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数月中,Hyperliquid正逐步从一个原生的链上衍生品平台,演化为一个全面开花的DeFi生态系统。其原生代币HYPE在经历长期沉寂后于近月大幅反弹,价格接近历史高点,而更值得关注的则是其背后的结构性跃迁——交易量、TVL、开发者活动、协议互动频次等各项核心指标皆呈现爆炸式增长。
从“交易引擎”到“链上金融基础设施”:Hyperliquid的双层架构
要理解Hyperliquid近期爆发的底层原因,首先需厘清其技术与架构逻辑:
HyperCore 是Hyperliquid的基础交易所层,专注于永续合约等高频交易场景。它承担着撮合引擎、流动性分发、价格发现等职责,是整个平台的性能中枢。
HyperEVM 则是其于2024年2月推出的EVM兼容智能合约层,使得开发者可以在Hyperliquid生态内部署标准DeFi协议,并通过特殊接口与HyperCore的核心交易数据进行交互。
简言之,HyperCore是驱动系统的“高性能发动机”,HyperEVM是“金融应用层”。两者通过数据共享和流动性嵌套,形成了一个高度集成的链上金融基础设施平台。
一、EVM层的爆发:从兼容到深度整合的范式转变
HyperEVM最初的推出并未引起太大关注,然而在过去两个月内,开发者活跃度和应用部署速度呈指数级增长:
日交易笔数已突破30万笔。
超过2.5亿美元的HYPE桥接至EVM层。
无补贴、无流动性激励计划的前提下,已有50+协议在该层部署。
这不仅意味着开发者对平台的信心提升,也表明其架构优势正在释放潜力。
HyperEVM的核心吸引力在于“交易所级数据接入”能力:
普通EVM链仅提供智能合约执行环境;
而HyperEVM支持合约读取交易所层数据,如持仓、价格、深度、订单薄等,甚至未来支持写入操作。
这使得诸如借贷、稳定币铸造、点对点交易等DeFi协议能够与实时交易流同步运行,降低风险、提升效率。
二、应用层爆发:构建在交易深度上的DeFi原生协议群
目前,HyperEVM已孕育出多个围绕其交易能力设计的高适配协议。最具代表性的包括:
1. Felix:稳定币与杠杆借贷的双重引擎
Felix是一个集CDP与P2P借贷于一体的协议:
通过抵押HYPE等资产,用户可铸造稳定币feUSD。
此外,Vanilla市场允许点对点借贷,且支持即将推出的HUSD,该币种与m0基金会合作打造,定位为更稳定的链上美元。
Felix同时嵌入原生的HyperCore数据流,借贷利率与抵押率实时动态调整,成为链上金融产品设计的新范式。
2. HyperUnit:非托管资产桥与跨层价值流动器
HyperUnit支持将比特币等外部资产打包为uBTC等代币形式,直接用于Hyperliquid现货及衍生品交易。通过这种资产桥接协议,Hyperliquid的交易层与EVM层实现了原生协同。
3. PvP.Trade:游戏化的链上交易体验
通过Telegram bot界面,用户可以轻量参与合约与现货交易,选择战队、执行操作、登上排行榜。这种“边交易边对抗”的设计极大提升了用户参与度,同时也以极低门槛引导新用户进入Hyperliquid生态。
4. Liminal:自动化的收益聚合器
运行在Hyperliquid生态中的策略型协议,通过现货与永续合约市场构建delta中性仓位,为用户提供16%的年化收益,全部收益来源为交易资金费率,而非依赖通胀补贴。
这标志着Hyperliquid生态进入“自我造血”的阶段。
三、HyperCore依然强势:链上衍生品的性能标杆
尽管生态话题逐渐向EVM转移,但HyperCore仍然是Hyperliquid生态的定海神针:
24小时交易手续费达560万美元;
当前USDC沉淀量为35亿美元;
未平仓合约超过1亿美元,与顶级中心化交易所展开正面对抗。
通过持续的手续费收入回购机制,平台对HYPE代币形成强力价值支撑:
累计销毁HYPE超过2300万枚;
按当前速度计算,辅助基金在7年内理论上可完全回购全部流通HYPE。
这种真实收入驱动的代币经济系统,是对当前依赖空投、激励、通胀的主流链的强力反击。
四、社区、文化与未来治理的共振
Hyperliquid的用户并非只是交易者,其社区活跃度在加密世界中同样罕见:
用户在X平台自发以“Hyperliquid”命名ID与展示Hypio NFT;
草根组织如HyperActive Capital、HypurrCollective已成为生态发展的非官方推动者;
社区自组织行为取代传统“激励计划”,激发出类似早期以太坊或比特币的“信仰驱动”动能。
即将推出的HIP-3提案将引入去中心化上币机制:任何人均可质押HYPE创建永续市场,这将催生代币化股票、商品、指数等新市场形态,并进一步模糊链上与链下金融的边界。
五、Hyperliquid的增长逻辑:效用驱动 vs 补贴驱动
在当前动辄数千万美元VC融资、海量激励和空投大战的L2战场中,Hyperliquid显得“过于朴素”:
没有补贴;
没有宣传大使;
没有投机诱饵;
有的只是:真实用户、真实手续费、真实协议交互与真实的代币经济模型。
这也是它为何能在短短几个月内,从边缘项目跃居为DeFi核心叙事焦点。HYPE的上涨并非来自情绪炒作,而是每一笔手续费的回购、每一个真实交易者的进场、每一个开发者部署的合约。
结语:一个链上金融“超级操作系统”的雏形
Hyperliquid不只是另一个“永续合约平台”,它正在逐步建立一个完全链上的金融基础设施网络:
其架构清晰:底层高性能撮合 + 上层智能合约协同;
其激励机制稳健:真实收入、代币回购、用户反哺;
其社区自驱:无需代币空投,也能构建凝聚力极强的用户网络。
在VC泡沫、补贴经济、流动性掠夺横行的背景下,Hyperliquid或许代表了加密世界新的进化路径:由实用性、结构效率和真实价值驱动的链上经济体。
HIP-3即将落地,Hyperliquid的真正加速期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