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nius法案落地之后 美国更亟需清晰立法推动加密市场结构化改革

在《GENIUS法案》正式落地之后,美国国会再度迈出重要一步:众议院以294票赞成、134票反对的压倒性优势通过了一项意义深远的新立法——《数字资产市场澄清法案》(Digital Asset Market Clarity Act,简称“CLARITY法案”)。该法案标志着美国在为加密资产建立全面市场结构监管框架方面,正加速推进第二阶段立法工作。这项法案目前已被提交至参议院,成为下一轮立法角力的焦点。

 

监管模糊阻碍创新 CLARITY法案欲终结灰色地带

 

自比特币问世至今,加密行业已运行超过十年,但美国始终未能建立一套统一、清晰、系统的监管框架。行业发展在无序中探索、在模糊中前行。一方面,合法创新项目往往面临“监管打击式风险”,另一方面,不法之徒却利用规则真空大肆套利、欺诈消费者。CLARITY法案的提出,正是为了打破这一结构性困局。

 

该法案旨在为加密领域引入类似于《1933年证券法》的明确机制。后者曾在上世纪确立了美国资本市场规则,推动了长达数十年的金融繁荣。CLARITY试图重现这一奇迹,为区块链基础设施、去中心化金融系统、稳定币生态等未来金融核心组件,提供确定性高、风险可控、透明公开的法律护航。

 

Genius法案落地后 市场结构立法需求急剧上升

 

6月,美国国会刚刚通过了广受关注的《GENIUS法案》,开启了稳定币正式纳入联邦监管体系的序章。然而,该法案虽确立了稳定币发行与托管的监管规范,却并未涵盖支持稳定币运行的底层区块链基础设施。这一监管断层意味着,稳定币可能会在不透明、甚至敌对的系统上运行,带来潜在的系统性风险。

 

CLARITY法案的推进,正是对此缺口的回应。它为稳定币“跑道”提供清晰的技术与治理要求,从而保障整个加密货币支付体系的合规性与可持续性。这种立法组合拳为行业奠定了制度地基,也促使更多企业愿意在美国本土部署区块链项目,重塑全球竞争格局。

 

关键内容:合规路径、市场监管与创新激励三位一体

 

CLARITY法案的设计重点可归纳为三大支柱:

 

一、确立数字商品的合法发行路径

 

该法案提出“控制成熟度”模型,即项目初期若存在明显的中心化控制,其原生资产仍被视为具证券属性;而一旦项目完成去中心化演进,监管标准将相应转向更接近商品类资产的框架。这种动态机制避免了将所有加密资产一刀切地归为证券,也为开发者提供了更具预期性的合规路径。

 

二、规范中介机构与中心化平台

 

交易所、托管机构、经纪商等典型加密中介机构,需注册于CFTC并遵守一整套传统金融监管义务,包括反洗钱、资产隔离、审计披露等要求。这将显著提升市场透明度,有效防范欺诈、内幕交易与操纵风险,避免另一个“FTX”式灾难发生。

 

三、保护消费者并激励去中心化发展

 

法案设定了强制信息披露机制,要求数字资产发行方公开项目运营、治理机制、风险敞口等核心数据,保障散户知情权。同时也明确限制早期投资人和团队成员在项目未成熟前出售代币,防止“拉高出货”等现象破坏市场公正性。

 

此外,CLARITY在DeFi领域的举措也值得关注。它为真正去中心化的协议提供合规豁免——即无需像中心化交易所一样接受联邦牌照监管,但前提是系统中不得存在“实质性中介角色”。这为DeFi项目提供了“生存空间”,也为创新者减轻了合规负担。

 

比FIT21更进一步 以七项标准定义真正去中心化

 

CLARITY法案在制度设计上吸收了此前的《FIT21法案》经验,并在多个关键维度上实现跃升:

 

- 它引入了七项客观、可衡量的标准来判断区块链系统是否真正实现去中心化,而非依赖模糊的“事实与环境”判断;

 

- 它增强了对内部人的行为约束,防止他们在项目初期利用信息优势套利;

 

- 它为CFTC赋权,使其成为监管数字商品的主导机构,厘清与SEC之间的权力边界,解决多年“谁来监管”的争议;

 

- 它提供更大弹性空间,允许监管标准随项目成熟度而演化,避免一刀切抑制技术演进。

 

这一框架的最大突破,在于明确指出资产的监管属性是可以“演变”的——某些代币初始阶段可能类证券,但随着网络治理分布化、控制权下移、代码开源,完全可能演变为类商品资产。这种“动态监管模型”,开创了全球立法先河。

 

CLARITY对DeFi生态的影响将是结构性的

 

对于DeFi行业而言,CLARITY不仅提供了法律地位,更提供了合法运行的“设计准则”:

 

- 符合标准的DeFi协议将被免除交易所等中介义务;

 

- 项目可合法推出原生代币,用于网络治理与激励;

 

- 用户自我托管资产的权利将受到明确保护;

 

- 系统内不得隐藏中心化“后门”,否则将被纳入严格监管。

 

这些机制既保障了消费者的选择权,又防止部分“伪DeFi”项目打着去中心化幌子行中心化之实,构建真正的公平竞争环境。

 

当然,该法案仍存在局限。例如,它主要聚焦于“数字商品”,对代币化证券、衍生品类资产、跨州监管协调等问题尚未覆盖。未来这些盲区仍需通过参议院版本、后续立法或联邦协调机制予以完善。

 

当前阶段与立法展望

 

CLARITY法案目前已由众议院通过,并被送交参议院审议。预计参议院银行委员会与农业委员会将分别对其进行修订,或另起草一份更具参院特色的加密市场结构法案。最终版本将在两院协调一致后送交总统签署。

 

众议院希望在9月底前完成立法流程。考虑到CLARITY获得216张共和党票与78张民主党票的强力支持,该法案延续了FIT21所开启的两党合作惯性。可以预见,随着GENIUS和CLARITY两大法案组合逐渐成型,美国数字经济的合规与主权体系将迎来系统性跃迁。

 

结语:CLARITY法案是美国监管现代化的关键跳板

 

如果说GENIUS法案是稳定币通向主流支付网络的第一块基石,那么CLARITY法案就是整个加密行业全面“身份合法化”的关键通道。它不仅回应了市场对监管明确性的长久呼声,更代表美国在全球区块链治理格局中试图掌握主动权。

 

我们正处在金融体系重构的临界点。一个清晰、可执行、促进创新的监管架构,不仅有助于美国吸引全球区块链创新资源,也有助于保障国家金融安全、巩固美元霸权、引导全球合规共识。如果成功,CLARITY将成为继互联网、移动计算、云计算之后,美国科技监管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