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可能重塑美国财政和加密格局的大法案正在逼近最终表决。
7月1日,美国参议院以51票支持、49票反对的微弱优势,通过了程序性投票,正式推进特朗普政府主导的《One Big Beautiful Bill Act》(简称“大而美”法案)。该法案内容横跨减税、财政支出、能源补贴、国防预算及移民政策等多个领域,长度超过1000页,被广泛视为2025年美国财政重塑的开端。
虽然该法案尚未最终通过,但其引发的社会与政治震荡已经开始显现。知名科技企业家埃隆·马斯克公开在社交媒体上猛烈抨击该法案,称其为“疯狂的支出法案”,并威胁若其通过将立即成立新政党。他在X平台连发推文,批评民主共和两党“本质上是一党制”,呼吁美国建立真正代表人民的新政治力量。
一项社交媒体投票数据显示,超80%的参与者支持创建新的政党,反映出美国公众对现行两党体系的不满情绪正逐步积累。
法案内容速览:减税、扩军、削能补
根据已披露条款,“大而美”法案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向:
- 延长2017年特朗普税改政策中的企业与个人减税措施;
- 新增对小费收入、汽车贷款等群体的税收减免;
- 提高低收入群体享受社会福利的资格门槛;
- 削减《通胀削减法案》(IRA)中针对清洁能源的财政补贴;
- 扩大国防预算,并加大对边境打击非法移民的经费投入。
市场普遍认为该法案旨在为即将到来的特朗普执政第二任期提供财政操作空间,也可能为美联储启动“宽松周期”打开政治路径。
高盛已将美联储降息预期从原定的12月提前至9月,认为“大而美”法案可能成为“放水”的起点,推动财政与货币政策在2025年协同刺激经济。
加密行业成隐秘受益者
令人关注的是,在宏大的减税计划中,加密行业也悄然获得一席之地。怀俄明州共和党参议员 Cynthia Lummis 正积极推动将加密货币税务改革内容写入该法案,为数字资产参与者提供重大税收减负。
她提出的修正案包括:
- 对小额加密货币交易免税:单笔低于300美元的日常交易将不计入资本利得税计算;
- 设定年度总免税交易额度为5000美元:适用于个人日常的数字资产使用和支付;
- 简化质押、挖矿等加密核心活动的税务处理机制,以免重复征税;
- 推动明确慈善捐赠、借贷、代币互换等行为的税收处理方式。
该提案被业内视为一项“结构性解锁”,因为它有望打破当前困扰用户和企业的高复杂度合规成本,尤其在美国国税局(IRS)日益强化对链上活动审查的大背景下,其意义尤为突出。
前一天,美国最高法院拒绝审理 Coinbase 用户 James Harper 针对IRS的上诉请求,明确支持税务机构对链上数据的强制披露。这也再次凸显了小额免税改革对加密用户保护的重要性。
一旦通过,该修正案不仅能减轻用户的税务焦虑,更有望提升链上支付和微交易的应用意愿,被业内称为“比牛市更重要的制度红利”。
民主党反击 加密治理分歧激化
不过,民主党阵营也未袖手旁观。来自俄勒冈州的民主党参议员 Jeff Merkley 提出了另一项针对加密产业的修正案,要求禁止民选官员通过拥有财务利益的加密代币获利,以及限制其公开为相关代币背书。
这一修正案直指近年来多位政界人士与加密项目之间的潜在利益关系,旨在防范腐败与内幕交易。但 Cynthia Lummis 强烈反对这一举措,称其“将打击创新”,“让懂加密的人被排除在政策制定之外”,并“损害美国的全球竞争力”。
这场辩论也凸显出加密货币在美国两党内部的战略地位差异。随着加密企业在捐赠、游说与选票动员中的影响力日增,共和党正在将数字资产视为未来财政与经济的关键支点。
结语:下一步是监管与放水“双线并进”?
“大而美”法案不仅是一项减税计划,也是一项深刻反映美国财政、货币、产业和政治结构再平衡的复杂工具。它触动了清洁能源、国防支出、社会福利、边境安全等多方神经,也在无声中重塑加密行业的合规前景与商业空间。
对于数字资产市场而言,一旦小额免税政策落地,不仅可降低交易门槛,也将极大鼓励现实世界资产(RWA)、链上支付与DeFi的日常化应用。
而在宏观层面,市场也需持续关注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动态。如果“大而美”真的如市场预期引发新一轮“放水”潮,届时加密资产或许将成为最早反应、最直接受益的领域之一。
短期看税改,长期看结构,这场以“大而美”命名的立法博弈,正在塑造下一阶段的金融格局。而加密世界,已经不是旁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