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加密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资本盛宴。一波加密企业集中上市的浪潮席卷全球资本市场,从稳定币巨头Circle在纽交所IPO后一周内暴涨近九倍,到Tron通过借壳SRM Entertainment点燃美股市场,再到多家持有大量加密资产的公司纷纷启动“财库策略”,投资者对加密概念股的热情几乎达到历史顶点。加密公司不再是局限于“币圈”的封闭生态,而是真正叩响了主流资本市场的大门。
这一轮加密企业IPO热潮并非偶然,它背后是政策环境回暖、市场预期乐观、企业融资需求激增与资本工具路径成熟多因素共振的结果。2025年或将成为加密行业“登陆华尔街”元年的关键节点,开启一个新的资本与区块链融合时代。
一、加密概念股狂飙 背后逻辑值得深思
Circle的上市可谓是整个浪潮的“起爆点”。作为USDC的发行商,Circle在6月初以31美元发行价成功挂牌纽交所,上市首日股价翻倍,而后一周飙升至近300美元,短时间内上涨超过800%。这不仅让Circle一跃成为加密金融行业的“超级明星”,也令市场看到了稳定币发行企业可被量化估值、拥有强现金流与监管清晰路径的投资逻辑。
与此同时,由孙宇晨主导的波场生态也通过一场“金融工程”式的借壳操作——注资SRM Entertainment并实现间接控股,将Tron生态“证券化”,一跃成为美股市场的新焦点。SRM股价在消息公布当天飙涨5倍,随后市值一度突破1.5亿美元。
越来越多公司效仿这种“链改+财库+融资”的组合拳:
- MicroStrategy继续扩张比特币资产储备,成为“比特币准ETF”;
- SharpLink Gaming宣布收购超17万枚以太坊;
- DeFi Development宣布进军Solana生态,持仓超过60万枚SOL;
- Nano Labs则通过5亿美元债券融资构建“BNB国库”……
市场对这些“链上财富映射”企业的追捧,显示了传统投资者正在将注意力从Token本身转向能提供明确财报、具备公开披露与法律保障的“加密资产映射股”。
二、加密企业为何扎堆上市?四重因素构成背后推力
1. 政策态度大转向,监管逐步清晰化
以美国为例,特朗普阵营重新主导政策走向,被市场普遍视为“亲加密”。6月,美国参议院通过了《稳定币创新与统一监管法案》(GENIUS Act),为加密合规提供了久违的法律护航。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看到长期经营与上市的确定性,从而敢于冲刺IPO。
2. 牛市窗口打开,估值预期飙升
比特币站稳10万美元,加密市场情绪迅速升温。在Token估值上行背景下,持币公司、平台类企业与服务商市值同步上扬。2025年成为“加密公司卖故事最好的年份”,不少原本排队的项目加快了IPO节奏。
3. 融资与退出双轮驱动,企业与资本诉求一致
头部项目希望借IPO获得品牌、资金与全球监管资质;早期VC则寻求退出与流动性。IPO成为多方共赢的路径。在这一背景下,包括BitGo、Kraken、Gemini、Bitkub、Antalpha等企业都在紧锣密鼓推进IPO。
4. 上市路径成熟,多元方式提供灵活入口
传统IPO、SPAC并购、直接上市、借壳反向收购、双重上市……各类资本工具已经形成完整生态,企业可根据融资需求、合规路径与时间窗口灵活选择。
三、典型加密上市公司全景图
稳定币与资产财库类:
- Circle(CRCL):USDC发行方,稳定币收入高达17亿美元,几乎全部来自利息收入,成为合规与盈利并重的代表。
- MicroStrategy(MSTR):拥有近60万枚比特币,已成为投资者押注比特币价格的重要“股票ETF式工具”。
- Twenty One Capital(XXI):由Tether支持,通过SPAC上市后直接成为“比特币大户”,具有浓厚的“储币型投行”色彩。
交易平台与托管类:
- Coinbase(COIN):首个纳入标普500的加密交易所。
- Amber Group(AMBR):新加坡出海代表,聚焦高频量化交易。
- eToro(ETOR):社交化交易平台,主打跟单和跨资产。
- Robinhood(HOOD)与Block(SQ):传统金融平台拥抱加密,展现FinTech与Web3的融合路径。
矿业与硬件类:
- Marathon(MARA)、Riot(RIOT)、Bitdeer(BTDR)、嘉楠科技(CAN)构成比特币开采主力,具备周期性但市值弹性极强。
区域与生态类:
- 香港OSL、韩国Bithumb、泰国Bitkub、新加坡Amber等加密企业正构建起区域性资本网络,亦反映亚洲加密监管“先宽后严”的政策窗口。
四、后续IPO潜力企业地图
- Kraken、Gemini、OKX、BitGo:已进入IPO实质筹备阶段,2025-2026年大概率落地。
- Ripple、Fireblocks、Ledger、Chainalysis、Consensys:估值均超过10亿美元,视监管节奏决定上市时间。
- Bitmain间接筹资Antalpha:开启矿机巨头“融资绕道华尔街”的新模式。
未来18个月内,这些项目将组成“第二波加密IPO高潮”,继续拓展资本市场对加密生态的接纳边界。
五、资本市场影响与风险分析
积极影响:
- 主流指数纳入加密股:推动加密资产被动配置与机构入场,增强市场流动性。
- 加密与股票的映射增强:Token波动逐步被股票估值反映,二者联动性增强,风险可控性提升。
- 监管反向制衡逻辑建立:加密股市值过大之后,打压政策变成政治不正确,反而有利于行业发展。
潜在风险:
- 估值泡沫与市场过热风险不容忽视;
- 部分“题材股”上市后快速破发,回归理性;
- 政策不确定性、跨境监管协同等因素可能引发阶段性波动。
六、结语
加密IPO不是终点,而是起点。随着资本市场对加密资产接受度不断上升,链上金融与传统金融的边界正在被快速打破。这一趋势不仅为加密行业带来资金与信心,更构建出一个透明、可量化的新型估值体系,为下一阶段Web3发展奠定基础。
2025年的“加密上市潮”是一次结构性跃迁,也是一次主权资本与去中心化技术的交汇实验。在这场浪潮中,真正具备资产价值、合规能力与长期战略的企业,将引领这个新赛道走向成熟。而资本市场,也终于张开双臂,拥抱这场数字革命的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