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加密行业的不断发展,传统挖矿企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转型压力。2025年5月13日,嘉楠科技(Canaan Inc.)收到纳斯达克书面通知,因其美国存托股票(ADS)连续30个交易日股价低于1美元,已不符合纳斯达克的最低上市价格规定。虽然目前这份通知对其证券在纳斯达克的交易并无直接影响,但背后的危机却值得深思。
这家曾经作为中国区块链硬件龙头的公司,正站在命运的十字路口。而在寻找出路的多重选项中,RWA(Real World Assets,现实世界资产上链)逐渐显露其战略价值,或许正是嘉楠打破“1美元股价魔咒”的关键钥匙。
一、嘉楠科技深陷“1美元困局”的根源分析
嘉楠科技之所以陷入股价长期低迷的泥淖,并非偶然,而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 业务结构高度依赖矿机市场
嘉楠的主营收入依旧集中于矿机制造与自营挖矿业务,这种模式在比特币价格处于牛市时能够实现可观收益,但在熊市或减半周期中则极易暴露脆弱性。例如,2024年比特币减半后,挖矿收益骤降,矿工扩张意愿降低,直接影响矿机订单数量。
2. 行业特性带来的不确定性加剧
比特币挖矿属于典型的“重资产+高波动”行业,不仅投入巨大,而且对电力价格、监管政策、地缘政治等因素极度敏感。再加上全球范围内对高耗能行业的环保监管趋严,嘉楠面临绿色能源转型的额外压力。
3. 竞争格局恶化,技术优势削弱
与比特大陆、WhatsMiner等头部矿机制造商相比,嘉楠在芯片更新、矿机功耗比、市场份额等方面压力山大,行业马太效应进一步加剧其边缘化风险。
4. 资本市场信心缺失
市场对其盈利模式的单一性与未来可持续性普遍持保留态度,叠加管理层透明度不足、品牌缺乏积极对外沟通,使得股价长时间难以获得支撑。
二、多路径并进的破局方案:RWA是核心引擎之一
面对多重挑战,嘉楠科技可以从多个维度寻求破局,而RWA无疑是其中最具潜力的核心路径之一:
(1)RWA路径的三重价值逻辑
1. 资产流动化,缓解现金压力
嘉楠持有大量未出售的矿机库存与自营矿场资产,这些原本属于账面资产或重资产投入,通过RWA代币化后可以实现流动性释放。无论是将闲置算力包装成链上算力代币,还是将自持矿场作为底层抵押生成收益凭证,皆可形成新的现金流。
2. 估值模型优化,推动市场重估
当前资本市场对嘉楠的定价偏向传统制造企业模式,给予极低的市销率(低于1倍)。而一旦成功转型为“链上算力金融平台”或“RWA基础设施提供商”,可参考Bitdeer(BTDR)等企业获得3-4倍市销率估值区间,实现股价重估。
3. 吸引双轮资本,拓宽资金来源
RWA天然具备连接传统金融与加密市场的桥梁功能,既可吸引DeFi基金、DAO组织等原生加密资本,也有望获得ESG、绿色金融背景的传统投资机构青睐。
(2)辅助策略助力结构性改善
RWA虽然是核心突破口,但也需要辅以多项策略同步推进:
多元化拓展:拓展芯片设计能力,开发AI ASIC芯片或低功耗专用芯片,复用既有研发与供应链资源。
财务结构重塑:股价低迷阶段可进行股份回购、并股操作维持纳斯达克资格,引入战略投资基金或与具有资源协同的产业方合作。
品牌重建与信任修复:定期披露矿机性能、能源结构优化进展、RWA资产审计报告等,提高资本市场的透明度与信心。
(3)预期中长期成效
若上述策略顺利落地,嘉楠可望在未来6-12个月内实现:
释放5-10亿美元链上资产流动性;
非矿机业务占比提升至30%以上;
股价重回2-3美元区间,市销率回归至行业均值以上水平。
三、比特币挖矿RWA的三种模式分析
在全球范围内,比特币挖矿与RWA的结合已逐步形成三类典型模式,各具优势与法律挑战:
1. 算力支持型 RWA
机制:矿工抵押一定算力,发行锚定算力的代币(如1TH/s = 1 Token),收益按比例分配。
优势:智能合约自动分红,透明公开;代币可流通,提升流动性。
风险与合规:涉及证券属性认定、智能合约法律地位、税务申报及KYC要求。
策略:设定使用权属性、通过链下合约强化合法性、对接受监管交易所。
2. 算力租赁型 RWA
机制:平台将算力打包为代币,用户通过代币租用固定期限算力。
优势:门槛低、风险分散、可变租期。
风险与合规:如承诺保底收益,或信息披露不完整,存在法律与欺诈风险。
策略:避免承诺固定收益、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合理分离发行与运营职能。
3. DeFi+算力型 RWA
机制:结合DeFi协议,将算力代币与流动性挖矿、收益拆分等金融工具融合。
优势:资本效率高、金融创新强。
风险与合规:智能合约漏洞、杠杆风险、监管空白区风险。
策略:部署审计过的合约、透明机制设计、申请DeFi友好司法管辖区注册。
四、他山之石:同行的启示与对标价值
嘉楠科技并非唯一探索算力金融化路径的企业。在比特币进入减半周期、挖矿利润压缩的大背景下,全球矿企纷纷寻找新的融资与经营模式:
Bitdeer(BTDR):通过SPAC上市 + 云算力RWA代币化,2023年Q3营收环比增长35%,估值稳定在6亿美元以上;
Hut 8:通过合并US Bitcoin Corp与比特币质押借贷,股价在熊市期间展现出抗压特性;
Iris Energy:部分业务尝试将绿色能源与区块链算力结合,为RWA叙事添加可持续维度。
这些案例共同表明:以RWA为切口,进行资产重构与金融叙事重塑,已经成为矿企对抗周期性低谷、吸引资本市场关注的重要策略。
结语:RWA能否重塑嘉楠的估值体系?
当传统硬件型矿企陷入估值瓶颈时,RWA提供了一种穿越周期的路径。对于嘉楠科技而言,挖矿行业的波动或许是危机,但也可能是通往算力金融新纪元的契机。
如果嘉楠能成功将沉重的硬件资产数字化、证券化,并辅以合理的合规策略与金融结构重建,它不仅能够守住纳斯达克门槛,更可能在新一轮行业浪潮中完成重估,赢得新生。RWA,或许真的可以成为破局的那把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