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伊冲突的硝烟,正悄然蔓延至区块链世界。2025年6月18日,伊朗最大加密货币交易所 Nobitex 遭遇史无前例的网络攻击,攻击者是一个名为“捕食麻雀”(Predatory Sparrow)的亲以色列黑客组织,他们声称此次行动意在打击“协助伊朗政权资助恐怖主义”的数字基础设施。
据称,黑客从 Nobitex 系统中窃取了近9000万美元的资产,并将部分转入刻意标记有反伊朗言论的钱包地址中,借此释放强烈的政治信号。在 X 平台上,该组织公开警告:“凡与伊朗政权合作的区块链基础设施,都可能成为打击目标。”
这一事件不仅震惊了全球加密市场,更让外界第一次如此直观地看到:伊朗这个唯一仍实行神权统治的国家,已在暗战激烈的中东地缘政治格局中,将加密资产视作战略资源。而加密市场,也正在成为现代战争延伸的新战场。
在制裁与动荡中崛起的伊朗加密市场
伊朗发展加密货币的核心动因并不神秘。长期受到美国和国际社会的经济制裁,导致其在传统金融体系中处处受限。加密货币,成为伊朗规避美元结算体系、跨境转账、获取外汇的重要通道。
加之伊朗本币里亚尔持续贬值、高通胀率和失业率加剧,使得民众将加密资产视为抗风险工具。据 TRM 实验室统计,仅2022年,就有近30亿美元流入伊朗本地交易平台,其中 Nobitex 占据约87%市场份额,堪称“国级平台”。此外,Wallex、Excoino、Aban Tether 和 Bit24 等交易所也在加密生态中占据一席之地。
链上数据显示,从2018年至2022年底,币安平台处理了价值达80亿美元的伊朗加密交易,绝大多数来自 Nobitex,后者在一篇博客中甚至建议用户转向使用TRON网络进行“更匿名”的资产操作。
国家主导的链上探索
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民间起义式”加密发展不同,伊朗政府近年来明显在推进国家主导的区块链实验室建设:
- Kuknos Network:2019年由国有银行与科技公司合作推出,其原生代币PayMon旨在为银行系统提供链上结算工具;
- Borna平台:中央银行支持,基于Hyperledger Fabric,试图将监管机构纳入链上系统设计之中;
- 稳定币合作:伊朗还曾与俄罗斯讨论发行由黄金支撑的跨境稳定币,用于双边结算。
不仅如此,伊朗中央银行也在持续推进央行数字货币“加密里亚尔”的技术测试,并试图将其接入与阿联酋等国的跨境支付网络。可见,伊朗政府并不排斥技术创新,而是将其作为突破制裁壁垒的手段。
挖矿业的繁荣与沉浮
伊朗丰富的能源储备使其在全球加密挖矿版图中一度拥有举足轻重地位。2018年起,政府承认挖矿为合法产业,并为合规矿场提供廉价电力吸引外资,尤其吸引了大批中国矿工南下伊朗“淘币”。
据统计,2021年伊朗比特币算力一度占全球4.5%,贡献近10亿美元年产值。然而,这种能源换币的模式也引发了巨大社会争议:
- 电网压力:频繁大规模停电,引发民怨;
- 地下矿场蔓延:为规避监管和电费补贴,矿场纷纷转入地下;
- 政策收紧:政府开始要求矿工上缴所得比特币、限制非高效设备、设定运行时间。
2024年底起,伊朗政府陆续出台法规,禁止推广矿机、限制网络广告,甚至将非法挖矿列入刑责追究范畴。官方估算至2025年初,伊朗全球算力占比已降至约3.1%。
监管政策转向收紧
伊朗加密监管轨迹清晰体现出一个从“实验性开放”到“全面监管”的转变过程:
1. 早期扶持(2018-2020):合法化挖矿,制定许可机制;
2. 能源整顿(2021):大规模清理非法矿场,季节性限电;
3. 金融审查(2022-2024):限制币种交易、监管资金出入;
4. 系统性收编(2025):要求交易平台使用政府接口,实施“交易宵禁”——每日只允许运营10小时,以监控流量和追踪身份。
2025年6月,Nobitex被攻陷后,伊朗监管全面升级。国家金融信息安全委员会要求平台加强身份验证,部分敏感地址被封禁,资金流入流出遭遇人工审查。
教法与区块链的博弈
作为伊斯兰神权国家,伊朗发展加密市场不得不面对教义审查的现实压力。
伊斯兰教法严禁利息(Riba)与高度不确定性(Gharar),而加密资产本身波动性极强,交易方式具备明显投机成分。宗教学者对此态度分化明显:
- 哈梅内伊(最高领袖):认为可由国家法律界定,并未一刀切禁止;
- Makarem Shirazi(著名大阿亚图拉):明确指出比特币不稳定、无政府背书,劝告信徒避免参与;
- Sistani 等保守派:倾向于“模糊领域中应从慎重者”。
政府在解释加密合法性时,刻意强调其“技术属性”而非“货币属性”,避免直接触碰教法禁忌。
青年、游戏与“加密潮流”背后的担忧
尽管官方态度日趋谨慎,但伊朗年轻群体的加密热情却未明显退潮。移动互联网与 Telegram 的盛行,让加密产品迅速传播,“点赚类小游戏”如 Hamster Kombat 成为全民现象级产品。
这一趋势也引起政府注意,国家网络中心警告称相关活动可能成为“加密挖矿犯罪温床”。宗教学者更直言“Hamster Kombat是迷惑信徒的新陷阱”。
此外,诈骗横行、黑市交易盛行、知识普及滞后,进一步放大了该国在发展加密资产过程中的社会裂痕。央视网分析称,伊朗大量中下层投资者跟风入场,成为传销盘和跑路币的“韭菜重灾区”。
结语:神权政体下的加密路径岌岌可危
Nobitex 黑客事件,是一次技术事件,也是一场政治风暴。它揭示了一个全球孤立国家如何借助链上技术构建“平行金融体系”,也暴露了这一体系在高压监管与战争博弈下的极端脆弱。
伊朗的加密之路,是现实主义的,是战术性的,是国家机器与个人自由之间的一场双向拉扯。
而随着地缘冲突持续外溢,加密市场的中立性已被打破,去中心化金融将越来越难以独善其身。
在神权政体、经济制裁、社会焦虑与数字渴望交织的背景下,伊朗的加密命运,注定在一条充满不确定性的链上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