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7日,注定成为全球金融史的重要时间点。当天,美国参议院正式通过《天才法案》(GENIUS Act),为美元稳定币的合法化和监管铺平了道路。两天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高调表示,稳定币将成为推动美国国债需求、降低借贷成本、巩固美元储备货币地位的关键工具。
在官方眼中,稳定币是美元在数字时代的新引擎,是美元金融霸权的延伸和放大器。然而,正如双刃剑的比喻所示,稳定币所带来的技术创新和货币自由,也可能加速美元主导地位的解构。一场以“技术中立”为名、实则带有地缘战略意图的稳定币竞赛,正悄然开启。
稳定币强化美元霸权的表象与实质
短期来看,美元稳定币确实表现出惊人的扩张能力。在USDT与USDC主导的市场格局中,稳定币已成为全球新兴市场、离岸经济和加密生态系统中的美元“轻量化版本”。无数非洲个体商户、东南亚开发者、拉美自由职业者,在交易、理财、跨境支付中逐渐远离本币,而选择稳定币作为价值锚。
美国政府对此心知肚明。《天才法案》通过后,贝森特表示:“稳定币将把全球用户纳入以美元为基础的数字资产经济体系”,并明确美国目标是“打造全球数字资产创新中心”。
这背后的逻辑清晰且强大:
- 每一枚USDC或USDT都由美元资产支撑,相当于数字版的美债出口;
- 稳定币流通越多,对美债的需求越强,美元信用机制越稳固;
- 稳定币钱包成为美元全球化的终端设备,构建起一个全新的数字美元帝国。
简而言之,稳定币强化了美元的货币网络效应,把传统金融中的美元流动性进一步扩展到无银行、无中介的场景中——这是“用代码传播美元”,是美联储未曾掌握的金融边疆。
技术释放的金融秩序重构力量
然而,稳定币也在无声中蚕食美元体系的控制力。稳定币本质上是一种技术工具,而技术的力量往往不服从传统的权力意志。它们可能短期内增强霸权的穿透力,但也埋下去中心化秩序发展的种子。
一方面,稳定币绕过了SWIFT和CHIPS等美国主导的金融基础设施,实现了跨境支付的链上结算,摆脱了传统银行和监管机构的约束。美国财政部可以冻结银行账户,却无法冻结一个匿名地址;制裁一个国家可以奏效,但面对几亿个链上钱包几乎无能为力。
另一方面,稳定币系统逐渐削弱传统金融中的信用中介结构。智能合约替代评级机构,链上资产凭借透明性赢得信任。穆迪、标普的权威性在去中心化账本面前被严重削弱,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在加密金融中已不再是“守门人”。
稳定币创造的是一个无边界的金融世界,而美国在这个世界的控制权远不如传统体系中那么牢固。SWIFT或CHIPS可以控制全球金融血脉,而稳定币如同毛细血管,无数、隐蔽、灵活,使得“美元武器化”的工具逐渐失效。
全球进入稳定币规则争夺战
稳定币所引发的,不仅仅是货币发行权之争,更是全球货币规则重写的前哨战。
随着欧盟推出MiCA法案、新加坡设立稳定币监管规则、香港通过《稳定币条例》,主要经济体已纷纷就稳定币展开规则制定的“立法竞赛”。这些规则不仅影响本地稳定币生态,更将影响未来全球金融资源的流向。
更重要的是,稳定币正在从“美元系”走向“多币种竞合”:
- DAI等去中心化稳定币,以加密资产为抵押,与美元仅为价格锚定;
- StraitsX、京东数科等探索以新币、港币计价的稳定币;
- RWA稳定币引入房地产、大宗商品、碳资产等实物资产作为锚定基础;
- 未来的合成货币(Synthetic Currency)甚至可能基于多币种、多资产混合计算,形成新一代全球清算单位。
这些新型稳定币构成对“美元=货币锚”的直接挑战。它们在某种意义上,正像50年代诞生的“欧洲美元市场”,绕开美联储、在美法之外构建一个美元影子系统。但不同的是,这次的变革以“秒级转账”“全球接入”“无许可技术”为基础,变化更快,影响更深。
从系统崩溃恐惧到系统落后焦虑
长期以来,美元体系的稳定来自于一个心理结构:“离不开它”。即使面对汇率波动、金融制裁、美元加息带来的重压,很多国家仍选择继续“绑在美元战车上”,因为对体系崩溃的恐惧远大于被剥削的痛感。
但今天的技术生态和全球格局,让这种“系统崩溃恐惧”逐步让位于“系统落后焦虑”。如果稳定币成为贸易结算、金融服务、财富储存的新标准,那么还停留在传统体系内的国家和企业,反而将错失未来货币权力的配置权。
稳定币不再只是加密行业的“玩具”,它已成为下一代金融架构的底层协议。落后于这个协议标准制定的国家,将在未来几十年内面临结构性的不利地位。
中国与香港的战略机遇窗口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全球最大商品出口国、美国最大债权人之一,有充分的技术积累、资产储备和市场规模来构建人民币主导的稳定币体系:
- 中国已有一整套数字货币试点经验(e-CNY);
- 拥有京东、蚂蚁、腾讯等具备发行能力的科技巨头;
- 在东南亚、非洲、中东等市场具备庞大的支付基础设施;
- 国家信用强、资产质量高,为稳定币“背书”提供坚实基础。
香港则是连接中西、融合监管与创新的枢纽平台。其《稳定币条例》的落地,为中国资产参与全球稳定币竞赛提供了合规桥梁。它有望成为“人民币稳定币”的国际结算清算中心,也可吸引全球资金参与非美元稳定币生态的构建。
结语:稳定币不是美元的终结者,但可能是其限制者
美元稳定币当前在全球占据超过90%的市场份额,是推动美元数字化和金融霸权的重要工具。但稳定币本身所引发的金融去中心化趋势、技术自发秩序和多币种协作趋势,也注定会限制美元一家独大的可能。
美国政府希望用《天才法案》固化美元稳定币的霸主地位,但这个“计划内的推进”与“技术演进的不可控性”之间,存在巨大张力。
未来的稳定币世界,不再是美元的简单数字复制品,而是一个更加复杂、动态、多中心的货币网络。在这个新世界里,谁能定义资产锚定标准、谁能赢得技术部署速度、谁能提供稳定的监管框架,谁就有可能主导下一代全球金融秩序。
这是一场货币创新的竞赛,也是一场权力重新洗牌的战争。中国必须加快步伐,香港必须主动承担角色。稳定币,不只是美元的新篇章,更可能是全球货币格局的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