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浪潮之后:加密行业洗牌期的结构重建与叙事蜕变

译者按: 在特朗普关税政策反复摇摆与全球经济脱钩趋势愈演愈烈的背景下,加密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结构性调整。宏观波动正在深刻重塑投资者行为,叙事主线更替频繁,流动性持续下滑。本篇文章从多个维度切入,对当下加密市场的“后繁荣”阶段进行深度剖析。在短期泡沫破裂与长期价值重估的双重作用下,整个行业或许正处于一场“新范式”酝酿前的临界点。

 

一、投机始终是加密的第一性逻辑

 

尽管人们乐于构建公共基础设施、分布式计算、数据确权等高尚叙事,但不可否认的是,加密货币最成功的应用场景始终是投机本身。正如互联网催生了注意力经济,区块链技术的最直接成果则是将资本市场游戏化。

 

借贷、衍生品、永续合约、做市策略、套利机器人……这些二级生态的繁荣均建立在对资产价格波动的高度期待之上。投机既是驱动力,也是一种规模化应用的“原语”。这意味着,即使市场周期下行,只要有波动性,投机需求就不会消失,而这些需求仍将引导资金、人才与基础设施向更高效、结构更优的方向流动。

 

二、稳定币不是终点,而是传统金融的边界延伸

 

Circle 的 IPO 申请象征着稳定币正朝着“合规即地位”的方向发展,监管日益强化后,美元稳定币项目几乎都在向“金融基础设施”靠拢。但稳定币的核心机遇,已悄然从“发行”转向“嵌入式金融”与“本地化支付场景”。

 

在利率拐点来临前,稳定币的最大问题在于如何从“美元出口代理”升级为“区域性清算协议”。下一阶段的机会,或许来自于中东、拉美、东南亚等不稳定法币市场,而这些地区恰恰对支付链路与流动性深度存在刚需。

 

三、DePIN:现实的算力,梦想的估值

 

尽管“Web3 x AI x DePIN”成了2024年最热的叙事,但真正能跑出产品-市场匹配(PMF)的协议寥寥无几。问题不在于需求不存在,而在于:

 

- 多数项目无法规模化满足 AI 模型对 SLA 的要求;

 

- 收益结构仍主要来自美元/法币结算;

 

- 对代币经济系统的依赖反而成为限制其可持续性的短板。

 

DePIN 的真正机会,在于能否成为AI行业的“供应链边车”,服务于已有的数据中心结构,并通过隐蔽性切入现金流中枢。

 

四、代币价值重估:FDV泡沫的终结

 

随着 meme 市场与 pump.fun 式行情的消退,资产定价正在回归“现金流导向”。以“故事驱动、流动性推高、迅速FDV达亿”的模型已经失灵,市场进入了一个“只有营收才有投票权”的时代。

 

当前市场上值得配置的“营收型代币”不足50个,具备长期增长潜力的更是寥寥无几。这导致流动性基金也在压缩资产池,只投资那些具有明确经济模型的协议。未来的项目,不仅要讲出一个好故事,更要解释清楚——“我的代币如何赚钱,谁在为它买单”。

 

五、风投神话的崩塌:机构与叙事的脱钩

 

曾几何时,“上币即退出”的模式支撑了无数加密基金的财富神话。但FTX 事件之后,加密风投正经历一场话语权崩塌。代币流动性成为稀缺资源,而能上市退出的通道越来越少。

 

在这种环境下,创业者反而不再需要风投支持来启动项目。小团队+DAO募资+Bootstrapping 的方式愈发流行,项目从 Day1 就专注于产品/社区构建,而非 PowerPoint 路演。

 

这意味着,未来真正有价值的协议,可能根本不会找机构融资,而机构将越来越难以在一级市场捕获确定性红利。

 

六、加密基金的困境与转型:3年周期的毒药

 

目前具备打造“千万人级产品”的能力与资源的基金不到10家,真正拥有长期视野的合伙人或许不超过30人。代币上币变现的“毒品”成了过去十年最坏的投资教育,它教会了投资人如何投机,却掩盖了如何建设。

 

新的机会属于那些能够构建10年以上周期愿景、理解产品与用户之间深度关系的投资者。他们或许并不最先进入,但一定是最后离开的赢家。

 

七、Crypto x AI:梦想的交汇,现实的落差

 

虽然Crypto与AI的融合是资本市场最性感的故事之一,但现实却让人大跌眼镜。多数Crypto项目只是将AI当作标签,而非结构性机会。

 

真正有价值的结合或许存在于两个方向:

 

- 去中心化算力市场的需求预测/优化;

 

- 众包数据资源的结构化与定价机制(如IP分发、模型协同训练)。

 

但前提是:项目必须真正解决AI落地场景的边际问题,而非满足“Web3投资者的想象”。

 

八、链上银行:为高净值原生用户服务

 

DeFi 并不等同于低门槛用户工具,事实上,月收入 5千~20万美金之间的“链上中产”构成了最稳定的加密用户群体。这个群体对资产管理、贷款、汇款、工资结算有极强刚需,却找不到一个合规、安全、链上优先的一站式平台。

 

这类“Web3原生数字银行”是一个明显但未被充分发掘的市场机会,其用户不多,但LTV(生命周期价值)极高。

 

九、DAO的重构:从治理幻觉到链上协作

 

DAO 没有失败,它只是走错了方向。人们不想治理借贷平台,但他们乐意协调资源、建立社群、参与文化创作。

 

Farcaster 等协议的崛起,让“社交DAO”与“社区链上资产协作”成为可能。如果说2021年的DAO是一场投票幻觉,那么2025年的DAO将是一场资产协作革命。

 

十、GameFi:浴火重生的破圈者

 

尽管链游赛道如死水一潭,但它仍然是唯一一个有可能从加密原生打入主流消费级的领域。经历了Axie的爆炒与崩盘,当前的项目更注重玩法、生命周期与用户获取。

 

预测:2025年将是“链游复兴元年”。能否成功,将决定Crypto能否再一次触达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