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十年中,Layer 1 区块链的发展主要集中在自身封闭生态系统的完善上。从以太坊到Solana,几乎所有成功的基础链都是构建在“自包含状态机”的范式之上:它们关注的核心是围绕链上资产的创建、交易、流通与治理——一切都限定在链内。
因此,我们看到的大多数头部应用,也自然聚焦在“链内资产交互”这一单一维度上:在Solana上催生了简洁高效的代币发行工具如 pump.fun;在以太坊上,Uniswap 成为无需信任的代币交易基础设施;Aave 则通过去中心化的抵押机制重塑了链上的借贷逻辑。这些应用虽然各具创新,但都构建在“链内闭环”这一共识假设之上,少有基础设施从设计之初就面向现实世界的数据、事件和需求。
然而,区块链的潜力不应局限于链内游戏。我们一直坚信,底层技术的广泛应用空间远远超越加密资产的交易与投机。现实世界资产(RWA)、预测市场、稳定币系统、数字身份验证、供应链追踪等等这些领域,才是链上基础设施真正能够撬动全球市场规模的关键所在。而这些应用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它们需要与链外世界交互。
这种链内外互动的需求,正在迅速上升为加密领域中最具增长性的趋势。当前已有一些有影响力的项目在尝试实现这一目标,如支持现实资产通证化的Securitize、构建链上预测市场的Polymarket,以及开发稳定币协议的Hifi、Bridge.xyz 等。此外,全球范围内对链上现实资产监管框架的逐步清晰,如欧盟的MiCA法案或美国正在探讨的《Genius Act》,也为该领域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背书与信心支撑。
为了与链下世界建立联系,现有区块链基础设施不得不依赖一些“临时接缝式”组件,比如预言机、跨链桥、链下索引器等。但这些方案在规模化应用上存在根本性问题。首先,它们引入了多层的信任假设,违背了区块链系统去信任化、去中心化的初衷。其次,它们在用户体验、开发效率、安全一致性等方面常常成为系统的短板,甚至漏洞。
以Polymarket为例,它曾因预言机机制的不透明性而引发巨大争议,尤其是当市场规模远超支撑该系统的底层代币时。例如一个赌注金额达到1.7亿美元的预测市场,竟然依赖于一个仅值1.25亿美元市值的预言机代币。这种不匹配,造成系统容易被操控,也严重削弱了其可信度和可持续性。
我们一直在寻找一种从第一性原理出发、原生支持链下交互的Layer 1 区块链。在这个前提下,Rialo成为了一个令人眼前一亮的答案。
Rialo并不是在传统L1的基础上打补丁式增加现实世界接口,而是重新定义了“区块链应该怎样工作”。它将现实世界交互的核心功能,如Web调用、数据流处理、事件计时器、跨链通信等,全部嵌入到协议级别,实现了完全原生化。这种架构摒弃了外部预言机、桥接器和索引器等中间层工具,从根本上解决了性能瓶颈和信任漏洞。
这为开发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优势。首先,它显著减少了多跳依赖所带来的确认延迟与信任风险,使得链上操作更具确定性和安全性。其次,原生支持外部数据访问的能力,大幅简化了应用开发流程,开发者无需编写繁琐的桥接脚本,也不需要额外部署观察节点。更重要的是,Rialo的安全模型贯穿其全栈生态,核心基础设施间保持一致性,而非各自依赖于外部组件的安全假设。这在面向金融市场、政府系统、法律合约等高敏感度场景时,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在应用层面,Rialo展示了其技术堆栈的高度实用性和想象空间。例如,它可以允许用户通过绑定电话号码或电子邮件地址进行加密货币转账,无需助记词或繁复的钱包操作,极大降低了Web3的用户门槛。此外,对于那些需要根据链下事件触发链上支付的场景——比如收益资产到期结算、保险理赔、内容创作者分润等——Rialo通过安全处理网络请求,实现对链下数据的精准调用与自动执行。而在预测市场中,验证节点可预先监控链下信息(如推文、新闻、经济数据等),当定义条件被触发时即自动结算,实现无需信任的现实事件编程。
这些能力的背后,是一个极为强大的技术团队。Rialo的两位联合创始人 Ade 和 Lu 拥有丰富的区块链与分布式系统背景,曾在 Mysten Labs、Netflix、Google、Meta(Diem)、AMD 等公司担任重要技术角色。他们不仅具备硬核工程能力,还展现出卓越的架构思维。同时,Rialo也吸纳了大量来自 Web2 和 Web3 领域的顶尖工程师,其人才背景涵盖 Apple、Amazon、Netflix、Citadel、Solana、TikTok 等全球领先科技公司。
正是基于这一强大团队、独特技术堆栈、以及对现实世界问题的深刻洞察,我们决定投资 Rialo。这不仅是对一个创新项目的资金支持,更是我们对“链外世界将成为链上未来核心入口”的坚定信仰的体现。
随着 Rialo逐步迈向主网,我们相信它将为下一阶段的区块链发展奠定真正可扩展、可用、可被现实世界信任的基础设施底座,推动L1从链内闭环迈向链外融合的新纪元。我们很高兴能在这个关键节点参与其中,见证并助力这一重大范式转变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