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蒂尔支持的加密平台Bullish申请上市 引爆行业新一轮IPO热潮
在Circle成功上市引发的市场热情尚未完全消退之际,加密产业再度迎来重磅消息。由硅谷知名投资人彼得·蒂尔(Peter Thiel)支持的加密平台Bullish已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正式提交IPO申请,计划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这意味着,加密交易所的资本化进程正进一步加速,继Coinbase、Circle之后,又一家“重资产+媒体矩阵”的加密企业正式进军美股市场。
Bullish于2021年成立,由区块链企业Block.one孵化,其背后投资人阵容堪称豪华,除彼得·蒂尔通过Founders Fund与Thiel Capital参与外,还有对冲基金巨头艾伦·霍华德、日本投行野村证券等知名资本机构的身影。公司在成立初期曾尝试通过与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合并借壳上市,但受美联储加息预期和市场动荡影响,最终搁浅。
如今,借助加密市场重新走强与监管政策逐步明朗的窗口期,Bullish选择再度冲击IPO。
双轮驱动:交易平台与媒体资产构建护城河
根据提交的招股说明书,Bullish的核心业务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加密交易所“Bullish Exchange”以及2023年收购的加密媒体平台CoinDesk。
在交易业务方面,Bullish自成立以来的累计交易量已突破1.25万亿美元,仅2024年一年,比特币与以太坊现货交易总额分别达到2848亿美元和1445亿美元。2025年一季度,平台日均交易量超过25亿美元,稳居全球前五,与币安、Coinbase、Kraken等头部交易所正面竞争。
而媒体板块则提供了内容、指数、研究和行业活动等多维服务。Bullish通过整合CoinDesk的新闻、数据和会展能力,构建了一个服务超17万专业用户、年访问量超5500万的加密信息生态圈。这种“内容+交易”的双轮战略,不仅提升了品牌价值,也增强了用户黏性与市场穿透力。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目前还持有超过2.4万个比特币,按市值计算,若上市成功,其将跻身全球上市公司BTC持仓榜前五,仅次于MicroStrategy、Marathon等比特币重仓企业。
财务承压但前景可期 二季度或迎业绩修复
从财报披露的数据来看,Bullish在2025年一季度录得3.48亿美元的净亏损,较去年同期的1.04亿美元净利润出现大幅下滑,主要归因于数字资产账面减值达2.46亿美元。不过随着比特币价格在第二季度持续上涨,公司数字资产估值有望回升,对后续财报构成反弹动能。
尽管短期亏损压力不容忽视,但Bullish在交易深度、合规进展、品牌影响力等方面已初具规模,并凭借全球化布局逐步构建竞争壁垒。今年1月,公司已获得德国联邦金融监管局(BaFin)颁发的加密资产交易与托管牌照,可在整个欧洲经济区提供服务。当前,公司也在同步推进其他司法辖区的注册与申请。
稳定币立法落地 推动加密IPO潮升温
Bullish此次选择IPO的时机也堪称精准,正值美国加密政策发生历史性变化。7月18日,特朗普总统正式签署了《美国稳定币国家创新指导法案》(GENIUS法案),标志着美国首次确立了数字稳定币的联邦监管框架。这项被称为“天才法案”的立法,为支付型稳定币设定了1:1储备资产比例、信息披露与发行资格门槛,并明确稳定币监管将由美联储与财政部下属货币监理署(OCC)分工负责。
特朗普在签署仪式上还宣布设立“国家战略比特币储备”,并强调“绝不允许在美国发行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该表态意味着,美国将稳定币与私人加密资产视为金融主权的延伸工具,而非潜在威胁,这为包括Bullish在内的合规交易平台释放了长期利好。
比特币领涨 市场重拾信心
受政策驱动,加密资产整体迎来一轮升势。比特币于7月中旬创下历史新高123,205美元,随后略有回调,目前稳定在117,000美元附近。以太坊、Solana、BNB等主流币种亦同步上涨。市场总市值首次突破4万亿美元大关,山寨币涨势尤为明显。
Deribit数据显示,8月1日到期、执行价为13万美元的比特币看涨期权未平仓合约高企,反映出市场对后市仍持强烈看多情绪。Copper研究主管法迪·阿布阿尔法认为:“比特币上涨至15万美元的路径正在成型,尤其是在ETF流入与政策宽松的双轮驱动下。”
CoinGlass数据显示,仅7月以来,比特币ETF资金净流入已超55亿美元,以太坊ETF亦吸引近30亿美元。花旗集团则在报告中指出,稳定币市场有望在2030年扩张至3.7万亿美元,为加密金融体系提供新支撑。
加密公司上市潮或再起 监管红利驱动行业重估
随着美国、欧盟等主要司法辖区相继推出针对稳定币和数字资产的明确法规,合规企业正加快登陆资本市场的步伐。继Coinbase、Circle、Iris Energy之后,Bullish成为新一轮上市浪潮中的领头者。而越来越多获得监管批准的加密公司正准备追随其后,借助IPO实现从Web3创业项目向“全球金融基础设施”的角色转型。
这一趋势的根本推动力,源于立法确定性与资产合法性的同步提升。加密企业一方面获得稳定的运营许可,另一方面也能获得主流资本市场的估值认可,打破“高增长+高不确定性”的估值瓶颈。
结语:监管拐点之后的价值重估
Bullish上市申请只是一个开始。随着加密监管体系从“不确定”走向“有框架”,整个行业的风险溢价正在快速压缩。Peter Thiel等顶级资本的持续下注,体现了传统精英阶层对加密未来的再度信任。
可以预见,未来一年中,将有更多具备全球合规资质、持有核心资产并掌握内容流量入口的加密公司冲击IPO。这不仅是对自身价值的释放,更将重构加密产业的资本结构和发展路径。
在监管确立的新时代,合规、透明、机构化将成为主旋律。而站上纽交所的Bullish,正试图成为这一轮加密资产合法化潮流中的标志性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