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烧掉资金的人,才有机会开辟新的价值空间。
今天下午,OKX 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一次性销毁 6525 万枚 OKB,按当前市值计算约数亿美元。公告发布后,OKB 价格迅速拉升,短短数十分钟内涨幅超过 100%,瞬间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这一波剧烈波动,让不少投资者产生熟悉的错觉——四年前的「平台币销毁大战」似乎在眼前重演。
2021 年,那场轰动一时的销毁大战在加密市场留下了深刻印记。交易所用真实资金回购并销毁自家平台币,不仅减少流通量、制造稀缺性,还通过这种方式向市场传递盈利能力和业务增长信号。这是一场没有硝烟却异常激烈的竞争:每一次销毁公告都会带动币价上涨,也重塑市值排行榜格局。
如今,OKB 再次打出大规模销毁动作时,市场的情绪与记忆被同时唤醒。不同的是,2025 年的行业环境已不复当年:全球监管趋严,交易所之间的竞争模式、业务布局和生态扩张战略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然而,这并不妨碍市场思考同一个问题——在今天的平台币赛道上,是否仍有可能出现像 2021 年那样的十倍行情?
回顾 2021 年,当加密市场迎来史诗级牛市,比特币突破 2 万美元关口,以太坊重回千美元区间,山寨币板块全面爆发。大量投机资金首先流入低价、高波动的山寨币,短期涨幅惊人,市场情绪迅速被点燃。随后,山寨币获利资金回流,交易所成交量和利润显著增长,为平台币提供了大规模回购和销毁的资金基础。高利润与市值管理需求结合,使平台币成为交易所用以展示实力的重要工具。
各大交易所纷纷行动,销毁动作频繁、规模巨大、形式多样。有的一次性大手笔震撼市场,有的保持稳定节奏以建立投资者信任,有的直接在二级市场出击,有的高频刷存在感,几乎与价格曲线同步起舞。最终,这场硝烟弥漫的销毁大战孕育出四个风格迥异的阵营:BNB、HT、OKB 和 FTT,它们不仅塑造了 2021 年的平台币格局,也为后来者提供了可借鉴样本。
BNB 是第一个开火的巨炮。2021 年 4 月,Binance 一次性销毁 1,099,888 枚 BNB,按当时价格计算高达 5.95 亿美元,刷新加密史单笔销毁纪录。紧接着,CZ 提出提前完成 1 亿枚销毁目标,并引入自动销毁机制,使利好变得可持续、可预期。BNB 在这一年从 37 美元一路攀升至 690 美元,市值跻身全球前三。
HT 的爆发遵循「山寨币先涨—平台币后涨」节奏。2021 年初,资金先流入热点山寨币,随后回流至交易所利润和平台币,HT 才迎来集中爆发,从 4 美元涨至 39 美元,涨幅近十倍。
OKB 采取了更直接的策略,直接在二级市场买入并销毁。这一策略减少了投机者提前埋伏的空间,同时在公告瞬间制造市场冲击。全年销毁近 3000 万枚,价格从个位数直奔 40 美元,稳占第二梯队。
FTT 选择高频出击,每周回购销毁,将交易手续费、杠杆代币赎回费、期货资金费纳入弹药库。短期内价格最高冲到 85 美元,但模式高度依赖交易量,一旦行情逆转,火力迅速枯竭,2022 年轰然倒塌,成为历史警示。
2021 年前四个月,BNB、OKB、HT、FTT 等平台币几乎隔三差五公布创纪录回购与销毁数据,单次动辄上亿美元,币价一轮轮被拉高,市场情绪持续推向顶点。随着时间推移,销毁规模和频率逐步缩减,行情热度回落,但平台币格局已被重塑。BNB 凭借火力与节奏优势稳坐龙头,OKB 稳健执行占据第二梯队,FTT 因模式依赖过重而陨落。
这场大战的余波至今仍为后来者提供启示:在平台币世界里,能烧得起,更要烧得久。
2025 年的平台币格局已有明显不同。涨势往往呈现「台阶式」跳跃:平时波澜不惊,一旦触发关键事件(大额销毁、重大产品上线、牌照落地、生态爆发),价格在短时间内陡升,然后在新台阶上构筑价格中枢。过去的周期中,这种「超级暴涨型」平台币有一个共通剧本:先铺路,在生态、产品、合规等方面打基础;再引爆,通过大规模动作点燃市场;趁势扩张,在价格新高位持续释放利好,维持热度和资金流入。
2025 年,BNB、OKB、BGB 等平台币均在演绎这一逻辑。BNB 从 2023 年初约 250 美元,到 2025 年突破 800 美元,涨幅超过三倍。推动力来自 Binance Alpha,这一产品不仅提供 IDO 参与机会,也成为 BNB Chain 链上生态探索入口。用户从被动「屯币抵扣手续费」转向链上深度操作,成为「BNB Chain 原住民」,带动链上活跃度和生态价值双增长。
OKB 从 28 美元涨至 110 美元,核心主线包括全球牌照布局和 Web3 工具建设。OKX 在法国、土耳其、迪拜建立监管许可与运营资质,并将钱包打造为战略核心,支持多链资产管理、NFT 和 DApp 功能。2025 年,OKB 宣布一次性销毁 6500 多万枚,并通过智能合约自动销毁未来进入黑洞地址的代币,将总发行量永久锁定在 2100 万枚,强化稀缺性。X Layer 升级后,OKB 成为链上 Gas 代币,绑定平台外部价值,推动从 CEX 平台币向去中心化生态过渡。
BGB 从 0.20 美元涨至 5 美元,涨幅接近 25 倍。Bitget 采取销毁+收入回购、Launchpad+质押挖矿、钱包积分互通等多维度策略,构建闭环生态,持续释放利好,保持高 Beta,同时稳健上涨。
2025 年的平台币不再是单纯手续费抵扣券,而是全球牌照、链上生态、资本市场三条战线同时作战的复合资产。BNB、OKB、BGB 的上涨路径正是这种演化逻辑的样本,也说明了新一轮平台币竞争正在展开。
回望 2021 年的销毁大战,那是交易所用真金白银砸出了市值和格局。四年后的今天,平台币仍是交易所最锋利的武器:既能制造稀缺和 FOMO,又能在生态扩张中发挥真实使用价值。不同的是,2025 年的平台币从平台功能跨越到链上价值与资本市场的复合资产,竞争更加立体和激烈。
这可能是新一轮 CEX 军备竞赛的起点,但没人能给出确切答案。在这个赛道里,从未真正休战——谁能烧得起、撑得住、跑得快,谁就能在下一次行情中,把对手甩在身后。在逐渐内卷化的 CEX 赛道里,重要的不只是销毁流通来提升币价,还有抢占生态、监管与资本布局的先机,才能赢得长线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