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签署《GENIUS法案》,这一历史性立法标志着美国首次确立联邦层级的稳定币监管框架,并为加密行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合规通道与政策清晰度。作为首个正式立法的加密货币相关法案,它不仅兑现了特朗普的“加密承诺”,也宣告美国稳定币治理进入制度化、国家化的全新阶段。
在白宫举行的签署仪式上,多位加密行业重量级人物亲临现场,包括Tether CEO Paolo Ardoino、Circle创始人Jeremy Allaire、Coinbase CEO Brian Armstrong,以及Anchorage Digital、Coinbase法务与政策高管团队等。美国财政部AI与加密事务主管David Sacks表示,该法案将用“革命性的支付基础设施重塑全球美元主导地位”。
制度正式确立:Genius法案为稳定币市场定下监管根基
《GENIUS法案》的核心内容包括:
- 强制资产支持:稳定币必须由美元或等值高流动性资产100%支持。
- 审计与透明性:市值超过500亿美元的发行人需进行年度审计,并披露资产结构。
- 外国发行标准:设立外国发行人进入美国市场的监管豁免机制,但需符合“可比监管框架”。
- 发行人利息限制:禁止任何稳定币发行人直接向用户提供利息或收益,防止类证券化营销。
- 双重牌照制度:提供联邦与州两种监管许可渠道,为多样化主体提供灵活路径。
该法案将于18个月后正式生效,或在主要监管机构(财政部与美联储)发布实施细则后120天内启动。法案的通过也进一步推动了其他数字资产立法,包括CLARITY法案和反CBDC提案,并引发共和党内部的程序性投票分歧。
特朗普亲自背书:加密行业迎来“政策高光时刻”
特朗普在签署仪式上高调表态:“我们正通过这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法案,确保美国在金融技术和数字美元时代的全球主导地位。”他抨击前任政府对加密行业的监管模糊与执法滥权,称《GENIUS法案》的落地,是对美国创新精神的正名,也是对自由市场的回归。
这一法案不仅是加密行业的“政策胜利”,更被视为特朗普选战中的重要政治筹码。他频繁出席与加密相关的公开活动,甚至提出将建立“数字美元委员会”,引导企业美元稳定币与CBDC竞争。
稳定币发行人迎来窗口期 银行牌照成为竞争焦点
法案落地后,稳定币发行行业将迎来结构性洗牌。律师事务所Winston & Strawn的加密合伙人Logan Payne指出,《GENIUS法案》实际上为稳定币发行人申请国家信托银行牌照或联邦储备接入权限提供了战略激励。
目前,Circle和Ripple等机构已经在申请相关银行执照,以绕开各州零散的资金传输许可证制度,实现全国范围内的稳定币合法发行与结算能力。Founders Fund投资经理Bridget Harris也表示:“每家机构都在争取成为银行。一旦成为银行,就能直接接入Fedwire、享受主账户资格,并摆脱依赖中介银行的被动地位。”
此外,由于法案禁止稳定币发行人分享利息收入,只有成为银行后,才能合法地通过“代币化存款”结构向用户支付利息或参与货币市场收益,从而在产品设计上形成商业闭环。
市场结构迎来重大重构 大银行与科技公司将组建稳定币军团
Coin Bureau创始人Nic Puckrin预测,《GENIUS法案》将催生“稳定币领域的百团大战”。过去,由Circle的USDC和Tether的USDT主导的“双寡头结构”或将被打破。
“这项立法为银行、支付公司、零售商甚至科技巨头提供了清晰的入场路径。我们可能会在未来一年内看到数十家机构推出合规稳定币。”Puckrin指出。
美国大型银行已经开始研究“自研稳定币”计划,部分银行考虑将现有商业存款进行代币化,并借此参与链上清算、跨境支付等场景。相较之下,传统稳定币项目必须调整策略以应对更多合规挑战。
去中心化争议再起 民主党质疑法案偏袒家族利益与特定资本
尽管法案的通过被行业广泛欢迎,但批评之声并未消失。俄勒冈州民主党参议员Jeff Merkley直言,该法案“缺乏对利益输送的防火墙”,并担心官员或总统家族在法规落地后为其“私人稳定币项目”开绿灯。
此前,特朗普家族旗下的加密项目——World Liberty Financial曾因推出USD1稳定币而被指涉嫌利益冲突。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的民主党领袖Maxine Waters也在辩论中提及这一问题,试图推进修正案阻止“家族金融获利”,但最终未被采纳。
乔治亚州立大学教授Todd Phillips指出,特朗普政府有削弱独立监管机构倾向,“总统拥有解雇货币监理官的权力,在存在财务关联的情况下可能引发监管干预与裙带风险。”
外国稳定币豁免机制设立 美国意图重塑全球稳定币秩序
《GENIUS法案》对外国稳定币发行人设定了明确门槛——三年内,未注册或不具备合规资质的外国稳定币将被禁止向美国用户提供服务。
但法案也为“可比监管”国家提供了豁免路径。财政部若认定某国稳定币监管制度足以匹配美国标准,其发行人可通过在OCC注册、满足储备金托管和审批机制后进入美国市场。这意味着,像香港、新加坡等地的稳定币项目仍有进入机会,但需满足美国设定的“美元友好型合规标准”。
此举被视为对全球稳定币竞争格局的战略回应,美国试图借由《GENIUS法案》重塑美元稳定币生态主导权,阻击外部货币与非美元锚定型稳定币在美落地。
结语:监管确权后的稳定币竞争,将是技术、信用与国家意志的三重博弈
《GENIUS法案》的签署不仅结束了稳定币“先发展后监管”的灰色时期,也开启了“可监管、可许可、可清算”的新时代。在未来的稳定币竞争中,谁能率先拿到银行牌照、直接接入美联储、实现清算自主权,将决定下一代金融基础设施的主导权。
这不仅是金融创新者的赛道,更是国家战略、货币外交与技术标准的正面碰撞。而对于稳定币发行人而言,真正的机遇才刚刚开始。PANews将持续关注新政后的动向、批发金融结构的变化与新兴金融帝国的建构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