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比特币市场迎来了一轮令人瞩目的飙升行情。比特币价格一路突破关键关口,快速冲破12万美元,再次刷新历史新高。伴随交易量迅速放大,市场情绪从谨慎转为贪婪,“牛市来了”的呼声在加密社区与华尔街同时响起。那么,此轮比特币的迅猛上涨,背后到底有哪些推动因素?
一、价格发现机制再次启动
在分析驱动因素之前,有必要先理解一个核心概念——“价格发现”。正如Geiger Capital的分析师所说:“蜡烛图已经疯狂,这是价格发现的典型表现。”比特币作为全球流动性最强的数字资产之一,其价格波动通常并非线性上升,而是在短时间内完成快速再定价,直到多空力量重新平衡。
在过去类似的行情中,价格发现阶段往往伴随着剧烈波动与空头回补。例如,2024年11月比特币在突破7万美元关口后,短短几周内便上涨至9万美元,实现了超过30%的涨幅。如果这次历史重演,比特币在接下来的两周内冲击14万美元也并非天方夜谭,尽管这并非确定的预测,而是一种基于历史行为模式的参考坐标。
二、比特币ETF流入成为关键催化剂
此次上涨最直接的推动因素来自现货比特币ETF的巨大买入力度。据Barchart数据,仅在7月初的某个交易日,比特币ETF的净流入就超过了12亿美元,创下历史第二高纪录。ETF资金的持续流入,不仅为市场注入了新的增量资金,更标志着主流金融体系对比特币的认可正从观望走向配置。
彭博ETF分析师Eric Balchunas指出,贝莱德旗下的IBIT ETF已在短短374天内突破800亿美元资产规模,成为史上成长最快的ETF之一。相比之下,传统ETF巨头VOO曾用时1814天才实现同样的规模。这一现象从侧面反映出,比特币正迅速完成从“边缘资产”到“核心配置”的身份转变。
目前,所有现货比特币ETF的总资产已突破1400亿美元,这一数字不仅震撼华尔街,也为比特币的中长期上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三、季度期权到期减轻了抛压
第二个推动因素来自期权市场的结构变化。每个季度末,大量比特币期权合约到期,通常会对市场造成短期抛压。而今年第二季度末的期权到期,反而成为市场转折点。
正如投资者Jordi Visser在播客中所指出的那样:“波动率已被压缩至40以下,市场情绪趋于平稳。而一旦这些期权到期,潜在的抛售压力消散,为价格反弹提供了空间。”换言之,期权市场的阶段性清算为价格突破提供了时间窗口。
四、空头遭遇大规模挤压
第三个关键因素,是技术层面上空头仓位的大规模清算。在比特币价格长期滞留于11万美元附近时,许多投资者错误地押注其上涨乏力,积累了大量空头仓位。
然而,在ETF资金流入与期权清算的双重背景下,这些空头未能守住阵地,反被“逼空”。随着价格快速突破12万美元,大量空头被迫平仓,从而进一步助推价格短期内剧烈上涨,形成“踏空+挤空”的合力效应。
五、比特币成为新一代“基准资产”
回到一个更宏观的观察视角,比特币不仅仅是一种资产,更正逐步演变为一种“新基准利率”。过去,美元资产如国债被视为无风险收益率的锚。但在当前通胀高企、债务负担沉重与美联储政策摇摆不定的背景下,许多投资者开始认为:“如果你无法战胜比特币,那就必须配置比特币。”
在机构投资者看来,比特币正在成为“最低可接受收益”的象征。这不仅是技术走势的问题,更是一场金融范式的变革。越来越多的资金管理者不再轻视比特币,而是将其纳入资产配置组合,作为对冲传统金融系统风险的重要工具。
六、华尔街正在集体“投降”
或许最具象征意义的信号,是华尔街态度的集体转变。从最初的冷嘲热讽,到如今主动拥抱比特币,金融界对加密资产的态度完成了180度的转向。
贝莱德、富达、摩根大通等机构不再试图打压或回避,而是通过ETF、托管、清算等方式,全面参与比特币生态。他们正在“举白旗”——不再与比特币为敌,而是选择与其共舞。因为他们清楚,如果无法战胜比特币,那么最明智的选择就是成为它的长期持有者。
结语
本轮比特币的加速上涨,并非偶然,也不只是情绪驱动的短期躁动,而是由多重结构性因素共同催化的结果。从资金流动到衍生品结构、从技术突破到宏观认知,比特币正稳步迈入一个新的金融叙事阶段。而当华尔街开始认真倾听比特币的声音,我们可能正见证一个长期牛市的起点,而非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