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湖庄园方案的困境与幻想中的美元改革

特朗普的经济顾问候选人斯蒂芬·米兰(Stephen Miran)在2024年大选前夕提出了一项被称为“海湖庄园协议”的宏大计划,意图通过改革美元主导的国际金融体系来重塑美国制造业竞争力。这项计划不仅获得了特朗普阵营的高度重视,也引发了广泛的国内外关注。它试图调和一个长期困扰美国的核心矛盾:如何在维持美元霸权的同时复兴本土制造业、减少贸易逆差、稳定国家安全,并通过一种新的全球金融安排让贸易伙伴承担更多成本。

 

然而,伟大的愿景往往意味着更高的实现门槛。尽管“海湖庄园协议”试图仿效当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重新搭建一个以美国为核心的金融秩序,但它在逻辑、执行与国际政治现实之间存在诸多错位。

 

从华尔街到白宫的经济观转变

 

米兰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学院派经济学家。在完成经济学博士学业后,他迅速进入华尔街从事外汇交易。这段经历锻造了他强烈的市场直觉,也让他对经济政策的可操作性有了更清醒的认知。正如他在参议院听证会上所说,这段经历“去除了书生气”,让他更“接地气”。他强调自己的普通出身和实用主义思维,并援引导师费尔德斯坦的教导:“要让参议员听得懂”,作为自己能胜任总统顾问职位的重要依据。

 

2024年,他在担任投资基金策略师期间撰写的一篇长达40页的政策文稿成为其政治晋升的重要跳板。这篇文章提出了“海湖庄园协议”的整体构想,其核心目标是重构美元地位与制造业政策之间的张力。

 

三难困境:美元储备、贸易逆差与制造业衰退

 

米兰指出,当前美元依旧承载着布雷顿森林体系遗留下来的“特里芬难题”——即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需要对外持续输出流动性,这就必然导致美国出现长期的贸易逆差。他进一步指出,为了让外国愿意持有美元资产,美元汇率需维持在高位,但这也削弱了美国商品的出口竞争力,进而伤害制造业和中低收入阶层的就业与收入。

 

尽管如此,美元的高估也带来了巨大的地缘政治红利。米兰称之为“金融治外法权”——美国能够随时通过冻结、查封外国敌对势力的美元资产来实施经济制裁,这一能力大大增强了美国的全球控制力。因此,美国在美元汇率、制造业、国家安全之间陷入结构性三难选择。

 

协议核心内容与结构设计

 

为解决这一难题,米兰提出了“海湖庄园协议”作为潜在的新全球金融架构。该协议的核心逻辑如下:

 

1. 通过美元适度贬值重振制造业:通过让美元贬值来增强美国出口商品的价格竞争力。

 

2. 以国家安全为交换条件重构债务结构:要求美国的贸易伙伴用所持短期美债置换为长期美债,以帮助压低长期利率,减轻美国在去杠杆过程中的利率压力。

 

3. 构建基于安全换利益的准条约关系:被美国保护的国家若不配合债务结构调整,美国将相应减少对其提供安全保障。

 

4. 美联储配套稳定市场操作:包括为长期美债提供流动性支持工具,防范市场在美元贬值过程中发生系统性波动。

 

米兰设想这是一个可以比肩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创新性安排,能够在保障美国地缘利益的同时,推动产业复苏并稳定全球金融秩序。

 

概念清晰,现实复杂

 

尽管米兰的分析思路在理论上较为严密,涉及国际收支失衡、美元估值与安全利益交换等多重维度,但这一方案在现实中遭遇的挑战显而易见。

 

首先,国家安全被作为金融协议的核心筹码,这一思路过于泛化了“安全”这一公共品的概念。在多数盟国眼中,美国的保护并非无可替代,而以此强制它们调整资产配置,可能引发外交层面的强烈反弹。

 

其次,这一体系组织复杂,执行成本极高。它要求美国财政部、美联储、国务院与多个国际机构协同操作,并依赖合作国积极配合,这与当前日益碎片化的国际秩序显然不符。

 

第三,米兰高估了美元贬值的收益。贬值虽然短期内有利于出口行业,但也意味着居民购买力下降、通胀压力上升。对以消费驱动为主的美国经济来说,这无异于让中低收入群体承担调整代价,尤其与特朗普的主要选民群体利益相冲突。

 

假想的宏图难敌现实的摩擦

 

米兰假定,美国可以用“关税施压”加“安全承诺”的方式,逼迫他国买入更多长期美债。然而这种思路忽视了全球市场对美国信用的独立判断。即使外国愿意合作,利率风险的转嫁也只是账面上的“波动重分配”,很难真正让美国财政负担减轻。

 

此外,金融市场的敏感性决定了贬值过程难以“渐进”进行。一旦市场预期形成,将迅速引发债券抛售潮、美联储政策被动应对,届时经济稳定恐遭挑战。正如米兰本人在市场工作中所见,真正的“渐进式市场调整”几乎是空谈。

 

更简单可行的选择

 

与其构建一个庞杂的全球协同体系,不如回归本国政策层面。当前美国已经实现充分就业与较高福利水准,制造业的结构性问题本质是产业分布不均与竞争优势缺失。解决之道不是通过货币政策“动总量”,而是通过产业政策“修局部”。

 

例如,可以为本土关键制造业提供有针对性的财政补贴,或在特定领域实施有限度的关税保护。重点支持汽车、半导体、新材料等具备技术含量和战略意义的产业,以每年数千亿美元的补贴创造约150万个高附加值岗位,或许是更务实的路径。

 

“伟大”从来不只是口号

 

“海湖庄园协议”在本质上是一种美好幻想,它试图以一个宏观结构调整来解决多个矛盾问题。然而从布雷顿森林到今天的浮动汇率制度,世界金融体系的每一次重大转型都经历了清晰的全球共识与深层危机的催化。在当前地缘政治分裂、美国债务高企、信任缺失的背景下,米兰的蓝图似乎既缺少催化危机,也难以建立共识。

 

伟大的体系不仅要理论自洽,更要政治上可行、操作上简洁。而“海湖庄园协议”既非简洁,也缺少可行性,其“伟大”的称号,恐怕还需历史进一步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