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巨头加速转型链上结算网络 稳定币与多链支持成为新战场

Visa 近日宣布,正在显著扩展其稳定币结算能力和区块链网络接入范围,标志着其全面转型链上结算基础设施的战略迈入关键阶段。此次扩展中,Visa新增支持三种稳定币:由 Paxos 发行的 Global Dollar(USDG)、PayPal 推出的 PayPal USD(PYUSD)以及 Circle 的欧元稳定币 Euro Coin(EURC);同时,其支持的区块链网络也从最初的 Ethereum 和 Solana,扩展至 Stellar 和 Avalanche。

 

这一系列动作,意味着 Visa 正在将自己从一个传统金融时代的中心化清算网络,转变为一个覆盖多链、多币种、支持链上实时结算的现代化“加密金融基础设施”。而类似的转型,也正出现在 Mastercard、Stripe、PayPal 等其他全球支付巨头身上,一场关于“链上清算网络”的基础设施争夺战,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

 

传统清算网络向链上世界延伸

 

作为全球支付系统的基石,Visa 和 Mastercard 长期以来承担着跨国清算与结算的核心角色。截至 2024 年,Visa 占全球支付市场份额 39%,Mastercard 占据 24%,两者均以超高利润率运作(Visa 为 67%,Mastercard 为 57%),在传统金融领域构建起难以撼动的地位。

 

但区块链技术正在对这一格局提出挑战。链上结算具有去中介化、结算实时性强、跨境效率高、合规可追踪性强等一系列优势,这些正是当前金融基础设施的痛点所在。再加上美国《GENIUS法案》与稳定币监管明确化,链上结算的合规环境正在快速成型。

 

Visa 的策略十分清晰——既不抵触,也不拖延,而是全面拥抱。其接入的稳定币和链条日益丰富,正是为了构建一个具备多链兼容性与多币种接入能力的链上高速清算网络。这使得 Visa 从传统的“封闭网络”扩展为“开放协议兼容型”平台,从而在链上世界中持续保有话语权。

 

尤其是在当下链上生态高度碎片化的背景下,用户与资产分布于多个链上平台,如 Ethereum、Solana、Avalanche、Stellar 等,不同稳定币(如 USDC、PYUSD、EURC)也服务于不同场景与用户群体。Visa 只有实现多链、多币种的广泛适配,才能真正建立起通用链上结算层的“支付高速公路”。

 

Mastercard与Stripe构建“链上连接器”角色

 

Visa 的进场并非孤例。Mastercard 和 Stripe 也在以自身擅长的模式,在链上世界快速构建起独特角色。

 

Mastercard 是最早探索加密基础设施的传统金融巨头之一。早在 2021 年,Mastercard 就宣布支持部分加密资产的直接清算,并积极推进与交易所、钱包服务商的合作。其重点落在链上身份认证与多链互操作平台建设上。推出的“Crypto Credential”身份系统,致力于解决链上欺诈与误转问题,而其测试平台则专注于 CBDC、稳定币和商业银行数字货币之间的互操作性。

 

Mastercard 的核心战略,是构建链上的“合规认证与互联互通层”,成为各类数字资产在链上互通的中枢平台。

 

与此同时,Stripe 则依托其强大的开发者工具与支付 API 构建能力,打造了 Web3 领域的“商户服务平台”。自 2023 年底起,Stripe 支持商户通过 API 接收、兑换、提现 USDC,并提供内置托管钱包服务。Stripe 并未直接涉足稳定币发行或链上结算,而是聚焦在降低 Web3 商户的技术门槛,成为链上支付的开发者入口。

 

Stripe 的角色更像是“Web3 的 Shopify”——它连接开发者、商户与终端用户,解决支付、身份、合规、资金管理的一体化需求。

 

PayPal自发稳定币布局强化闭环支付生态

 

与前述两者不同,PayPal 选择了更主动的方式进入加密世界——直接发行稳定币。2023 年,PayPal 推出基于以太坊的合规美元稳定币 PYUSD,意图打造服务于其内部网络(PayPal 与 Venmo)的支付与转账基础货币。

 

PYUSD 的推出,一方面提升了 PayPal 在数字货币时代的支付自主性,另一方面也为其构建支付闭环创造了条件。随着 Visa 宣布支持 PYUSD 的清算功能,意味着该稳定币正从“封闭流通”逐步走向“开放使用”,成为广泛链上生态的一部分。

 

相比 Visa 和 Mastercard 作为中立结算平台的角色,PayPal 更像是一个直接构建链上金融闭环的支付平台,通过稳定币掌握用户的支付、转账与资金管理能力。

 

多路径链上战略背后是统一目标

 

无论是 Visa 的多链兼容战略、Mastercard 的链上身份基础设施,还是 Stripe 的开发者工具接口,亦或是 PayPal 的稳定币自主发行,支付巨头们路径虽不同,但目标高度一致:

 

抢占链上金融基础设施主导权。

 

他们深知,未来的支付与结算将不可避免地在区块链上进行,去中心化与开放协议将重塑清算格局。谁能成为链上世界的“底层协议提供商”或“中间层连接器”,谁就能在未来金融秩序中保有关键控制权。

 

小结

 

Visa 扩展稳定币与区块链支持,是传统金融巨头主动适应链上金融浪潮的重要标志。支付巨头们不再局限于Web2模式,而是通过稳定币接入、多链结算、身份认证与开发者工具等多路径,全面构建链上时代的新金融基础设施。

 

这不仅是一次技术转型,更是一场新的全球金融秩序的争夺战。而胜者,将掌握未来几十年全球支付与清算系统的主导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