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迈向新时代:战略重组背后的逻辑
2025 年,以太坊正站在关键的技术与战略转折点。随着 zkEVM、Rollup、Danksharding 等前沿技术的成熟与部署,以太坊的扩展性、安全性与可验证性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提升。Layer 2 正在迅速迭代,以满足全球数以千万计用户的真实需求,而 Layer 1 正在从链下信任的基础设施转向真正的“全球结算层”与“信任引擎”。
在此背景下,以太坊基金会(Ethereum Foundation, EF)宣布对其核心协议研发部门进行重大重组,成立全新研发协调架构,命名为“Protocol”。这一变动不仅是组织结构上的转型,更是对以太坊协议演进方式的一次系统性再设计。EF 正在将注意力集中在三个具有战略意义的核心方向:扩展主链(L1)、提升数据可用性(Blob)、改善用户体验(UX),以确保以太坊在未来十年真正成为全球主权抵御型的数字公共产品。
为何重组?从“技术驱动”走向“使命导向”
以太坊诞生之初就是一个旨在重构互联网秩序的实验,其终极目标是成为全球开放的“世界计算机”。但在过去数年中,随着生态迅速扩展,协议设计与开发变得愈发复杂,跨团队协作的成本上升,用户与开发者之间的距离也不断拉大。基金会内部反思认为,要让以太坊持续进化,就必须从技术孤岛走向以“使命驱动”的结构性协作。
EF 协议团队的重组正是这一使命导向的直接体现。新的“Protocol”架构打破了以往按职能划分的小团队边界,转而以战略目标为中心,构建跨领域、快速响应的研发单元。这将为以太坊的核心研发带来更高的专注度、更快的原型转化路径,以及更强的用户价值导向。
三大战略方向:以太坊未来发展的主轴
1. 扩展 L1:更多空间,更高可靠性
由 Tim Beiko 与 Ansgar Dietrichs 领导,该方向旨在确保以太坊主网能够承载所有关键的资产发行、DeFi 应用、治理协议与 L2 结算活动。在不牺牲去中心化与安全性的前提下提升 L1 的吞吐能力,是未来主链发展的重中之重。尤其在 Danksharding 与 Stateless Ethereum 的设计逐步落地之后,主链区块空间的可用性将决定整个生态的可组合性与互操作性。
2. 提升 L2 数据可用性:以太坊将成为最佳的数据层
Alex Stokes 与 Francesco D'Amato 负责该战略方向。数据可用性是 Rollup 成本与安全性的关键瓶颈,因此,以太坊必须在主链上为 L2 提供高效、低延迟的数据发布通道,Blob 模式的进一步发展、EIP-4844 的广泛实施将成为焦点。目标是让以太坊成为全球最具吸引力的 Layer 2 数据发布平台。
3. 优化用户体验:从开发者链到大众平台的跃迁
由 Barnabé Monnot 和 Josh Rudolf 牵头,以太坊正在致力于改善交互体验、安全性与工具链整合。未来的以太坊不仅要满足开发者需求,还要成为普通用户、企业、DAO 乃至政府都能轻松接入的开放式平台。重点将包括钱包体验、Gas 抽象、身份管理与跨链操作的标准化。
这三大方向的战略实施由 Dankrad Feist 担任高级顾问,提供跨项目协调与高阶技术方向指导,确保从研究到部署的闭环落地。
从团队协作到组织文化的再定义
Protocol 的成立标志着以太坊基金会从一个去中心化实验平台迈向一个更具执行力与战略清晰度的组织结构。新架构强调“以战略目标为中心的协作单元”,鼓励团队成员跨领域互动,通过集体智慧加速从研究到原型再到生产的全过程。
团队负责人不仅承担起项目交付的责任,也被赋予塑造技术文化的角色,确保团队成员在技术深度、执行速度与协作能力上不断进化。重组也意味着部分原 EF 协议研发成员将离开组织。基金会鼓励这些成员继续活跃于以太坊生态,并鼓励其他项目吸纳他们,共同为以太坊未来做出贡献。
开放合作与核心社区的再构建
Protocol 的成立并不意味着以太坊核心研发将集中化,恰恰相反,EF 明确表示将继续与生态中的其他独立核心研发团队合作,如 Geth、Nethermind、Erigon、Prysm、Lighthouse 等团队。Protocol 将起到技术方向引导与系统整合的作用,而不是替代或垄断协议开发工作。
此外,Protocol 将推动核心治理论坛的升级与新论坛的建立。以更高频、更透明、更务实的方式回应社区反馈,并转化为协议改进提案。
寻找未来合作者:重建以太坊的技术护城河
以太坊基金会正在招募更多愿意扎根底层协议的合作者,尤其关注两个关键岗位:用户体验主管(Head of UX)与性能工程主管(Performance Engineering Lead)。这两个职位被认为是解决以太坊“最后一公里问题”的关键补充,尤其是在向大众用户迁移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
同时,EF 鼓励所有对协议开发充满热情的个人提交申请,加入这个以太坊核心开发的新篇章。
结语:让我们一起把协议交付出去
Protocol 的成立并非一次简单的组织更名,而是 EF 对以太坊未来十年发展的全局性布局。面对全球用户对“可信中立计算平台”的强烈需求,以太坊正以前所未有的结构性调整回应挑战。这不仅是对代码、技术和组织的重构,更是一次价值观的重申——去中心化、开放性、用户主权。
以太坊协议正在走向更加成熟、有机和自洽的演进轨道。而这个新的 Protocol,正是驱动这一切的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