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inhood代币化遭OpenAI反对 激起定价权之争

近期,Robinhood在股票代币化领域的大胆布局引发了市场极大关注。该平台不仅将公开上市公司的股票通过代币化形式引入区块链市场,还大胆尝试将尚未上市的私营企业股份——如OpenAI和SpaceX——代币化,并向部分欧洲用户免费发放这些代币。这一举动使Robinhood股价突破历史新高,也激起了私募股权市场的巨大波澜。

 

然而,7月3日凌晨,OpenAI迅速公开声明反对此举,明确指出所谓的“OpenAI代币”并非真正的公司股权,且该行为未经其授权与背书,任何涉及OpenAI股权的转让都必须获得公司批准。OpenAI的这一强烈表态迅速引爆市场讨论,掀起了关于私营企业股票代币化合法性与合规性的热议。

 

Robinhood的回应与代币化模式解析

 

Robinhood联合创始人兼CEO Vlad Tenev在社交平台回应称,这些代币虽不代表真实股权,但为普通投资者提供了接触私营资产的新渠道,并透露未来计划将更多私企纳入这一代币化革命。他强调,这些股票代币更多是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价格跟踪衍生品,而非传统意义上的股票所有权。

 

根据Robinhood产品说明,所谓的股票代币是链上合约追踪公开交易股票及ETF价格的金融衍生品,购买者获得的不是实际股份,而是价格表现的合约权益。这种创新模式在为散户打开投资新途径的同时,也带来了对法律和监管边界的深刻挑战。

 

私营公司股票能否代币化成为核心争议

 

围绕OpenAI和SpaceX等未上市私企股份的代币化,市场的焦点在于:

 

- 是否需要私企正式授权才能进行代币化?

 

- 私企能否通过合同限制代币化股票的发行与流通?

 

- 股票代币的法律属性与实际股权归属如何界定?

 

著名投资人和法律专家均指出,私营企业通过股东协议、公司章程等多种法律文件限制股权转让是普遍现象,甚至涵盖包括衍生品和质押在内的各种权益变动。OpenAI方面公开声明“所有股权转让均须公司批准”,极有可能意味着该公司已与投资者达成严格的限制协议。

 

这也使得Robinhood在未明确披露代币股份来源与协议细节的情况下,代币化私募股权的做法蒙上了合规疑云。

 

业内专家对风险的解读

 

Bankless创始人David Hoffman推测,Robinhood或许与持有OpenAI/SpaceX股份的富有投资者签订了协议,通过该投资者在二级市场出售股份实现代币化,但OpenAI等公司仍有权禁止这些股份在公开市场流通。

 

Dragonfly合伙人Rob Hadick指出,私营公司往往会以违约为由否认未经批准的股权交易,代币化私募股权所面临的法律风险极大,且目前整个代币化方案的透明度极低,尤其是衍生品的定价机制、风险对冲及法律追索权等均不清晰。

 

风投律师Collins Belton进一步分析,私企对股权转让的限制通常包括广泛的定义,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股份买卖,还可能包括代币化、质押等创新金融操作。成熟私企往往将这些限制延伸至所有股东,确保对股份的控制权。Collins认为,Robinhood或许对这些限制认识不足,导致与OpenAI的矛盾公开化。

 

背后的博弈:私募股权定价权的角逐

 

这场风波的根源在于私募股权市场核心的“IPO定价权”争夺。传统上,IPO定价由公司与主承销商协同决定,定价反映了企业融资需求及未来预期。然而,Robinhood通过代币化私募股权打造了一个新型二级交易市场,允许散户提前参与价格发现。

 

火凤资本创始人陈悦天认为,Robinhood的举动实质上绕过了IPO流程,将私募股份提前公开定价。这种“去中心化”的定价模式动摇了企业及其承销商对IPO定价权的掌控,成为私募公司极力反对的重要原因。

 

散户投资者面临的机遇与风险

 

从已上市股票代币化的经验来看,这部分市场较为成熟且路径清晰,风险可控。但私营企业股票代币化仍是一条极具挑战的未知之路。

 

业内人士如Dragonfly合伙人Rob Hadick警示,Robinhood并未详细披露代币背后的法律结构、风险对冲方式及投资者权益保护措施,代币价格极易波动,且衍生品结算机制不透明,普通投资者难以判断自身权益真实保障。

 

从散户视角,这种高不确定性既意味着潜在机会,也暗藏巨大风险。特别是涉及私募股权这类缺乏公开价格和流动性的资产时,投资者需格外谨慎。

 

结语

 

OpenAI与Robinhood的公开对峙,反映了数字金融新潮流下传统金融监管与创新技术的激烈碰撞。随着区块链技术和代币化资产的兴起,传统股权体系正面临重塑与挑战。

 

未来,股票代币化是否能实现合规且健康发展,将取决于平台方对法律边界的尊重与对投资者权益的保护程度。与此同时,私募企业如何维护自身定价权和控制权,也将成为这场变革的关键变量。

 

散户投资者应理性看待这一创新,深刻理解其中的法律与市场风险,谨慎参与,方能在这场新金融浪潮中把握机遇,规避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