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看不见的能源赌局
2025年6月21日,美国对伊朗核设施的轰炸引发了全球关注。令人意外的是,比特币网络算力在同一天出现显著波动,引发业界猜测:伊朗是否利用核电设施进行比特币挖矿?虽然技术专家对此保持谨慎态度,表示需要更多数据佐证,但伊朗矿业背后的故事早已不是秘密。
这不仅是一场关于加密货币的博弈,更是一场国家能源与权力的暗战。伊朗,作为一个饱受国际制裁的国家,选择了比特币挖矿这条“能源出口”的另类路径,而这条路的代价,是亿万普通民众的停电与生活黑暗。
伊朗比特币挖矿的兴起与能源政策转变
从2010年代末开始,伊朗政府逐渐把加密货币挖矿纳入国家战略。尤其是2018年美国重新实施制裁后,伊朗将加密挖矿视为突破经济孤立、获得外汇的创新工具。政府通过低价甚至免费电力补贴吸引国内外投资,尤其是与中国资本合作,在自由贸易区和边远仓库建立了规模庞大的矿场。
然而,随着矿机激增,非法挖矿现象屡禁不止,导致全国用电异常上涨,家庭和工业用电频繁中断。尽管官方发放了矿工许可证,但超过85%的挖矿活动处于地下状态。
伊斯兰革命卫队的秘密帝国
伊朗最强大的权力集团——伊斯兰革命卫队(IRGC)及其附属机构,已成为矿业的幕后主导力量。利用政治和军事优势,IRGC在经济特区和军事基地内建立起庞大的矿场,享受国家电网的特殊待遇。
他们不仅享受极低甚至免费的电价,还拥有拒绝监管和执法的特权。2022年通过的法案更使军方得以拥有私人发电厂,直接控制电力资源。公开打击非法矿场多是小规模的民间矿工,而真正的能源黑洞——革命卫队控制的矿场,却安然无恙。
能源系统的巨大负担
据估算,伊朗比特币矿场最高峰时耗电可达2000兆瓦,相当于数座核电站的总发电量。非法矿机被查封逾25万台,仍有数万台在运行,消耗电力规模堪比数十万个家庭。单枚比特币的电力消耗相当于3.5万户家庭一天的用电量,矿业占用的资源巨大且持续加剧电网压力。
这一切在炎热的夏季与寒冷的冬季尤为突出,导致全国范围内频繁限电甚至大规模停电。2024年夏季的“超级危机”让27个省份的政府机构和学校被迫停课,经济损失高达数百亿美元。
民众的黑暗生活与安全隐患
停电不仅影响生活品质,还威胁医疗安全。医院的备用发电机无法覆盖所有设施,手术推迟,病患转移成为常态。交通信号灯熄灭导致事故频发,夜间治安恶化。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革命卫队控制的矿场灯火通明,资源分配的极端不公激化了社会矛盾。民众对政府的失望和愤怒日益积累,社交媒体上对“电力黑手党”的控诉声不断。
腐败的能源黑市与制度困局
伊朗的加密挖矿产业已发展成一个由政治特权阶层掌控的“能源黑市”,腐败与权力垄断日益严重。比特币产出虽为国家带来一定的硬通货收益,但代价是能源系统失控、民生陷入危机。
专家警告,除非切断革命卫队背后的权力链条并建立有效监管,否则电网超负荷运转、停电频发的现象将难以根治。
结语
伊朗的加密矿业故事,是一个关于权力、资源与民众生活的复杂交织。它警示全球:当数字货币挖矿成为少数特权阶层的敛财工具,所带来的不仅是能源安全的威胁,更是社会稳定的隐患。
对伊朗人民而言,真正的希望在于推动能源政策透明化,恢复电力作为公共资源的本质,让“黑暗”不再只是少数矿机的灯火辉煌背后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