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gure IPO与RWA革命的前夜

Figure 在 9 月 11 日完成了 IPO,这不仅是公司自身的重要里程碑,也被视为区块链进入主流金融市场的一次分水岭事件。其意义远不止一家公司上市,更在于验证了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RWA)与资本市场深度融合的可行性。

 

长期以来,稳定币一直是区块链落地的关键突破口,而 RWA 正在成为另一个能够触及实体经济的巨大应用场景。根据 RWA.xyz 的数据,过去三年该市场规模增长近五倍,链上资产规模突破 280 亿美元,未来十年更可能迎来数十万亿美元级别的代币化浪潮。

 

区块链重塑金融逻辑

 

2017 年末,区块链在资产确权、交易与融资领域的潜力逐渐清晰:它能够生成原生数字资产,让所有权、构成与历史一览无余,且无需依赖信任中介;它允许资产实时、点对点交易,消除了结算风险;贷款人则可以即时获得完善的抵押控制权。这些特性使得区块链成为颠覆资本市场的底层工具,而 Figure 正是在这一逻辑下脱颖而出。

 

与多数停留在白皮书阶段的项目不同,Figure 选择直接落地实践。他们率先在链上发放贷款、完成了首个区块链证券化,并成功获得 AAA 评级的证券化成果。迄今为止,Figure 已发放超过 170 亿美元贷款,并推动了 500 亿美元以上的区块链交易,成长为美国最大的非银行 HELOC 贷款机构。这并非依靠“区块链”这一概念炒作,而是通过切实解决资本市场的低效率问题来赢得市场认可。

 

为此,他们还构建了专为金融服务打造的一层公链 Provenance。与早期的工作量证明(PoW)公链不同,Provenance 采用权益证明(PoS),大幅提升了可扩展性、速度与可预测性,降低了交易和金融应用的成本,更适合大规模金融业务。

 

Figure的业绩与模式

 

Figure 的表现也从财务数据上得到验证。2024 年,公司实现 3.39 亿美元的调整后净收入,收入增长率超过 60%;2025 年上半年营收达到 1.91 亿美元,净利润达 2900 万美元,成为极少数能够在区块链领域实现高速增长与盈利并存的企业。

 

在业务上,Figure 正快速扩展 B2B2C 模式,目前已有超过 168 家第三方机构使用其技术在链上发放贷款,其中涵盖全美前二十的零售抵押贷款商店的一半。仅在 2025 年第二季度,Figure 处理的贷款规模就超过 20 亿美元,其中近一半来自其合作伙伴平台 Figure Connect。这种模式不仅强化了自身增长引擎,也为更多传统机构进入链上资本市场提供了路径。

 

区块链流动性与市场新机会

 

区块链的潜力并不仅限于提高效率。通过将贷款、债券等流动性较差的资产及其业绩历史上链,区块链能赋予这些资产前所未有的流动性。配合即时确权和抵押控制,这种机制为融资市场创造了全新的可能性。例如,机构可以通过链上证券化快速拓宽资金渠道,而投资者则能更透明地评估风险与收益,资本配置效率因此得到大幅提升。

 

稳定币与收益产品的结合

 

在 Figure 的战略布局中,稳定币与收益型资产的结合同样值得关注。其推出的经 SEC 批准的收益型稳定币 YLDS 就是一个典型案例。YLDS 将区块链的可编程特性与传统金融的收益需求结合,直接对接数万亿美元的全球流动性。这不仅是产品创新,更是金融市场在数字化轨道上重建的前兆。

 

近年来,美国银行体系曾因存款大规模外流而动荡不安。仅 2022 至 2023 年间,就有超过 1 万亿美元资金撤出银行体系。如果这一趋势继续扩大,市场必然需要新的融资与流动性补充方式。DeFi 与 RWA 的结合正是这一空白的潜在解法,而 Figure 已走在行业前列。

 

Figure的远见与未来格局

 

推动 Figure 崛起的,不只是业务本身,更是其背后创始人 Mike Cagney 的远见。他不仅专注于解决眼前的资本市场痛点,还在着眼于未来可能出现的全新金融生态。在他看来,区块链并非只是提高效率的工具,而是能够彻底重塑资本市场的基础设施。

 

正如 Web2.0 时代最终孕育出“七巨头”,Mike 相信 Web3 也将出现一批真正代表区块链核心能力的企业。Figure 通过 IPO 进入资本市场,正迈向这一行列。它的成功不仅证明了区块链能够在最严苛的监管环境下落地盈利,更为整个行业树立了可复制的范式。

 

结语

 

Figure 的 IPO 远不只是公司发展的一个节点,而是标志着全球资本市场进入新纪元的开端。它展示了区块链如何与 RWA 结合,打破传统金融的边界,并为未来的资本市场注入新的秩序与可能性。

 

这不仅是 Figure 的时刻,更是金融体系重新定义自身的时刻。信贷、证券以及更广泛的金融世界,正在迎来由区块链驱动的深刻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