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从“硅谷摄政王”到“白宫弃子”
2025年春,白宫西翼的一场争吵震动了整个华盛顿:政府效率部(DOGE)负责人埃隆·马斯克与财政部长本杰明·贝森特因政策分歧在公共场合爆发激烈冲突。这场口角不仅几乎升级为肢体冲突,更成为特朗普政府内权力裂变的一个缩影。马斯克,这位一度被视作“硅谷摄政王”的技术天才,如今却在任期还未结束之际,被边缘化为“过河卒子”。曾经密不可分的政治联盟,如今走向公开的政策对抗。特朗普与马斯克之间的政治婚约,是否已经名存实亡?
一、技术治国的短暂狂飙:DOGE 改革如何搅动华盛顿旧秩序?
2024年特朗普重返白宫后,马斯克被赋予前所未有的行政权力,联合打造“政府效率部”(Department of Government Efficiency,简称DOGE)。这一机构被誉为数字官僚机器的实验场,旨在裁撤联邦臃肿系统,以科技手段提升治理效率。马斯克组建了一个由六位青年工程师主导的战斗团队,平均年龄不足25岁,却迅速展开了堪称“技术极权式”的政府瘦身行动。
根据DOGE数据,截至2025年4月,美国政府通过合同终止、补助金取消和租赁削减节省了超1600亿美元,理论上为每位纳税人节省近千美元。但正如NPR等媒体批评的那样,许多所谓“节省”是基于未实际支出的理论估算,甚至有合同早已履约完毕,却仍被计入节省总额中。这种“Excel胜利法”的操作方式,也为马斯克带来了广泛争议。
然而,抛开具体成效不谈,DOGE更深层的意义在于,它打破了传统官僚系统的权力分配格局——这正是改革最大的阻力来源。
二、马斯克的政治跃迁:从幕后金主到体制挑战者
马斯克与特朗普的联盟始于2024年总统选战期间。当时,马斯克不仅动用社交平台资源,更豪掷2.59亿美元捐款与动员,成为特朗普最重要的“科技盟友”与竞选金主。作为回报,马斯克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政策试验权与政府平台,为其实现政治野心打开了通道。
在改革推进高峰期,马斯克与特朗普互动频繁,几乎形同政治上的“CP绑定”:从佩戴印有“特朗普永远正确”的帽子出席会议,到陪同特朗普试驾特斯拉新车并当众代言,这对“科技与民粹联姻”的组合一度成为媒体热炒的象征。
但随着马斯克在改革中强势推行裁员、削减拨款、挑战既有部门利益,来自各界的反弹也接踵而至。特斯拉汽车被纵火、门店遭破坏,甚至特斯拉用户也遭遇社交层面的骚扰与抗议。民众的不满迅速外溢到市场层面,特斯拉股价在改革启动后的数月内几近腰斩,马斯克的个人资产蒸发超过1200亿美元。
这一阶段的马斯克,既是技术治国实验的执行官,也是政治反弹浪潮中的牺牲者。
三、裂痕之始:关税政策引爆核心利益冲突
真正让特朗普与马斯克的关系生变的,是关税政策。
2025年初,特朗普宣布对欧洲和亚洲主要经济体全面提升关税,以“保护美国制造业”。而马斯克作为全球化信奉者与跨国产业链受益者,公开表达了对新关税的不满。他多次在公开场合呼吁建立美欧自由贸易区,并转发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的自由贸易演讲视频,释放明确的政策反对信号。
这不仅是观点的分歧,更是根本利益的冲突。高关税直接冲击特斯拉海外市场布局与制造成本结构,加速其股价下跌与市场信心崩盘。特朗普的政治算盘是迎合制造业蓝领选民,而马斯克的经济现实则要求更加开放与流动的市场机制。
更微妙的是,马斯克的弟弟金博尔也公开反对关税,批评这是“对消费者的结构性剥削”,进一步坐实了马斯克家族整体政策立场的“反特朗普化”。
四、权力之争:财政部的夺权战与马斯克失势的象征时刻
4月17日,在白宫西翼的一场人事会议上,马斯克与财政部长贝森特彻底撕破脸。导火索是马斯克绕过财政部,试图任命自己提名人选加里·沙普利为国税局代理局长,激怒了贝森特。二人当众爆发激烈争吵,甚至几乎动手。最终,特朗普选择支持贝森特,撤销马斯克提名,转而任命贝森特的副手为局长。
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人事更替,而是特朗普在“旧盟友”与“新平衡”之间做出的价值判断。马斯克的提名被否,象征着他在政府权力系统中话语权的实质削弱。
事实上,这场冲突早有伏笔。早在组建内阁之初,马斯克曾建议特朗普任命霍华德·卢特尼克为财政部长,但最终被贝森特截胡,卢特尼克被转任商务部长。这种错位的信任结构,预示了今日的内讧。
五、技术凯撒的退场:特朗普为何放弃马斯克?
马斯克在政府系统中的角色本就设定为“特殊雇员”,任期130天,预计将于2025年5月底结束。虽然一度有消息称他“可能留任”,但随着政治冲突激化与政策矛盾加剧,特朗普在3月末已公开暗示马斯克“商业职责优先”,并未挽留意愿。
本质上,特朗普的政治哲学是机会主义的。他不相信永久的忠诚,只有阶段性的契合。当马斯克的改革威胁到传统派利益、当特斯拉成为舆论与市场的众矢之的、当关税政策成为两人分道扬镳的临界点,马斯克的政治价值已接近耗尽。
从“技术英雄”到“体制异类”,马斯克的短暂政治试验虽引发广泛争议,却也暴露出一个核心悖论:科技精英能否真正嵌入传统国家治理结构?在民粹主义与制度惯性面前,再高效的算法,也终将难敌百年累积的权力逻辑。
结语:后马斯克时代的华盛顿,会更高效还是更迟钝?
随着马斯克即将离任,DOGE是否继续存在仍未可知。特朗普是否会启用新的“技术盟友”,抑或重回传统共和党建制派轨道,也尚未明朗。但这场“技术官僚主义”与“政治现实主义”的对撞,已然成为2025年美国政治的一道分水岭。
马斯克可能会重返商业战场,但他留下的问题却不会随着他一同离开:美国政府改革到底靠什么驱动?民粹与效率如何共存?以及,当技术精英走上政治舞台,他们究竟能走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