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以太坊 ETF(交易型基金)在美国正式上市时,市场反应相对平淡。尽管这一举措标志着以太坊在传统金融体系中迈出重要一步,但当时的情绪远不及比特币 ETF 上市时的狂热。然而,仅仅过去十二个月,这些 ETF 产品已经悄然成长为推动以太坊价格上涨的核心力量。如今,在上市满周年之际,以太坊 ETF 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机构资金涌入,带动 ETH 创下新高。
一年内从平淡无奇到资金热潮
2024 年 7 月 23 日,美国数家 ETF 发行商同步推出以太坊现货 ETF。当时,市场已被年初的比特币 ETF 吸引注意力,ETH ETF 上市首日的交易量虽然尚可,但缺乏持续性,且多个周度交易周期中资金出现净流出。初期的疲软表现一度令支持者感到失望。
然而,进入 2025 年二季度,机构对以太坊的兴趣突然爆发。6 月份,以太坊 ETF 实现单月净流入超过 35 亿美元,较前高暴涨 70%,而 7 月迄今已突破 30 亿美元,势头更强。数据显示,从 5 月初至 7 月 18 日,连续 10 周未出现任何净流出,创下 52 周历史首次。这不仅反映了投资者信心的回归,更标志着 ETH 正成为机构资产配置中的关键选项。
截至 2025 年 7 月 21 日,美国所有 ETH ETF 管理的总资产规模(AUM)突破 190 亿美元,较两个月前增长一倍。分析人士指出,这种激增并非短期资金轮动,而是以太坊逐步转化为“数字基础设施资产”的直接体现。
以太坊金库战略成为第二增长引擎
除了 ETF 资金流入,以太坊金库(Ethereum Treasury)也正在成为推动 ETH 价值上涨的另一个核心驱动力。
6 月,SharpLink Gaming 宣布以太坊金库战略,成为首家将 ETH 纳入公司资产负债表的美国上市企业。该公司由以太坊联合创始人 Joe Lubin 担任董事会主席,计划购入超过 4.25 亿美元的 ETH,并已积累 360,807 枚 ETH,价值超过 13 亿美元。此外,其通过质押获得超 500 枚 ETH 奖励,并在资本市场募资 4 亿多美元,进一步扩大金库规模。
SharpLink 还在向 SEC 提交的修订文件中申请将股票发行额度从 10 亿美元提升至 50 亿美元,这意味着其未来仍将持续增持 ETH。与此同时,另一家名为 BitMine Immersion 的公司也高调进入市场,宣布已持有超过 30 万枚 ETH,估值逾 10 亿美元,并立志掌控 5% 的以太坊流通量。
目前这两家公司合计持有的 ETH 数量已超过以太坊基金会,成为“企业版鲸鱼”。
ARK Invest、Peter Thiel 等金融界重量级人物也相继入场。Cathie Wood 旗下的 ARK Invest 已将三只旗舰 ETF 重组,以纳入 BitMine 的持仓;Peter Thiel 则购入 BitMine 9.1% 的股份。这一系列举动表明,华尔街已经不再仅仅关注 BTC,而是正系统性地配置 ETH。
新玩家与新平台不断涌现
以太坊的吸引力也催生出新的平台。例如,Ether Machine 计划整合多个企业资产,打造专注 ETH 收益与基础设施服务的一体化上市公司。由 Consensys 前高管 Andrew Keys 与 David Merin 领导的该公司,将持有超过 40 万枚 ETH,并计划在纳斯达克上市,目标估值超过 15 亿美元。其商业模式融合了质押服务、链上金融工具及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被视为 ETH 金库2.0的雏形。
这种趋势清晰地反映出:以太坊正从单一资产向平台型生态演进,并吸引到一批“重资金、长周期、低波动容忍度”的投资者。
结构性转变背后的技术与治理支撑
以太坊生态的根本变化也为市场提供了坚实的基本面支撑。2025 年 4 月底,以太坊基金会进行了历史性的组织架构调整,首次将董事会与管理层彻底分离,新一届领导团队明确提出,将扩展主网可扩展性、优化 Layer 2 性能、提升用户体验作为未来核心任务。
此外,ETH 在链上交易、稳定币结算、DeFi 流动性等领域的市场份额持续上升,尤其是稳定币方面,目前有超过 50% 的稳定币流通量基于以太坊,成为其“数字经济主干道”的最佳例证。
随着 GENIUS 法案正式生效,稳定币被视为“数字现金”获得法律地位,这进一步巩固了以太坊的金融基础设施地位,成为美国政策环境下的受益者。
下一阶段的关键变量:质押功能是否纳入 ETF
尽管目前的 ETH ETF 尚未包含质押功能,但监管机构态度正在逐渐转变。贝莱德(BlackRock)在最新的修订提案中已暗示,如果获得监管批准,将在 ETF 结构中引入质押机制。若此功能得以落地,将为以太坊 ETF 带来 3–5% 的年化收益率,极具吸引力。
以当前 196 亿美元 AUM 来看,仅质押收益就可为 ETF 提供年收入超 7.5 亿美元。这将显著提升 ETF 对长期机构投资者如养老金、大学捐赠基金及主权财富基金的吸引力。
Wintermute 曾在报告中指出:若质押功能未获批准,将成为 ETH ETF 结构上的“战略缺陷”;一旦实现,则将彻底颠覆加密 ETF 的价值定位。
当前市场普遍预期,SEC 有可能在 2025 年第四季度之前批准相关功能。这将标志着以太坊正式从单纯的价格博弈资产,跃升为具备现金流能力的“数字债券”资产。
以太坊正在变得不可忽视
与比特币相比,以太坊正展现出截然不同的价值特征:比特币是“数字黄金”,而以太坊是“可编程金融平台”。两者的定位决定了它们吸引的资金类型与机构画像存在显著差异。
ETF 与金库双重机制叠加,令 ETH 的流通量持续收缩,市场可交易资产减少。考虑到 ETF 发行商与企业金库往往不倾向于频繁交易,这种供需失衡的结构性力量将进一步支撑 ETH 的中长期上涨空间。
在当前宏观环境趋稳、利率有望下行的背景下,ETH 所具备的稀缺性、收益性与基础设施属性,正令其成为资金避风与增值的双重工具。
展望未来 以太坊迈入机构加速期
随着 ETF 成熟、金库战略深化,以及质押机制的潜在落地,以太坊正加速迈入机构主导的新时代。散户的 FOMO 可能刚刚开始,而机构的仓位布局早已悄然完成。
2025 年的下半年,ETH 能否真正兑现“数字金融主干层”的愿景,将取决于以下几个关键节点:
- ETF 质押功能是否获得监管批准
- 金库机制是否进入更多上市公司与金融机构的财务策略中
- 链上活跃度与 Layer 2 使用率能否持续增长
- 以太坊治理结构能否持续优化、提升链上效率
这一切正逐步汇聚成一个清晰的趋势:以太坊,正在成为机构世界的新基石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