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5日,美国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接受美国财经媒体CNBC“财经论坛”节目的专访,就一系列国际国内热点问题发表了看法。此次采访涵盖了金融政策、关税贸易、移民、银行行业、地缘政治以及总统选举相关话题,展现了他对当前国际形势与国内经济政策的关注与立场。以下是采访中的核心内容经整理后的重点摘要与分析。
特朗普首先重申了他对美联储货币政策的不满,尤其对现任主席杰罗姆·鲍威尔提出了尖锐批评。他表示,鲍威尔在降息决策上动作迟缓,未能及时应对通胀和经济下行压力。他认为,鲍威尔的行动具有政治色彩,而非以经济数据为依据。
对于下任美联储主席的人选,特朗普透露正在考虑四位候选人,其中包括其前经济顾问凯文·哈塞特与前美联储理事凯文·沃什。虽然他没有公开另外两位人选的姓名,但强调将“很快”宣布决定。至于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是否可能被任命为美联储主席,特朗普则明确予以否认,称其本人倾向于继续掌管财政部事务。
在贸易政策方面,特朗普展示出其一贯的强硬姿态。他宣布即将对进口药品和芯片产品征收新的关税,最高税率可能达到250%。这一举措被他描述为“逐步推进”的计划,初期将从小额关税起步,逐步提升至150%,最终可能达到250%的上限。这项政策意在推动美国本土制药和半导体制造业的发展,并减少对海外供应链的依赖。
同时,特朗普还点名批评印度在国际贸易中采取的高关税政策,并表示将对印度商品征收更高的关税作为回应。尽管他未公布具体的新税率数字,但强调印度目前25%的关税已经是“全球最高”,并表示美国在与印度的贸易关系中“并未获得公平对待”。
他也提到,尽管最近与日本和欧盟达成了一些贸易协议,但他警告称,若欧盟未履行其协议义务,美国将毫不犹豫地对欧盟征收最高35%的关税。这种施压策略凸显了特朗普将关税视为谈判筹码的态度,也显示出他在国际经贸政策上依然坚持“美国优先”的原则。
关于移民政策,特朗普表示将推出新规则,以保护美国农业工人的利益。他批评了部分农场过度依赖低成本移民劳动力的做法,强调不能让农民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他主张,在保证农产品产出的同时,应确保农业劳动力政策公平、合理,不可牺牲本地工人的生存空间。
针对银行业问题,特朗普抨击了摩根大通和美国银行等大型金融机构,指责它们对他本人及其支持者存在歧视行为。他表示,这些银行过去曾拒绝接收他的存款账户,并暗示此举具有强烈的政治动机。他认为,金融机构不应因为客户的政治立场而做出差别化对待,并警告将采取措施限制这种“带有偏见的金融排斥”。
在回应特朗普的指控后,摩根大通发言人表示,银行不会因为政治原因关闭任何客户账户,并称其支持监管改革,愿意与政府合作以推动更加公平和透明的金融体系。
在谈及俄乌冲突及其对全球能源市场的影响时,特朗普指出,降低全球能源价格可能会成为迫使俄罗斯总统普京停止战争的重要手段。他表示,如果能够将国际原油价格每桶再降低10美元,将极大削弱俄罗斯的财政能力,从而迫使其调整乌克兰政策。他称俄罗斯的经济“本已脆弱”,在能源收入受限的前提下,难以维持高强度的军事行动。
关于美国的就业市场数据,特朗普再度质疑政府发布的劳工统计数据的真实性与客观性。他坚称当前的就业报告存在人为操控,指责其被用作政治工具来粉饰经济现状。他强调需要为美国劳工局任命一位“真正中立且有能力”的负责人,以恢复数据发布的公信力。
在被问及自己是否会寻求第三个总统任期时,特朗普表示“可能不会”,但他也没有完全排除这一可能性。他将话题转向了继任者问题,并表示现任副总统万斯是“最有可能继承‘让美国再次伟大’(MAGA)运动的人”。他对万斯的表现给予高度评价,称其“目前干得非常出色”,并认为万斯在党内具有广泛支持。
尽管目前距离下届大选仍有一段时间,特朗普表示,他已经在积极物色和培养具备潜力的政治接班人。他强调,不论未来是否继续竞选总统,他的政治理念和政策方向都将通过继任者延续下去。
整体来看,特朗普在此次专访中立场鲜明,语言风格一如既往地直接。他对美联储和金融体系的不满、对贸易壁垒的强硬态度、对移民政策的保护主义取向以及对继任计划的战略部署,构成了他在后总统时期继续影响美国政经格局的核心路径。这场专访不仅为外界提供了其政策主张的最新动向,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他可能再次参政的意愿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