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蚂蚁集团旗下两大业务板块——蚂蚁国际与蚂蚁数科——在同一日内分别宣布启动香港稳定币牌照申请,标志着该科技巨头正式迈入稳定币赛道。消息一出,港股市场迅速反应,蚂蚁概念股午后集体飙涨,彰显市场对其布局Web3及数字金融未来的高度预期。
根据媒体报道,蚂蚁国际已计划向新加坡与香港两地监管机构提交稳定币相关牌照申请,率先在亚太两大国际金融枢纽争夺合规数字货币发展先机。同日下午,蚂蚁数科亦宣布正式启动香港稳定币牌照申请流程,已就监管框架与有关部门进行多轮沟通,并完成香港监管沙盒项目的先行测试。
资本市场对此迅速作出反应,港股相关概念股集体拉升。其中,云峰金融(0376.HK)盘中最高涨幅超过98%,耀才证券金融(1428.HK)一度涨逾14%,阿里健康(0241.HK)及阿里影业(1060.HK)亦录得超过4%的涨幅,显示投资者对蚂蚁“双引擎”发力稳定币领域寄予厚望。
政策窗口打开,蚂蚁国际卡位稳定币全球市场
2025年8月1日,香港《稳定币条例》将正式生效,标志稳定币在该地区的法律地位获得确立。蚂蚁国际迅速响应,抢先申请稳定币牌照,意图占据合规先发优势。
稳定币是一种锚定法定货币或其他资产的加密货币,结合了加密资产的技术优势与法币的稳定价值,被认为是未来跨境支付、全球清算、资产管理等多场景的核心基础设施。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稳定币交易总额已高达27.6万亿美元,超过Visa与万事达卡全年处理金额的总和,展现其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崛起势头。
据《财经》了解,蚂蚁国际旗下包括Alipay+、WorldFirst(万里汇)、Antom和Bettr等四大业务线,业务覆盖全球跨境支付、外汇兑换、资金管理等场景,稳定币的引入将大幅提升这些产品在结算效率、成本控制及交易透明度方面的竞争力。
资深金融分析师王蓬博表示:“稳定币与蚂蚁国际现有的跨境金融基础设施高度契合,尤其是在中小企业跨境电商支付和B2B汇兑业务中具备天然优势,未来可望成为其出海业务新的增长点。”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稳定币申请消息公布前,蚂蚁国际与德意志银行达成战略合作,将共同探索代币化银行存款、稳定币以及AI外汇模型在全球支付中的应用。此举被解读为蚂蚁国际在加快构建全球财资管理平台的关键一环,也可能为其赴港IPO积蓄合规与技术实力。
蚂蚁数科打造“产业+技术”新范式,推动链上资产交易规模化
与蚂蚁国际侧重跨境支付不同,蚂蚁数科则将稳定币视为推动“产业数字化+资产通证化”融合发展的核心支点。蚂蚁集团副总裁、蚂蚁数科区块链业务总裁边卓群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稳定币作为连接传统金融与通证化资产的重要桥梁,将是下一代数字金融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波士顿咨询预测,到2030年全球通证化资产(RWA)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16万亿美元,占全球GDP约10%。这一趋势正在重塑金融基础设施,也为稳定币等底层清算工具创造广阔应用空间。
蚂蚁数科此前已在香港完成与内地新能源企业朗新科技的RWA跨境融资试点项目,将充电桩资产的收益权进行通证化,在链上向全球投资者发售,为后续更多链上资产交易打开合规与技术通道。
边卓群指出,稳定币的核心价值不仅仅是价格稳定,更在于其可编程性、安全性与监管合规性,这将有助于构建新的数字资产交易生态,推动新金融业态与产业深度融合。“我们相信稳定币将为RWA业务带来爆发性机会,也有望孕育出港元稳定币这样的区域性新金融资产。”
生态激活,香港稳定币战局升温
除蚂蚁集团外,京东集团亦早早布局稳定币赛道,其旗下京东币链科技入选香港金管局稳定币发行人沙盒测试企业,并已进入第二阶段。京东稳定币测试场景涵盖跨境支付、投资交易与零售支付等多个领域,未来将面向个人与机构提供稳定币钱包及支付解决方案。
有业内人士分析,随着政策明确、巨头入场、技术成熟,香港正在加快打造全球数字资产枢纽的步伐,稳定币成为连接传统金融与Web3生态的关键起点。
结语:稳定币成为数字金融“新高地”,蚂蚁迈出关键一步
蚂蚁集团通过旗下蚂蚁国际与蚂蚁数科双线申请稳定币牌照,不仅表明其在全球金融科技版图上的宏大野心,也反映其在区块链基础设施、跨境支付与数字资产等核心技术领域的深厚积累。
在监管明晰、应用场景爆发与全球市场竞争加剧的当下,蚂蚁的入局或将成为稳定币商业化落地的里程碑事件。接下来的关键,将是如何构建可持续、可扩展的稳定币应用生态,真正实现“稳定币+产业”的融合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