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税长期化与政策掣肘:引爆全球信心危机
特朗普发起的关税政策,本意是迫使他国让步、重塑全球贸易格局。然而,事实远未如预期发展。随着战线拉长,原本“速战速决”的博弈逐步演化为“无尽拉锯”,不仅未遏制他国经济体,更反噬美国本土:企业供应链受阻、通胀传导异常、消费信心与投资信心同时承压。
阿波罗全球管理首席经济学家Torsten Slok指出,如果关税维持在当前水平,美国将在2025年“绝对”陷入经济衰退,预计GDP将下滑4个百分点,衰退概率高达90%。这不仅远超华尔街普遍预期,也预示着政策风险正成为新一轮系统性风险的引信。
二、特朗普再压美联储:货币政策独立性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贸易战压力与经济放缓担忧下,特朗普频繁向美联储施压,要求“立刻降息”。他公开讽刺鲍威尔为“太迟先生”,并暗示其为民主党服务,称美联储若不降息,将对经济造成“致命打击”。
这已非孤立事件。过去数月,特朗普数次呼吁解雇鲍威尔,试图将美联储转化为顺从的政策工具。其核心目的,在于通过货币宽松缓和贸易战冲击,支撑2024年总统选情。
然而,这种做法正在动摇市场对美联储中立性的信任根基——如果货币政策成为政治工具,美元资产将失去其传统“安全锚”的地位。
三、罕见的三重下跌:美国资产面临结构性重估
4月,美国股市、债市与美元同时下跌,形成历史罕见的“股债汇三杀”:
- 纳斯达克一度重挫近4%
- 美元指数跌至98,创16个月新低
- 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上行(价格下跌),利率压力未解
根据中金公司统计,自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美元与黄金脱钩以来,美国市场仅在6次出现类似三杀。2025年4月或将成为第7次。
通常而言,股市下跌时,债市上涨、美元走强。但当前市场结构正在发生深层次变化:对美联储政策中立性的质疑、对滞胀的重新定价、以及对欧亚经济体韧性的认可,使得传统避险路径失效,资金出逃趋势明显。
四、全球资本大迁徙:从美元资产转向非主权避险
三杀现象的出现,本质上反映了全球资本对于“美国中心资产”的重新定价。资金不再自动流入美股、美债和美元,而是开始流向非主权资产与“非美国”经济体:
- 黄金站上历史高位至3486美元/盎司
- 比特币突破关键阻力,走势独立于美股
- 欧元、日元等对美元升值,表明市场对欧日政策相对信心增强
这不仅是对美国经济基本面的反映,更是对美元信用体系的潜在质疑。比特币作为“数字黄金”,以及黄金本身,正在重新确立其在资产配置中的核心地位。
五、货币宽松或再启动,非美元资产迎黄金窗口
若股债汇三杀持续,美联储或将被迫采取更为宽松的立场。尽管目前表态“按兵不动”,但持续的市场动荡可能迫使其提前降息、甚至重启量化宽松政策,以维稳资本市场。
在此背景下,黄金、比特币、乃至新兴市场资产,或迎来一个“美元退潮”下的黄金配置窗口。宏观叙事正在发生转向,从“美国主导的全球增长”演化为“多极化世界中的价值避风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