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币正成为加密货币产业中最具战略意义的基础设施之一。随着全球主要经济体开始确立稳定币监管框架,机构投资者与支付巨头迅速入场,该领域正进入加速扩张的拐点时刻。
当前,有五项重量级项目正推动稳定币从边缘工具走向金融体系核心。这些项目不仅涉及美元主权外包、国际贸易结算替代方案,还重塑了银行、科技巨头与政府在货币竞争中的角色。
监管环境趋于明朗 稳定币迎来制度性拐点
稳定币的发展曾长期受限于监管模糊,但目前局势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
在欧盟,《加密资产市场监管法案》(MiCA) 已全面落地,对稳定币的储备金要求、发行许可与透明度制定了明确标准,为加密企业进入欧洲市场扫清了法律障碍。
在美国,两项与稳定币直接相关的法案——《稳定币透明度法案》(STABLE Act) 与《促进数字货币创新与稳定法案》(GENIUS Act) 正在国会推进,虽然尚未通过,但表明立法者正朝着标准化、可监管的方向迈进。
与此同时,万事达卡(Mastercard)、维萨卡(Visa)等传统金融机构开始通过合作与技术集成方式,积极支持稳定币支付系统,标志着主流支付生态已开始接受链上资产的合法角色。
以下五项核心项目预计将在近期大幅推动稳定币的应用落地与市场扩展。
Tether 准备重返美国市场 推出全新美元稳定币
Tether 作为全球流通量最大的稳定币发行方,虽然长期占据市场份额头部位置,但其在美国因透明度问题、反洗钱法规争议以及审计不明等原因,始终未能实现合规化运营。
如今,在首席执行官 Paolo Ardoino 的领导下,Tether 宣布将推出一款专为美国市场设计、与当前国际版 USDT 区隔的新美元稳定币。
此举不仅有助于其规避历史包袱,更是对即将出台的美国稳定币法律提前布局。Ardoino 在接受 CNBC 采访时强调,未来的稳定币将根据发行市场的不同,在名称、结构和监管配套上做出明确区分。
值得注意的是,在唐纳德·特朗普重回白宫、对加密货币释放友好信号的政策氛围下,Tether 有望借机实现在美“合法入场”,并重塑其全球金融影响力。
与特朗普相关的稳定币 USD1 市值迅速突破20亿美元
World Liberty Financial (WLFI) 在2025年3月推出的稳定币 USD1,迅速引发市场关注,主要原因是其与特朗普家族的直接关联。
该项目在 BNB 链与以太坊同步上线,短时间内市值即突破20亿美元。项目背后的操作方式延续了“模因政治金融化”路线——将公众人物与链上资产挂钩,以激发情绪共识与投机价值。
然而,这种策略也引发政治争议。多位美国参议员认为,前总统特朗普可能存在通过该项目获利的潜在路径,并呼吁司法部展开调查,质疑其是否构成明显的利益冲突。
无论最终政治走向如何,USD1 已在市场上确立其作为政治资本金融化实验的典范,并打开了“国家品牌币”可能的先河。
Custodia Bank 与 Vantage Bank 联手发币 推动银行主权链上化
传统银行对稳定币的态度正在悄然转变。Custodia Bank 与 Vantage Bank 共同宣布,将在美国、英国与欧洲市场发行由银行直接背书的稳定币。
Custodia 于3月25日已在以太坊上部署代币 Avit,代表客户美元活期存款,并完全符合 ERC-20 标准。
首席执行官 Caitlin Long 明确表示,Avit 并非“类稳定币”,而是真正意义上的美元数字化——可随时提取、受监管银行账户支持。
此举标志着“银行自营稳定币”模式的正式出现,有望挑战由科技公司主导的 USDC、USDT 等模式,并促使监管机构进一步重塑对“货币发行权”边界的理解。
Stripe 借收购 Bridge 进入稳定币赛道 对标 SWIFT
支付巨头 Stripe 在稳定币领域的动作尤为值得关注。
该公司通过收购 Bridge Network ——一个致力于用稳定币替代 SWIFT 结算系统的初创公司,快速构建起自身的加密支付基础设施。Bridge 由前 Coinbase 高管创立,技术栈对接全球多链生态,具备强大的清算与跨境支付能力。
2025年4月,Stripe 首席执行官 Patrick Collison 宣布将在其平台上推出面向非美市场的美元稳定币服务,目标客户为国际开发者、跨境商家与高频清算系统。
Stripe 此举不仅标志着科技企业在加密货币金融化领域的再度发力,也释放出一个明确信号:稳定币正成为未来支付网络的中枢组件。
阿联酋推动本币上链 最大银行将发行迪拉姆稳定币
中东地区也不甘落后。4月28日,阿布扎比第一银行(FAB)与阿布扎比发展控股公司(ADI)共同宣布,计划在获得中央银行批准后,发行基于迪拉姆的稳定币。
该项目将依托阿布扎比ADI基金会主导的链上基础设施网络进行运行,目标不仅是优化本地支付效率,更是为中东跨境能源与商品交易提供链上结算平台。
在“去美元化”趋势日益加剧的背景下,迪拉姆稳定币被视为海湾国家自建金融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影响有望辐射至印度、非洲及中国等外贸合作区域。
金融巨头集体加码 稳定币走向全球支付主流
稳定币的发展不再只是加密原生企业的游戏。主流支付公司与金融机构正在迅速入场并推动标准化整合。
4月28日,Mastercard 宣布与加密交易所 OKX 达成合作,允许用户使用稳定币进行全球购物结算。
4月30日,Visa 宣布将在拉美六国提供稳定币支付服务,首次与 Stripe 和 Bridge 集成,标志其链上支付战略落地。
日本 SBI 集团则在日本监管机构放松限制后,计划全面接入 USDC 交易,拓展合规稳定币市场。
这些动作表明,稳定币正在成为跨境支付、结算与清算的新范式,并与现有金融基础设施发生全面对接。
结语:稳定币已进入全球货币体系重构的前线
随着监管框架的逐步清晰、机构入场的持续提速,以及新一代产品的陆续推出,稳定币正从“金融科技工具”跃升为“全球货币基础设施”的核心角色。
在这个新的金融周期中,谁能掌握稳定币发行权、清算权与标准权,谁就可能在未来的数字货币战争中掌握主动权。
稳定币不再只是加密的“配角”,而是货币地缘政治中的“主角”。市场尚未真正意识到这一变局的深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