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金融秩序的重构从戛纳拉开帷幕
在法国戛纳的一场名为“To Catch a Token”的发布会上,美国知名互联网券商 Robinhood CEO Vlad Tenev 发布了一连串足以震撼传统金融市场的重磅消息:代币化股票交易、加密永续期货、ETH/SOL 质押服务,以及即将推出的基于 Arbitrum 技术构建的 Layer 2 区块链“Robinhood Chain”。这场发布会不仅引爆了加密圈的热议,更引发资本市场强烈反应:Robinhood 当日股价飙涨近 10%,市值一举突破 760 亿美元。
Robinhood,这家起家于“零佣金革命”的券商,正在从交易前端走向链上底层架构建设,力图成为下一个加密金融时代的“纳斯达克”。
从零佣金突围到狗狗币热潮 Robinhood的加密之路早已启程
2013 年,Robinhood 以“零佣金交易”打破华尔街的游戏规则,吸引大批年轻投资者涌入股市。简洁的 UI、直观的操作逻辑,使其迅速积累用户基础,并在移动时代建立了品牌护城河。
然而真正的拐点出现在 2020-2021 年加密牛市中。DeFi 与 Meme 币浪潮下,Robinhood 迅速上线了 BTC、ETH、DOGE 等加密交易对。DOGE 的疯狂交易一度占据平台整体交易量的 40%,Robinhood 也因此被视作美国散户进军加密市场的第一入口。
与此同时,GameStop 事件的爆发暴露了 Robinhood 在交易清算能力、客户服务和风控响应上的严重短板,引发社会层面的大规模争议。这场风波促使 Robinhood开始思考下一阶段的增长路径,国际化、多元化和底层架构自主成为战略核心。
Robinhood 2025 的全线升级:不仅是券商 而是一个链上金融国度的缔造者
2025 年 6 月 30 日,Robinhood 宣布了一系列堪称“转型宣言”的重大战略:
1. 全天候的代币化股票交易
Robinhood 向欧盟用户开放了 5x24 小时不间断的美股代币交易市场,涵盖 200 多只美股及 ETF,并承诺逐步扩展至 2000 只资产,包括 OpenAI、SpaceX 等未上市明星公司的股权代币。这一举动被视为金融平权的体现,打破了此前仅有高净值投资者才能进入的一级市场壁垒。
2. 自研 Layer 2 区块链 Robinhood Chain
以 Arbitrum 的 Orbit 技术为基底,Robinhood 正在开发自己的 Layer 2 区块链,预计于 2026 年上线。这条链不仅支持证券资产的代币化发行与交易,还将整合自主托管、跨链功能和更低的交易费用,为下一代链上金融活动提供高性能基础设施。
3. 加密衍生品与质押服务全面铺开
通过收购 Bitstamp(2024 年交易价值约 2 亿美元),Robinhood 获取了欧洲广泛的加密合规牌照,并快速上线支持高达 3 倍杠杆的永续期货产品;同时,为美国用户推出 ETH 和 SOL 的链上质押服务,构建起收益型资产服务体系。
4. 全球化市场扩张
Bitstamp 在英国、欧盟、新加坡等地区的牌照储备为 Robinhood 打通国际市场打下基础,Robinhood 不再只是美国券商,而是具备全球视野与监管合规路径的区块链金融巨头。
Tenev 强调:“代币化并不只是技术创新,它正在改写全球普通人与资本之间的关系。”
战略底层逻辑:技术驱动、用户迭代与合规框架三位一体
技术:自建链强化控制权
通过打造 Robinhood Chain,平台不再依赖外部区块链协议,其交易撮合、资产发行、清算结算等关键环节将高度集成于一体,不仅降低成本,更提升系统灵活性。
用户:从Z世代散户到全球机构
Robinhood 不再满足于“加密新手第一站”的定位。其通过赠送 OpenAI/SpaceX 的股权代币精准触达欧盟用户,凭借永续期货、质押产品等复杂工具争取专业用户群体,实现用户结构的升级与拓展。
合规:从被罚对象到全球布局者
尽管 Robinhood 曾在 2022 年遭纽约金融监管部门重罚,也被 SEC 警告其加密业务合规性问题,但通过 Bitstamp 的 MiCA 许可与多地区合规运营,其正在完成监管转型。这一战略变化不仅缓解政策压力,也为平台未来在美国本土合规交易代币化证券打下基础。
市场反应与社区解读:创新热捧与风险担忧并存
Robinhood 的转型战略获得资本市场初步认可——自 2024 年以来其股价累计上涨近八倍,2025 年再次大涨 290%,当前市值突破 760 亿美元。与此同时,中文加密社区也对其布局展开激烈讨论:
- “野蛮人叩门”说:KOL @allen_su1024 指出 Robinhood 正在从 Web2 世界“全面入侵币圈”,其野心堪比币安,尤其自建 L2 意味着要掌握全产业链控制力。
- “迷因化金融”忧虑:@sleepy0x13 认为股票代币化容易沦为投机工具,反而削弱原本金融系统中对散户保护的规范设计,暗示可能引发系统性泡沫。
- 趋势派认同:@AntCaveClub 强调 Robinhood 打通 RWA、质押与永续市场,代表传统金融和链上生态融合的趋势力量,已成行业新范式。
- 监管派担忧:@TokenInsight 和 @BlockBeats 认为虽然短期有利好,但 Robinhood 的监管风险和开发进度依旧悬而未决,尤其美国 SEC 仍紧盯其加密业务的合规底线。
- 定价权争夺论:@王帅认为,Robinhood 若掌控全天候代币交易市场,将逐步取代纳斯达克等传统交易所的定价机制,成为美股“真正的价格决定者”。
尾声:Robinhood的终极目标可能不仅是交易所 而是链上“资本入口”
Robinhood 正从一个“让年轻人便捷炒股”的券商平台,转型为链上资本分配的枢纽——它不只希望提供交易服务,而是想掌控资产发行、流通、托管、杠杆与清算的全流程。其自建链战略类似 Binance Chain、Coinbase Base,更像是为未来全球资本链上流动奠定新范式。
未来,它可能通过 Robinhood Chain 上线股票代币、私募股权、衍生产品、NFT化基金份额等资产类别,真正完成“资产一切皆可代币化”的链上金融愿景。
但这条道路也注定荆棘密布:监管考验、用户信任、技术落地、舆论波动……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可能使其梦想中途折戟。
Robinhood已经亮出底牌,接下来,是与传统金融、加密市场、监管机构之间的一场复杂博弈。而这一切,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