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鲍威尔真的被解雇 美国金融市场将经历怎样的剧烈动荡

近年来,特朗普多次施压现任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要求其大幅降息以降低联邦政府的债务负担。他甚至曾公开表示希望联邦基金利率下降3个百分点。在特朗普主政时期,这种干预性言论层出不穷,但鲍威尔始终坚守独立性,顶住压力,坚持货币政策不被政治绑架。

 

最近,关于特朗普起草了解雇鲍威尔的文件的传闻再度搅动市场,尽管他事后否认了此事,但金融市场已经提前反应。设想一下,如果鲍威尔真的被解职,一个更听命于白宫的新主席上台,美国各类资产价格会如何演变?

 

一旦解雇命令发布,金融市场或将立刻剧烈波动。首先,美债收益率与美元指数极可能快速下挫,因为市场将提前计价降息的强烈预期。美元走弱将促使离岸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与此同时,大宗商品市场将迅速上涨,黄金、原油以及基本金属价格可能出现剧烈反弹。在风险骤升的背景下,美股或出现短线抛售。虽然国际商品价格上涨,但以人民币计价的国内商品市场波动或相对温和。

 

然而,这种冲击波不会持续太久。金融市场很快会意识到,即便换了人,美联储也不可能立刻改变现有的政策路径。原因在于美联储的决策机制并非一人之力可左右。首先,降息需建立在政策框架修订的基础上,而这类调整往往需数月甚至数年,涉及复杂的理论更新和广泛的共识建立。其次,任何货币政策的改变都需通过FOMC会议投票决定,即使新主席具备极强的政治手腕,也很难在短期内推动激进降息。

 

历史经验也表明,即便在2008或2020年这样的金融危机时刻,美联储降息幅度通常在0.5至1个百分点之间。强行一次性下调3个百分点,不仅缺乏操作基础,也不具备现实场景支撑。若想通过制造流动性危机来倒逼降息,更是难度重重。金融市场一旦看清这一点,初期的剧烈波动将会缓解,部分资产价格可能反向回调。

 

再进一步设想,如果特朗普任命的新主席不仅政治上完全顺从,还具备极强的手段,成功推动FOMC理事会接受其激进货币宽松路径,实现短期内快速降息,那么这种“胜利”也极可能是短命的。一旦市场确认美联储不再是稳定和可信的制度支柱,全球资金将迅速调整对美国金融资产的风险溢价预期。

 

美元指数在初期的下跌之后可能迎来反弹,因为全球投资者将更担心通胀风险和政策混乱,寻求避险资产。人民币相对美元的升值趋势也将逆转。美债收益率在短暂下行后反而可能因风险溢价抬升而逐步走高,特朗普想要通过降息压低债务成本的算盘将落空。

 

黄金的表现则更具不确定性。一方面美债收益率走高不利于黄金,另一方面政策混乱和长期通胀风险又有利于黄金走强。至于美股和商品价格,短期可能上涨,但背后是资产泡沫的膨胀,而非实体经济的强劲复苏。

 

在这种极端场景下,美国经济有可能进入一种表面繁荣、实质恶化的状态——即所谓“人造繁荣”。实体经济受益有限,而资产价格被过度推高,最终酿成更大的金融危机。泡沫破灭之后,美国将不得不再次面对零利率、甚至负利率政策,同时财政赤字迅速扩大,联邦债务危机进一步加剧。

 

经济规律从不为政治妥协。强行通过“政策大补药”刺激经济,只会造成短暂的假象繁荣,最终反噬长期增长潜力。真正决定一国经济走向的,是资本的边际回报率和持续的改革与创新能力,而不是人为操控的利率工具。

 

或许,从实验主义的角度看,这样一场“大规模经济试错”颇具观察价值。但对于资本市场与普通投资者而言,它更可能是一场旷日持久的系统性风险释放过程。如果特朗普真的这么做了,我们将见证一场前所未有的全球金融剧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