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每家公司都应该成为DAT公司

最近写文章时结识了不少新朋友,讨论中常会提到我前老板 Jack Mallers 所主导的 Twenty One,这家公司由 Tether、软银和 Cantor 联手组成的团队打造。与传统的 DAT(Digital Asset Treasury,数字资产财库)策略不同,Twenty One 的原生理念启发了我对未来企业商业模式的全新思考。

 

过去,我们常将 Web2 和 Web3 世界割裂开来分析,而未来的趋势显示,越来越多 Web3 原生产品和商业实践,将重新塑造全球经济版图。就像上一个周期,我们说 “Every company will become a fintech company”,下一个周期的逻辑应当是“Every company will become a DAT company”。

 

企业财务正在悄然发生一场革命。过去,顶级 CFO 关注的是定价权、营运资金与税务结构,而今天,他们又多了一根可调的“油门”——数字资产财库。这不仅不是要把公司变成加密公司,而是通过 DAT 让企业运营更高效、更灵活。核心业务依旧是主营业务,但通过 DAT,财库成为第二台引擎——资产更分散、更全球化、更流动,同时原生运行在互联网之上。

 

过去几年,DAT 从小众策略走向主流。2021 年,全球只有 MicroStrategy 和特斯拉将比特币纳入资产负债表。而到今天,已有 172 家上市公司持有 BTC,公募企业金库管理的比特币总量占全网供应量超过 6%。

 

以太坊也从实验阶段成为第二储备选项,数十家机构合计持有超过 400 万枚 ETH,Solana 的企业侧应用也开始露头。常见的配置方式是长期持有并参与质押,以获取协议收益。这标志着企业财库思维正从“防守—保值—流动性”,向“韧性—回报—流动性”的结构性迁移。

 

在 BTC 阵营,比特币仍然是企业财库的压舱石。以 Strategy Inc.(前 MicroStrategy)为例,先行者通过现金、可转债和股权组合为 BTC 融资,跨周期持有,让公允价值会计忠实呈现波动。矿企如 Marathon 则提供了另一种模式:长期持有产出资产,审慎出借获取收益,在牛市窗口融资,撑起熊市运营。核心教训是:把比特币当作战略库存,而非交易头寸。

 

2025 年的新趋势,是从一开始就按这套策略设计的“比特币原生”上市公司。例如 Jack Mallers 的 Twenty One 上市即持有 42,000+ 枚 BTC,以“每股比特币持有量最大化”为 KPI。这不仅是长期累积 BTC,还涉及教育、倡导、内容和原生产品运营,公司因此成为比特币理念的分发节点。在友好的政策环境下,这种战略价值尤为显著:Tether 的稳定币网络、软银的跨国科技影响力和 Cantor 的政策资源,加上 Mallers 顶级布道能力,使 DAT 模式具备示范效应。

 

在 ETH 阵营,DAT 的实践同样亮眼。以太坊联合创始人 Joe Lubin 将 SharpLink 打造成 ETH 原生财库载体,将数十万枚 ETH 纳入资产负债表,拥抱质押与 DeFi 集成,实现类似“ETH 版 Saylor + Staking”的模式。SharpLink 最新持仓逼近 80 万枚 ETH,并配套 4 亿美元以上资本动作,将公司从单纯的游戏业务彻底重构为以太坊操作平台。

 

BitMine Immersion 也在转型,董事长 Tom Lee 曾任摩根大通首席股票策略师,公司从单纯挖矿转向积极积累与质押 ETH,账上持有逾 30 亿美元等值 ETH,并提出目标获取全网 5% 供应。这是一种赤裸裸的 DAT 蓝图——通过资产负债表和链上操作整合,打造原生财库载体。ETHZilla 则以“ETH 累积 + DeFi 原生收益 + 建设者网络”为核心策略,强调将财库导入高质量链上场景,实现持续复利。相比 BTC 型 DAT 注重稀缺性和抵押品,ETH 型 DAT 更强调可编程现金流和生态触达面。

 

Solana 在企业端的 DAT 应用刚刚起步,但信号明确。Upexi 宣布转向 Solana 型 DAT,筹集 1 亿美元打造 SOL 财库,并获得 Solana 基金会背书。DeFi Development Corp 也披露持有超过一百万枚 SOL,长期持有并质押,将自身定位为 SOL 原生财库载体。同时,Galaxy、Jump、Multicoin 等机构正在酝酿通过上市公司组建 10 亿美元级 Solana 财库,并获得 Cantor 支持。

 

DAT 的核心价值在于企业财务管理的三大目标:保住购买力、随时保持流动性、不断创造战略选择权。比特币能跑赢法币贬值并对冲通胀,以太坊和 Solana 则可通过质押获取收益。稳定币是全球营运资金——实时结算、费率透明、可编程,适合跨境业务。将这些元素整合,企业财库从“静态负担”转变为“动态系统”。

 

随着 2024—2025 年稳定币产品市场契合度(PMF)显现,支付巨头开始接入,企业现金管理速度和透明度大幅提升。Stripe 收购 Bridge 传递了明确信号:结算应以互联网速度完成,企业需要可预测的费率与汇率。随着美国监管框架逐步明朗,美元稳定币将成为“普通现金等价物”,支持 7x24 全球运营和链上工作流。

 

质疑者或许会问:“万一加密资产暴跌 80%,企业财库怎么办?”答案在于设计。可穿越周期的 DAT 会留足法币/稳定币缓冲、采用低息长期负债结构,并择机进入资本市场。同时,会计准则从“历史成本”向“公允价值”过渡,减少信息不对称,让 CFO 像管理其他市值型资产一样管理 BTC 和 ETH。

 

相比现货 ETF,DAT 有独特优势:它可主动优化入场点、质押 ETH 和 SOL 获取收益、审慎出借 BTC、打造链上原生产品与内容,将财库本身转化为企业战略资产。ETF 只能提供市场敞口,而 DAT 提供 alpha 与战略影响力。

 

一个完整的 DAT 拼图包括:用稳定币做现金、用 RWA 布局低风险收益、用 BTC/ETH 配置长期上行资产。资产在子公司和合作伙伴之间灵活搬移,不受银行营业时间限制。OKX 与 USDG 合作构建全球美元网络,闲置资金自动生息,同时保持流动性。当美国政策允许 401(k) 等长期账户进入代币化资产,并建立联邦级稳定币框架,企业财务与加密基础设施将真正融合,“支付—交易—链上结算”一体化成为行业共识。

 

未来,每家公司都应该成为 DAT 公司。因为商业世界正变成一个全球化、跨国界、24x7 全天候运作的生态。企业的第一性原理仍是核心业务——出好产品、服务客户、守住现金流。但在此基础上叠加 DAT 策略,将现金流和资产负债表转化为企业竞争武器。BTC 可用于长期保护与 alpha,ETH/SOL 可根据业务路线图累积与质押,稳定币承担全球营运资金,RWA 提供高流动性资产。先保 runway、控杠杆、再叠加叙事,每家公司都能将财务管理变为战略杠杆,实现全球化持续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