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曾专注于扩展DeFi业务和消费者DApp的侧链Ronin,宣布将“回家”,计划从独立公链转型为以太坊的L2解决方案。与此同时,以太坊基金会(EF)也推动另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万亿美元安全计划”(1TS)进入第二阶段,重心从底层共识和安全机制,转向钱包用户体验与应用层可用性。
这意味着以太坊生态的下一波浪潮正在形成,安全与体验的双重升级开始落地,正酝酿着可能改变整个区块链格局的“回迁潮”。
1TS第二阶段的战略升级
早在今年5月,EF发布了1TS蓝图,目标是让以太坊承载数十亿用户和数万亿美元的经济活动,成为终极结算层。6月,EF发布首份报告,将以太坊当前面临的主要安全议题归纳为六大类——用户体验、智能合约安全、基础设施与云安全、共识协议安全、安全事件响应与缓解机制,以及社交层与治理安全。这标志着以太坊开始系统性梳理并解决生态安全挑战。
8月20日,EF官宣启动1TS第二阶段,核心目标从底层安全转向用户体验与钱包安全。重点行动包括:
- 与Walletbeat合作,制定以太坊钱包最低安全标准,提升透明交易和防入侵能力;
- 支持Verifier Alliance(VERA)等项目解决盲签问题,提高交易解码能力;
- 建立开源智能合约漏洞数据库,帮助开发者在部署前检测潜在风险;
- 鼓励社区开发极简钱包和企业级解决方案,降低非技术用户的使用门槛。
这意味着1TS已从蓝图进入实操阶段,以太坊不仅要成为最安全的底层基础设施,还要成为易用、可信赖的公共结算层,吸引资金、用户和开发者集中入驻。
安全与体验构筑新的护城河
以太坊的1TS第二阶段核心逻辑是,让钱包和应用交互从潜在风险变为“安全护栏”。Ronin的回归正是这一战略的信号。过去,Ronin因高Gas费和复杂交互选择独立发展,但随着Rollup技术成熟、以太坊安全和体验升级,重新接入以太坊生态可以立刻享受成熟流动性、统一标准和开发工具,并获得最稳固的安全背书,降低成本、提升用户体验。
可以预见,随着更多曾选择独立发展的公链回归以太坊,生态规模和结算层地位将进一步巩固。安全之上,体验成为新的护城河,这将让以太坊不仅是开发者首选,也逐渐成为全球用户的默认入口。
钱包成为万亿应用的第一道防线
如果说1TS是一场系统性升级工程,那么钱包就是第一块基石。EF支持开发者为钱包建立最低安全标准,推动交易可读化、盲签问题解决,并建立漏洞数据库和开发工具。这为钱包构建了护栏,让它们不仅是入口,更是用户资产安全和体验可信赖的守门人。
用户将看到钱包不再是复杂的加密工具,而演变为“默认安全的链上金融助手”;开发者也能以更低风险快速触达用户。以imToken为例,其在交易可读化、授权管理和风险识别上的迭代,显著降低了用户误签风险,同时提供撤销授权、黑名单和风险评分机制,为钱包安全和用户体验建立了可复制的标准。
钱包的标准化和安全化将成为推动以太坊生态进一步扩张的核心因素,也意味着在未来的“回迁潮”中,率先对标标准、建立护栏的钱包服务商将成为直接受益者。
以太坊的万亿级愿景正在落地
今天的以太坊,已不再仅是“全球最大的智能合约平台”,而是正在升级为全球万亿美元应用的结算层和基础设施。随着安全和体验的双重护城河建立,更多游戏链、公链、金融应用和企业资产将重新接入以太坊生态。
未来几年,以太坊不仅会继续主导加密金融世界,还将逐渐融入更广泛的现实金融和日常应用场景——从跨境支付到企业财库,从游戏娱乐到社交网络。我们将亲历这场万亿美元级创新和应用的落地,见证以太坊生态在安全、体验和规模上的全面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