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关税冲击全球市场,美股震荡比特币避险失效

2025年4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再次掀起全球贸易巨浪。伴随着“10%基准关税”与面向数十国的“对等关税”同步生效,这场新一轮贸易战的烈度堪称关税政策的“核爆级”升级。在短短几日内,全球金融市场遭遇全面冲击:美股市值蒸发超5.4万亿美元,全球股市累计缩水超过10万亿美元;科技巨头市值大规模跳水,比特币作为“数字黄金”的避险叙事也遭到粉碎。

 

全球股灾开启:10万亿美金市值灰飞烟灭

 

4月9日,特朗普关税政策正式落地,“基准+对等”的双重征税结构几乎覆盖所有主要经济体,从中国、欧盟、日本到越南、柬埔寨无一幸免。

 

- 对华关税合计高达54%:先前已有20%征税基础上再次加征34%。

 

- 对欧盟、日本、加拿大也出重拳:分别征收20%、24%、25%的对等关税。

 

- 对新兴制造国施压更甚:越南与柬埔寨遭遇46%和49%的税率打击。

 

这标志着美国贸易政策进入冷战式封锁新阶段,不仅传统盟友震惊反弹,连美股本土企业也首当其冲。

 

4月7日,美股开启“黑色星期一”:

 

- 苹果股价单日重挫9.3%,市值蒸发3110亿美元;

 

- 亚马逊与Meta双双下跌约9%,英伟达跌幅接近8%;

 

- 纳斯达克一度上涨4%后急转直下,道指最终收跌超390点。

 

与此同时,亚洲市场同样遭遇重创,A股三大指数早盘全线暴跌,沪指低开4.46%,创业板指跌超6%。连黄金这种传统避险资产也未能幸免,价格一度跌破3000美元大关。

 

比特币“避险”神话再碎:五日流失43亿美元

 

曾被视作“数字黄金”的比特币,也在此次危机中未能“独善其身”。

 

- 4月2日,关税政策公布当天,比特币短暂跳涨至88,500美元;

 

- 但随着市场动荡持续升级,价格在随后几日一路下探,4月7日跌至74,508美元;

 

- 短短一周,比特币市值蒸发2000亿美元,BTC ETF出现连续5日资金外流,总流失超43亿美元。

 

此前一些分析师曾寄望比特币在美元贬值与通胀背景下发挥“价值储存”作用,但现实再次证伪了这一说法。数据显示:

 

- 比特币与标普500指数近五年相关性升至0.41,远超早期水平,表现出更接近高波动性的“风险资产”特征;

 

- BTC现货ETF作为市场情绪风向标,在此次关税危机中反应极为敏感,反映出机构层面对其“避险”定位的普遍质疑。

 

这意味着,在极端宏观环境中,比特币更可能被当作流动性释放的对象,而非资本避风港。

 

美联储压力山大,5月会议成市场焦点

 

面对全面蔓延的市场风险,所有目光都集中到美联储。外界高度关注鲍威尔的利率政策是否会松动,从而为市场提供喘息空间。

 

然而,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4月4日的讲话中明确表示:

 

> “尽管关税政策远超预期,其对经济与通胀的冲击或更持久,但现在调整货币政策还为时过早。”

 

鲍威尔重申美联储将在5月6日至7日召开的FOMC会议上重新评估当前形势。据CME数据显示:

 

- 市场预计美联储在5月维持当前4.3%基准利率的概率为54.8%;

 

- 降息25个基点的可能性为45.2%,两者接近五五开。

 

相比之下,全球多家央行已开始行动:

 

- 新西兰联储已连续第五次降息,本次将基准利率下调至3.5%;

 

- 印度央行下调2026年通胀预期,并将政策立场转为“宽松”;

 

- 日本央行则可能继续小幅加息以稳定汇率;

 

- 巴克莱预测,欧洲央行将在4月17日降息25个基点。

 

美联储的迟滞与全球央行的提前转向形成鲜明对比,也加剧了美元汇率与全球资本流动的波动风险。

 

多国反制升级,全球经济陷入“多边对抗”

 

面对美国的“关税核打击”,多国迅速展开反制行动:

 

- 欧盟委员会提议对部分美国产品征收25%反制性关税;

 

- 加拿大总理公开表示将“彻底重构贸易版图”,加强与“可信国家”的经济联盟;

 

- 中国自4月10日起对所有美国产品追加34%关税,特朗普则威胁将再追加50%税率。

 

这一系列动态表明,全球贸易格局或迎来去美元化 + 去美国化的多边重组趋势。

 

结语:

 

特朗普的激进关税政策不仅掀翻全球市场,更撕裂了“比特币是避险资产”的长期叙事。在金融市场寻找方向的关键时刻,美联储是否会在5月出手,将成为决定资本流向与资产价格的关键变量。

 

这不仅是一场经济风暴的序章,更是一场全球规则“重写”的信号。市场已不再只是等待“货币宽松”的救命稻草,而是在重新评估一个更加碎片化、对抗性与结构性通胀并存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