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策略再陷法律纠纷 会计准则更新引发财务风险隐忧

一、事件回顾与诉讼背景

 

2025年7月初,知名律师事务所Pomerantz代表在2024年4月30日至2025年4月4日期间购买或持有Strategy(原MicroStrategy,纳斯达克代码:MSTR)证券的投资者,向美国弗吉尼亚东区联邦地区法院提起集体诉讼。诉讼依据《1934年证券交易法》第10(b)条及第20(a)条及其实施条例SEC Rule 10b-5,控告Strategy及其高管涉嫌证券欺诈,主要涉及比特币投资盈利数据的披露不实及未能遵守最新会计准则的披露义务。

 

这起诉讼不仅关系到Strategy自身的法律风险,更成为加密资产作为企业战略资产配置引发会计与监管挑战的标志性案例,引发市场与监管层对加密资产信息披露标准的广泛关注。

 

二、Strategy的转型之路与比特币战略

 

Strategy最初是一家以企业级商业智能(BI)及数据分析服务为核心的软件公司,长期依赖稳定的客户群体提供数据可视化及决策支持工具,业绩表现相对稳健但增长有限。

 

自2020年以来,公司创始人Michael Saylor主导推行“比特币本位”战略,视比特币为替代传统现金的核心储备资产。此后,公司不仅动用自有资金大量购币,还通过发行可转债、优先票据及以比特币为抵押的贷款筹集资金,形成杠杆式的加密资产持仓。截至2025年初,Strategy持有比特币数量已突破20万枚,成为全球最大的企业级比特币持有者之一。

 

这一转型使Strategy的市场定位由传统软件商转变为“加密金融公司”,其股票价格与比特币价格高度联动,成为资本市场中极具代表性的加密资产敞口载体。

 

三、诉讼指控的关键争议点

 

诉状主要指控Strategy及其高管在以下方面存在虚假陈述或信息披露不足:

 

1. 盈利能力的误导性陈述

 

投资者控诉公司过度夸大比特币投资的盈利贡献,利用非公认会计准则(非GAAP)指标和积极表述掩盖了币价波动带来的账面风险,误导市场对公司财务健康的判断。

 

2. 新会计准则影响的披露延迟与隐瞒

 

2023年底,FASB发布的ASU 2023-08新准则要求企业按公允价值计量加密资产并将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Strategy被指未及时、充分披露因采纳此准则导致的重大未实现损失及风险,延迟公布了超过59亿美元的估值调整,削弱了投资者对公司财务状况的准确认知。

 

总体而言,控方认为Strategy未履行其作为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和风险提示上的法定职责,导致投资者在关键时间点遭受误导,从而引发经济损失。

 

四、ASU 2023-08会计准则的变革意义与实施难题

 

ASU 2023-08由FASB于2023年12月发布,规定符合条件的可互换加密资产应按市场公允价值计量,且价值变动须直接计入利润表。此举提升了财务透明度,但也带来了以下挑战:

 

- 利润波动性显著提升

 

加密资产价格的剧烈波动直接影响企业当期利润,造成业绩波动加剧。

 

- 财务报表披露负担加重

 

新准则要求详细列示加密资产种类、数量、公允价值及期间变动,增加了合规成本和管理复杂度。

 

- 战略与合规的矛盾

 

企业长期持有策略本意是避免频繁买卖损失,但按公允价值计量导致即便不出售资产也须确认损益,使得战略宣传与实际会计结果存在张力。

 

Strategy此前采用成本减值模型,只在价格下跌时确认减值,而未反映上涨带来的账面收益,符合非公允价值计量要求。2025年4月后采纳新准则,导致大额未实现损失的披露,成为本次诉讼的焦点。

 

五、战略宣传与合规风险的平衡

 

此次诉讼揭示了上市公司在数字资产战略传播与财务合规之间的复杂平衡。公司在向市场强调比特币长期增值潜力的同时,必须充分披露价格波动带来的短期财务影响和潜在风险,避免夸大预期盈利或淡化波动风险。

 

同时,新会计准则的实施要求企业建立更完善的风险管理和披露机制,及时反映加密资产估值的变化,保证信息的完整与透明。迟缓或不充分的披露不仅损害投资者权益,也可能引发法律诉讼及声誉风险。

 

六、展望未来

 

随着加密资产日益融入企业财务体系,会计准则和信息披露规范的持续演进将成为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石。Strategy案例提示:

 

- 监管机构将加大对加密资产相关信息披露的关注,推动更严格的合规标准;

 

- 企业需提升内控能力,确保会计政策及时更新与财务数据透明度;

 

- 投资者应增强风险识别意识,关注加密资产在财报中的风险提示与会计处理方法。

 

此次诉讼不仅是对个别企业责任的追究,更是对整个数字资产会计准则改革落实情况的检验。未来,如何在创新战略与合规要求间找到合理平衡,将成为所有涉足加密资产企业必须面对的共同课题。