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水基金创始人雷·达里奥(Ray Dalio)长期致力于宏观经济趋势与金融市场周期的研究。在面对当前美国以及全球多国债务水平不断攀升的背景下,他提出了一系列对政府政策反应与金融市场走向的核心判断。这些判断不仅建立在他数十年的投资经验之上,也反映了他在新著《国家如何破产:大周期》(The Changing World Order)中的深刻洞见。
核心原则:货币贬值与利率压低是政府应对债务问题的首选工具
达里奥认为,在政府面对巨额债务和预算赤字的困境时,降低实际利率与削弱本币汇率,是最常被采用、也是最隐蔽且政治成本最低的应对方式。由于加税和削减支出往往不受欢迎,而削弱货币价值则不易被公众直观感知,因此,这一方式成为政策制定者首选的“隐性武器”。
当前债务困境的基本图景
在他看来,美国当前面临的是一个债务和债务偿还成本急剧上升的阶段,而这还只是开始。财政赤字扩张与偿债需求的激增将进一步压缩其他公共支出。他强调,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财政收入与债务供给之间的匹配程度将持续恶化。在此背景下,他断言:押注于利率下行与货币贬值的趋势,是具有战略价值的投资逻辑。
利率下降的短期利好与长期隐患
利率降低的直接效果是刺激信贷扩张与资产价格上涨,这种刺激作用在短期内往往广受市场欢迎。然而,达里奥指出,这种政策手段虽然能暂时缓解偿债压力,却会产生长期副作用:
- 实际回报率下降,使债务和货币作为财富储存工具的吸引力降低;
- 对货币和债务工具的需求下滑,进而导致通胀上升;
- 低利率激励更多借贷,形成债务螺旋。
最终,这种政策路径可能导致一个结构性的金融风险加剧周期。
汇率贬值为何成为政治上“最优解”?
相比直接削减开支或提高税收,通过贬值货币处理债务问题在政治上更易操作,原因主要有两个:
1. 货币贬值可提升出口竞争力,带动经济表面增长;
2. 它通过“隐性税”的方式转嫁债务负担,尤其是让外国债权人承担更大损失。
达里奥强调,这种方式虽然短期有效,但中长期来看,它会削弱货币的国际信任度、降低购买力,并最终反噬本国资本市场和社会福利体系。
从“美元视角”误判资产价值的错觉
达里奥特别指出,许多美国投资者和政策制定者陷入了“美元本位错觉”——即只关注资产在本币计价下的名义增长,而忽视了实际购买力的下降。例如,若美元贬值 20%,资产价格可能在账面上看似上涨,但投资者在国际市场上的实际购买力却在下降。这种盲点被货币政策利用,掩盖了财富缩水的事实。
而对外国债权人而言,这种货币贬值则是直接损失,他们最终可能因信心丧失而抛售美元计价的资产,形成进一步贬值的恶性循环。
从金本位到纸币本位:认知转变加剧政策失衡
他指出,自1971年美元与黄金脱钩以来,世界已经从金本位的硬通货时代,转向法定货币主导的纸币时代。在金本位体系下,货币价值贬损的影响更容易被感知,而在纸币体系中,人们往往误将物价上涨视为“经济增长”或“资产增值”,忽视了其背后货币购买力的真实下降。
这类认知偏差,让货币贬值型的政策更容易被接受,也更容易误导公众对经济“繁荣”的判断。
黄金与硬通货在债务危机中的价值回归
达里奥指出,面对法定货币泛滥与实际利率持续为负的全球趋势,黄金等硬资产的重要性正在回归。他表示,世界各国央行对黄金的持续增持,已经使其成为继美元之后的第二大储备资产,超过欧元与日元。
在他看来,黄金、比特币与白银等非主权货币之所以获得投资者青睐,是因为它们在结构性债务风险加剧的背景下,提供了对抗货币贬值的“避风港”。尽管他个人更倾向于黄金,也持有少量加密资产,但他鼓励投资者依据自身对供需、风险收益的判断来进行配置。
持有黄金的合理比例与策略考量
在资产配置层面,达里奥建议投资者考虑黄金与通胀挂钩债券的组合效应。他表示,约15%的黄金持仓在历史上能够有效提升投资组合的风险调整后收益。而在比较黄金与国债时,他则建议依据其相对收益和通胀前景来动态调整持仓比例。
例如,当美债利率为4.5%,而投资者预期黄金涨幅超过此水平,则持有黄金是更优选择。他强调,这不是一种具体的投资建议,而是一种评估和思考的框架——“与其告诉你买什么,我更想告诉你如何思考。”
结语
雷·达里奥的这些原则不仅是对金融市场运行机制的深刻总结,也是对政策制定者倾向与结构性风险的预警。在全球债务规模创新高、地缘政治风险升温的当下,他的观点为投资者提供了宝贵的宏观视角。或许,真正的问题不是利率将降至何处、美元是否会贬值,而是:我们是否已经准备好进入一个货币价值不再稳定、信任体系不断重塑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