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资产财库基金崛起 币股融合进入加速阶段

全球资本市场正在经历一场结构性变革。随着“币股融合”热潮的持续升温,数字资产财库基金(Digital Asset Treasury Fund,简称 DAT 基金)正在成为新的焦点。它们不仅为传统资本市场提供了进入加密资产的渠道,也为加密产业开辟了与主流金融深度结合的桥梁。

 

从囤币到用币 融合逻辑的三重递进

 

币股融合并非一个单一的模式,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第一层是流动性打通,即上市公司将部分资金直接配置为比特币、以太坊等核心加密资产。这就是所谓的 DAT 模式,公司通过建立数字资产财库来实现“囤币”。

 

第二层是金融创新,当这些资产成为企业财务结构的一部分,资本市场就会催生新的玩法——传统金融工具与去中心化金融协议结合,出现更复杂、更高效的投融资模式。

 

第三层是深度融合,即代币与企业的业务、股权和权益结合。届时,代币不再只是账面资产,而会被真正“用起来”,成为企业运营和市场互动的关键一环。

 

在这一体系中,囤币是最基础、最直接的环节,但它也为后续的金融创新与业务融合奠定了前提条件。DAT 基金正是围绕这一逻辑展开,通过集中的资本运作,帮助投资者间接参与这一趋势。

 

全球DAT基金的集中爆发

 

2025年成为 DAT 基金集中涌现的一年。无论是亚洲、美国还是欧洲,多家头部机构都在7月和8月密集推出相关基金,形成了一波“小高潮”。

 

- 香港:HashKey Group

 

作为亚洲领先的数字资产金融集团,HashKey 的动作最具代表性。它不仅是港股上市公司,也是全球少数具备交易所、公链、基金、OTC 等全栈业务的巨头。2025年,HashKey 推出了目标规模超过 5 亿美元的多币种 DAT 基金,成为亚洲最大同类产品。这意味着它不仅能实现“囤币”,未来更可能推动“用币”,将平台币、生态业务与 DAT 模式结合,形成独特的生态飞轮。

 

- 香港:新火科技

 

由前 Huobi 高管团队主导,新火科技作为上市公司,正尝试复制 Galaxy Digital 的路径。其核心目标是通过战略性的 DAT 布局,推动加密资产与股票的联动效应。

 

- 美国:Galaxy Digital

 

Galaxy Digital 长期活跃于加密投资领域。2025年,它推出规模达 4 亿美元的 DAT 基金,主要投资持有比特币和以太坊的上市公司,延续了其在币股两端的深度布局。

 

- 美国:Pantera Capital

 

作为区块链投资的先锋,Pantera 在 2025 年夏季推出规模超过 3 亿美元的 DAT 基金,并计划筹集 1.25 亿美元,用于打造一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 Solana DAT 公司,进一步探索公链与资本市场结合的可能。

 

- 欧洲:21Shares

 

这家瑞士资产管理公司在 2025 年初推出 3 亿美元规模的 Crypto Treasury Fund,成为欧洲市场的重要力量,弥补了区域在 DAT 赛道的缺口。

 

HashKey的独特地位

 

在这些基金之中,HashKey 的特殊性最为显著。它不仅仅是财务上的“囤币”,而是有能力将 DAT 与自身庞大的业务体系进行深度耦合。例如,未来基金中可能引入自有平台币,或与 HashKey Chain 的生态项目联动,从而构建更具创新性的金融结构。

 

这种“财库+业务”的双重联动,使得 HashKey 的 DAT 基金不仅是资产配置工具,更可能成为推动整个生态飞轮运转的引擎。对市场而言,这意味着 DAT 模式不再只是被动持有,而可能演变为主动捕获长期价值的战略性工具。

 

DAT为何是结构性机会

 

DAT 的意义并非短期叙事,而是一个长期的价值捕获机制。

 

- 它帮助企业在加密与传统金融之间搭建桥梁,获取行业成长的红利;

 

- 它与其他业务线的协同作用,能够形成“生态飞轮”,不断放大价值;

 

- 它所承载的政策红利,尤其在香港和亚洲市场,可能为其提供长期的制度护航。

 

HashKey 的布局表明,DAT 基金不只是资产管理产品,而是未来币股融合趋势的前锋。随着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和金融机构加入,这一模式或许会成为全球金融格局中不可忽视的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