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er Thiel联手Luckey与Lonsdale重启数字银行用稳定币革新科技融资

硅谷银行倒塌两年后,一场新的金融实验正在悄然启动。

 

在曾经引发金融风暴的那位关键人物——Peter Thiel——再次出手之际,外界的目光重新聚焦在美国高科技产业的融资通道重建问题上。这一次,他联合 Oculus 创始人 Palmer Luckey 和 8VC 的 Joe Lonsdale,共同发起了一家全新的数字银行——Erebor,试图构建一个更加稳健、合规且服务于新兴产业的金融基础设施。

 

这个被命名为“孤山”(Erebor)的项目,既是对2023年硅谷银行(SVB)危机的直接回应,也是一次关于银行业结构未来的深刻重塑尝试。

 

Erebor的诞生:高风险科技融资体系的救赎计划

 

2023年3月,SVB在短短48小时内遭遇历史罕见的流动性挤兑,轰然倒下。这家一度掌控硅谷近半初创企业存款的银行,成为金融与科技信任链断裂的象征。事件的导火索之一,就是Founders Fund在风险警告发出后第一时间全额撤资,而这一基金正是由Peter Thiel创办的。

 

两年后,Thiel没有退场,而是带着一个全新的解决方案回归战场。他与Luckey和Lonsdale共同创立的Erebor,不是简单意义上的“下一家银行”,而是一个以稳定币为底层、服务高风险创新企业的数字化银行模型。总部设在俄亥俄州哥伦布,同时在纽约设立了分部,Erebor目前正向美国联邦监管机构申请全国性银行执照。

 

在技术架构和客户定位上,Erebor从一开始就对标SVB遗留的客户群体——早期科技公司、AI企业、加密初创和制造业先锋企业,力图以一种全新的方式为它们提供融资与金融服务的基础平台。

 

完全数字化运作 稳定币资产结构成为核心亮点

 

与传统银行不同,Erebor坚持全数字化运营。客户账户、交易、授信、结算和托管均通过自建平台完成,并深度集成稳定币与其他数字资产结构。稳定币不仅被用于结算,更被定义为银行自身资产负债表中的“核心保值工具”。

 

这一设计标志着Erebor意图跳出传统商业银行以贷款利差为主的盈利模式,而是构建一种以高流动性资产为底层、可编程金融为特征的银行模型。

 

在已披露的内部结构中,Erebor实行1:1存款准备金制度,严格限制贷款与存款的比率(控制在50%左右),以此降低久期错配和流动性风险——这是对SVB危机的结构性反思。

 

与之配套的,是将包括USDC、USDP等合规稳定币纳入资产结构中,同时为企业客户提供链上托管与跨境结算能力。这一混合架构意图融合Web3世界的效率与传统金融的监管标准,在两者之间架起可信桥梁。

 

Thiel与Luckey的“中土世界”联动 再造金融秩序寓意深远

 

“Erebor”这一名字并非随意而来。它出自J.R.R. Tolkien的《魔戒》系列,是矗立在孤山中的矮人王国,也是财富与坚固防御的象征。这种命名方式延续了Peter Thiel一贯的中土宇宙偏好:Palantir、Anduril、Valar、Mithril——几乎每一个他创办或支持的企业都带有神话色彩。

 

这并非单纯的浪漫主义,而是Thiel将神话视作对秩序与力量隐喻的现代延续。在他看来,当今的金融系统正是缺乏这种对“结构神圣性”的敬畏,才导致如SVB一般的系统脆弱。

 

而此次与Palmer Luckey再度合作,也堪称产业链条上的互补联动:前者创立的Anduril主攻AI与国防无人系统,后者则借助Palantir构建数据智能帝国,两人此次从金融基础设施入手,意图构建支持未来国防科技和高风险创新的全新金融后端。

 

团队构成与监管路径 Erebor正奔向“最受监管的稳定币银行”

 

目前,Erebor由两位联合CEO领导运营:前Circle稳定币战略顾问Jacob Hirshman,以及合规科技公司Aer Compliance的联合创始人Owen Rapaport。监管事务则由曾任Valley National Bank高管的Mike Hagedorn担任董事会主席负责。

 

Erebor正在积极推进银行牌照申请,力图成为美国近年来首家以稳定币资产为核心结构、面向早期科技企业的联邦级数字银行。团队公开文件显示,目标是成为“最受监管的稳定币交易机构”,以彻底规避监管套利、链下清算真空等灰色风险。

 

首轮融资由Founders Fund和8VC联合支持,目标募资2.25亿美元,估值初步设定在20亿美元左右。初期资金将用于技术搭建、合规配置、人才吸纳以及客户接入流程开发。

 

市场反馈两极 分析者将其视为Web3银行实验的里程碑

 

尽管Erebor尚未正式上线,但已引发市场广泛讨论。支持者视其为“SVB之后科技金融生态的自然进化”,尤其在美联储推进稳定币监管框架、Circle成功上市、GENIUS法案通过等背景下,该类银行极具先发优势。

 

同时,也有声音表达质疑。有加密领域研究者将其称作“监管版Terra”,警告其在极端市场条件下依旧面临稳定币机制失灵与系统性风险问题。尤其是在联邦存款保险未覆盖、链下结算基础尚未完全联通的前提下,稳定币资产可能无法成为真正的“安全锚”。

 

然而,在Founders Fund和8VC的支持下,Erebor已被推荐给一系列AI、国防与深科技公司,首批企业账户已在接入流程之中。

 

向中西部转移:产业与资本重心的再平衡实践

 

Erebor落地俄亥俄州哥伦布,并非偶然。Thiel早在2022年就批评旧金山湾区的金融与产业结构“脱离现实、效率低下”,呼吁将科技资本中心向美国中西部转移。

 

哥伦布拥有充沛制造业资源、高校科研基础与相对宽松的监管环境,Erebor若能成功运营,将可能成为引导AI、制造与国防企业向内陆集聚的示范样本,推动新一轮地理再平衡。

 

结语:SVB之后,谁来为高科技融资兜底?

 

Erebor并非一场简单的创业尝试,而是一次关于金融结构与创新秩序的系统性重构。它试图回答一个关键问题——在SVB倒下之后,谁将为美国产业未来兜底?

 

它既是一个“稳定币银行”,也是一次关于制度金融、地缘产业重构与加密金融融合的深层次实验。若成功,Erebor可能开创一类全新的银行模式;若失败,也将为行业提供一份深刻的警示。

 

在这个监管、创新与不确定性交织的时代,Erebor是一次由神话命名、以现实问题为核心的真实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