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X联手Circle的背后逻辑:稳定币格局重塑与合规全球化的双重推动力

OKX与Circle近期宣布达成战略合作,这一消息在加密行业内引发广泛关注,但许多人并未真正理解这场合作背后隐藏的深层逻辑。表面看,这是一次交易平台与稳定币发行商的业务协同,但实际上,它映射的是稳定币国际化与合规化双重趋势下的格局重塑与利益重构。

 

一、OKX为何急于寻求与Circle合作?

 

了解本次合作的深意,需先从OKX当前的发展方向说起。

 

过去一年中,OKX明显加快了全球合规步伐。无论是逐步关闭部分地区的DEX业务,还是主动清退不合规资产与用户,这些操作都表明,OKX正在为更高层次的目标——尤其是在美国上市——铺平道路。此背景下,与一家美国本土、已成功IPO、且稳定币业务受到美国监管认可的企业合作,无疑可以为OKX增加合规背书,缓解监管敏感度,为IPO打开想象空间。

 

除此之外,OKX在支付业务上的野心同样不容忽视。此前推出的OKX Pay已显露其向链上支付延伸的意图,而要想在这一赛道构建生态闭环,进一步打通与稳定币发行商的直连关系至关重要。

 

与Circle合作,不仅意味着OKX能获得USDC在支付场景中的深度集成,还可进一步掌握稳定币支付流程中的利润入口——从清算、结算到兑换套利,拓展商业版图。

 

二、Circle为何主动“走出美国”,拥抱OKX?

 

从表面上看,Circle已顺利上市,USDC也早已成为美监管层认可的“合规稳定币”代表。但其发展轨迹中也潜藏着不容忽视的风险:与Coinbase的深度绑定。

 

最早,USDC是由Circle与Coinbase共同组建的Center财团发行,两者持股与治理权对半分。2023年Center解散后,USDC表面上归由Circle单独管理,但根据Circle IPO披露的财务结构,Coinbase依然保留对USDC 50%的利润分成权,并享有特殊条款:一旦Circle无法履行协议或遇监管变数,Coinbase可接手USDC的发行权。

 

更关键的是,Circle在2023年利润达16亿美元,其中约10亿美元需支付给Coinbase——这一比例远超大多数合作协议,凸显其在商业结构上的脆弱依赖。

 

这种“单渠道依赖”不仅带来战略掣肘,也削弱了Circle在稳定币市场中与其他平台谈判的筹码。因此,Circle亟需开拓新的流量渠道和交易所合作伙伴,减少对Coinbase的依赖,而OKX正是现阶段最合适的人选。

 

三、稳定币的核心是流动性,而交易所是关键支点

 

稳定币业务的成败关键,不在技术,而在于流通性与可信度的叠加。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主流稳定币要么由交易所直接发行(如USDT由Tether,背后是Bitfinex),要么与大型平台深度捆绑(如USDC与Coinbase)。

 

Circle当初能迅速做大USDC,正是因为搭上了Coinbase这艘流量航母,一上来就拥有数以千万计的潜在用户和庞大的交易对支持。

 

如今,Circle试图复制这一模式,在美国以外寻找“下一个Coinbase”,而OKX显然是当前唯一的优质标的:全球前二的交易量、合规路径清晰、支付产品布局完整,同时在美上市意图明确,这样的平台本身就具备强大吸引力。

 

有人会问:为什么不是币安(Binance)?事实上,币安早已转向支持川普阵营提出的稳定币方案(如USD1),与Circle的利益并不一致,反而存在竞争。而OKX,则属于Circle可以影响和深度合作的“中立平台”。

 

四、合作对市场将带来哪些影响?

 

这场合作不仅是一场双赢博弈,也将对整个稳定币与交易所生态带来显著影响:

 

- 稳定币全球化加速:USDC借助OKX拓展海外市场,有望改变其目前“强美国、弱国际”的格局,与USDT形成更直接的国际竞争;

 

- 交易平台支付生态深化:OKX获得USDC在链上支付的优先接入权,将推动OKX Pay构建更完整的链上支付闭环;

 

- 监管套利窗口收窄:美国监管鼓励的“合规稳定币+受监管交易所”的模式将被复制至海外市场,全球交易所的合规压力或随之增加;

 

- 币安与Circle分野清晰:币安选择支持USD1,Circle则强化USDC+OKX联盟,两者之间稳定币霸权争夺战进入新阶段。

 

五、结语:这是一次稳定币霸权的重新划线

 

OKX与Circle的合作,不仅是业务合作,更是一场全球金融权力的重新排列。它打破了原本稳定币市场被Coinbase、Circle牢牢绑定的格局,也揭示出一个信号:未来的稳定币大战,已经不再仅限于发行层,而是围绕流动性网络、监管背书与支付入口的全面战争。

 

而这场战争中,OKX与Circle已开始行动,抢先迈出了关键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