动不稳,依然面临风险。

 

方案二:阿联酋富查伊拉出口通道

 

- 最大运力150万桶/日,目前已接近饱和。

 

- 能量有限,难以承担区域性替代重任。

 

方案三:伊朗戈雷-贾斯克出口通道

 

- 最大能力约30-50万桶/日,主要服务伊朗出口,全球替代意义不大。

 

整体来看,即使三条管道全部满负荷运作,最多也只能替代海峡中断所失运力的25%~30%。在真正封锁情况下,全球原油市场将面临空前供需错配。

 

亚洲经济体首当其冲 中国、印度、日韩受影响最大

 

霍尔木兹海峡石油出口中约84%流向亚洲。2024年中国、印度、日本和韩国的日进口量分别为480、190、150和170万桶,占各自原油进口的29%、34%、46%与57%。

 

这些国家不仅依赖霍尔木兹原油作为能源来源,也难以通过西非或美洲供应进行快速切换,亚洲经济体将承受最直接、最显著的冲击。

 

相比之下,欧洲与美国所受影响相对可控。2024年欧洲自海峡进口原油约70万桶/日,仅占总消费的6%。美国因页岩油革命已实现能源自给,霍尔木兹海峡对其原油进口的依赖不足5%。但需要强调,即使美国供应安全,其国内油价仍将因全球市场暴涨而同步走高,进而推升通胀。

 

伊朗真的会封锁霍尔木兹海峡吗?概率远低于市场恐慌预期

 

尽管封锁可能性被频繁提及,但从历史经验、战略收益与成本评估看,完全封锁霍尔木兹海峡的实际概率仍极低(我们估计在10%以下)。

 

第一,历史上多次威胁,但从未真正封锁

 

自1980年代起,伊朗在每一轮地缘紧张中都曾威胁关闭海峡,包括两伊战争、美军部署、核协议破裂、制裁高峰等时期,但从未实际实施。其更多是一种外交博弈的筹码,而非切实意图。

 

第二,封锁代价高昂,甚至反噬自身

 

海峡的封锁不仅伤害美国和海湾邻国,更将严重冲击伊朗自己的能源出口。2024年,伊朗每日石油出口超过100万桶,其中大多数通过霍尔木兹。封锁通道,意味着“自断经济命脉”。

 

更重要的是,主要买家中国和印度将因此受伤,可能引发伊朗与关键伙伴国关系紧张,破坏其对抗西方制裁的外部依赖结构。

 

第三,当前强硬言论可能更多是政治试探

 

比如《凯汉报》主编 Hossein Shariatmadari 呼吁“封锁海峡并攻击美军基地”,虽引发市场情绪波动,但该报被广泛视为国内鹰派宣传渠道,其言论具有高张力、低执行力的惯性特征。

 

因此,更有可能出现的局面是:伊朗通过海上骚扰、检查、威胁等“灰色操作”扰乱油轮通行,但避免直接实施全面封锁。这种方式同样能推升油价,却不至于引发国际军事冲突或全面制裁升级。

 

一旦封锁成真 资产价格、通胀与央行政策将面临系统级重估

 

如果极端情境发生,即霍尔木兹海峡出现持续封锁,则可能触发全球资产的系统性震荡。

 

油价:迅速冲击至100-150美元/桶区间

 

在当前库存偏低、供给链脆弱的大背景下,原油价格可能翻倍,进入危机区间。

 

美国通胀:每10美元上涨将带来0.2pp CPI抬升

 

若油价从80美元涨至150美元,对美国CPI年增率的推升可能达到1.5~2pp,特别是在关税加码背景下形成叠加效应,将令美联储几无降息空间。

 

货币市场:加息预期重启,曲线熊平重现

 

油价+通胀推升短端利率预期,长期利率受压,形成类似2022年的“政策逼鹰”走势。美元汇率反弹,黄金短期或承压(强美元+高利率压制避险需求)。

 

股市与风险资产:面临压缩估值+企业盈利压力

 

能源成本走高带来利润侵蚀,估值修正风险上升,成长股与新兴市场面临双杀。

 

结语:霍尔木兹是黑天鹅之源 更是全球风险定价的重构触发点

 

封锁霍尔木兹海峡是世界能源系统的最大地缘风险之一,不是概率最高的事件,却是影响最深远的黑天鹅。即便不发生全面封锁,只要伊朗释放足够多的战术信号,就可能扰乱供应节奏,引发油价飙升与宏观再定价。

 

无论从地缘战略、能源安全,还是资产配置视角来看,霍尔木兹问题值得全球市场给予最高级别关注。

 

下一阶段,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以下三个动向:

 

1. 伊朗与中国、印度外交沟通密度

 

2. 美军在中东地区兵力部署变化

 

3. 油轮航行保险成本、绕行路线变化

 

黑天鹅不是预测出来的,而是管理出来的。在这个动荡周期下,理解系统性传导链条,正是保持稳健配置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