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gure的高光与质疑 RWA第一股背后的虚实之争

在加密金融的叙事不断演化中,稳定币与RWA(真实世界资产代币化)成为当下最热门的两大方向。继Circle登陆资本市场后,又一家被寄予厚望的新贵Figure成功上市,打出了“RWA第一股”的旗号。然而,伴随光鲜亮丽的股价表现,也出现了来自数据平台DefiLlama的尖锐质疑,将这家明星企业推向了风口浪尖。

 

RWA明星Figure的崛起之路

 

与其说Figure是一家稳定币公司,不如称它是RWA叙事下的典型代表。上市首日,Figure股价暴涨超过三成,一度冲高至38美元,引发市场追捧。根据Rwa.xyz的数据,在293.8亿美元的RWA规模中,私人信贷高达168亿美元,而Figure独占161亿美元,几乎奠定了其在该赛道中的基础盘。

 

Figure背后站着一位争议与传奇并存的创始人Mike Cagney。作为SoFi的联合创始人,他曾以“学生贷款再融资”模式颠覆市场,将其推向独角兽行列。但因文化冲突与丑闻被迫离开后,他带着金融科技的基因切入区块链借贷领域,创立了Figure Technologies。尽管个人声誉存在阴影,但他依旧赢得了华尔街大机构的早期青睐。

 

HELOC模式与商业版图

 

Figure的核心业务围绕房屋净值信贷(HELOC)。这一产品允许用户以房产净值为抵押,获取循环信贷额度,类似信用卡,但利率更优惠。美国HELOC市场在次贷危机后低迷多年,但近年来逐渐回暖,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余额已达到4110亿美元,并连续13个季度增长。Figure借此切入市场,并占据约3.4%—5.1%的份额。

 

其商业模式则是一个完整的链上—链下结合的生态:

 

- 用户贷款数据被上传至自有公链Provenance并完成代币化;

 

- 资产可在Figure Connect二级市场流通;

 

- DeFi平台Democratized Prime提供流动性支持;

 

- 推出的稳定币YLDS通过证券化方式带来3.8%的年化收益。

 

这一系列组合拳帮助Figure实现了盈利转折。2024年公司净利润接近2000万美元,2025年上半年继续保持增长,展现出从融资烧钱到商业自洽的转变。

 

从光环到争议 与DefiLlama的冲突

 

然而,高光背后暗藏隐忧。9月10日,Figure宣布其HELOC产品上线CoinGecko,并点名批评DefiLlama拒绝展示其130亿美元TVL。起初舆论普遍支持Figure,质疑DefiLlama缺乏中立性。但几天后风向骤变。

 

9月13日,DefiLlama联合创始人0xngmi发布长文,提出四点核心质疑:

 

1. 链上资产规模存疑:Figure宣称拥有130亿美元TVL,但链上可查资产仅约900万美元。

 

2. 稳定币规模失衡:YLDS的供应量仅2000万,与庞大的RWA规模严重不符。

 

3. 资产转账不透明:多数交易并非资产所有者发起,部分账户甚至无链上痕迹。

 

4. 链上验证缺失:大量贷款流程依然依赖法币,区块链只是数据库映射。

 

知名链上分析师ZachXBT也力挺DefiLlama,认为Figure利用不可完全验证的数据施压平台,损害了行业的透明性。

 

更深层次的RWA困境

 

这场冲突折射出一个更宏观的问题:RWA的边界和标准究竟是什么?如果链上数据无法提供透明和信任,区块链的价值是否仅剩“叙事包装”?

 

现实中,许多传统机构选择用熟悉的模式,将资产先行代币化,再借助区块链进行数据映射。然而这种做法与加密原生世界追求的“链上可验证、去中心化流转”理念背道而驰。Figure并非特例,Robinhood此前的股票代币化尝试同样遭遇质疑。对机构而言,这是一种监管套利和资本叙事,但对加密教旨主义者来说,却是对区块链精神的稀释。

 

Figure的未来与风险

 

Figure的上市无疑为RWA赛道带来里程碑意义,但其模式能否长期站得住脚仍是未知数。

 

- 宏观风险:业务高度依赖房地产市场,而美国房地产在过去数月已出现疲软迹象。

 

- 创始人争议:Mike Cagney的前科让外界对其治理与合规能力心存疑虑。

 

- 叙事与现实落差:若Figure的链上模式被认定为虚假繁荣,其声誉可能迅速受损。

 

资本市场或许愿意为“RWA第一股”的故事买单,但币圈更看重链上透明与可验证的真实价值。正如Coinbase董事Conor Grogan所言:“如果连最基本的数据都无法核实,这个行业如何建立信任?”

 

结语

 

Figure的故事既是真实的商业创新,也是资本叙事的缩影。它的上市点亮了RWA的舞台,但同时也暴露了链上金融与传统模式之间的张力。未来,RWA能否在实质应用和透明度上取得突破,将决定这场金融新实验的价值走向。对于Figure而言,光环背后更需要脚踏实地,否则“RWA第一股”很可能沦为昙花一现的虚幻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